拜灶神用什么白酒,灶神爺生日適合拜什么供品

1,灶神爺生日適合拜什么供品

紙錢三根香,三碗白酒就好,
1、擺香案,神佛像居中,前面擺五供(香爐1具居中,插三枝香;左右2花瓶,插鮮花三枝或五枝,以單數(shù)為宜;左右燭臺一對,插紅蠟燭。合稱“五供”)。2、五供前面擺五谷(五種顏色的谷物,如大米、黑豆、綠豆、黃豆、花生等)、五果(五色水果如蘋果、橘子、香蕉、葡萄、梨子等),三杯清茶等,切記不可以放葷腥,否則有損神佛福德(因為成神則“不食人間煙火之物”)、也損害自己的福報。

灶神爺生日適合拜什么供品

2,許昌有何民風民俗 謝謝

許昌習俗在許昌流行這樣一句話:酒厚賭薄。意思是喝酒的時候人厚道,總是千方百計讓別人多贏酒;賭博的時候人刻薄,總是費盡心思讓自己多贏錢。如何讓別人多贏酒?主要靠勸酒游戲。勸酒游戲五花八門,主要有猜枚、搦寶、壓指頭、杠子蟲等,另外,隨著紙牌的普及,“玩牌飲酒”也風靡開來。許昌過年習俗臘月二十三 俗稱“小年”,傳說這日是“灶王爺上天”之日。臘月二十四 撣塵掃房子,這日是約定俗成的掃除日。臘月二十五 推磨做豆腐。傳說玉帝會下界查訪,吃豆腐渣以表清苦。臘月二十六 殺豬割年肉,人們只在一年一度的年節(jié)中才能吃到肉。臘月二十七 宰年雞、趕大集,春節(jié)所需物品都在置辦之中。臘月二十八 打糕蒸饃貼花。古人以桃 木為辟邪之木,后被紅紙代替。臘月二十九 上墳請祖上大供。對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國由來已久。大年三十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大年初一 金雞報曉。晚輩給長輩拜年,長輩給壓歲錢,壓住邪祟。正月初二 金吠報春。親眷人家去拜年,東家留吃飯、西家排酒筵。正月初三 肥豬拱門。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婦回娘家,禮物帶雙數(shù)。正月初四 三羊開泰。灶王爺要查戶口,恭迎灶神回民間。正月初五 艮牛耕春。五路接財神,東西南北中,財富五路通。正月初六 馬到成功。瀝酒拜街中。萬戶千門看,無人不送窮。正月初七 人壽年豐。攤煎餅吃七寶羹,安頓身心,休養(yǎng)生息。正月初八 放生祈福。眾星下界之日,制小燈燃而祭之,一寸光陰一寸金。正月初九 玉皇天誕。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人們都會舉行祭典以表慶賀。正月初十 祭石感恩。有天還有地,人畜房米麥百谷都生地。正月十一 祭奉紫姑。深受壓迫的女性,把她奉為弱女子的保護神。正月十二 搭建燈棚。元宵節(jié)將近,開始做元宵賞燈的準備工作。正月十三 灶下點燈。預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橋道,皆編竹張燈。正月十四 臨水娘娘誕辰,又稱“順天圣母”。是拯救難產婦女的神仙。正月十五 夜照田蠶(神)。觀顏色判斷一年的豐歉,后演化為元宵節(jié)觀燈。

許昌有何民風民俗 謝謝

3,怎么祭灶神

1、首先準備好祭果、酒和菜,供的時候點香、點燭。2、時間:農歷二十三全天、二十四晚上六點前祭灶均可。3、農歷二十三祭灶要供酒,二十四祭灶的不要供酒,灶神怕匯報時滿口酒氣。4、農歷二十三供的可以以腥的為主,二十四供的以素的為主。5、供的時候你可以跟灶神說說話,請灶神上去為你家多說好話等等。6、如果是租的房子,沒必要供灶神,因為租的房子沒有灶神。8、特別提醒的是,如果你是農歷23祭灶的,不要把舊的灶神像撕下來,等24或春節(jié)前后再撕下來換新的灶神像,因為灶神要到二十四晚上6點左右才離開你家,騎馬上天,去天庭匯報。你如果23就撕下舊灶神的像,灶神就沒地方呆了。24供的可以將舊的灶神像拿下,貼上新的。
需要祭果、酒和菜,供的時候點香、點燭。具體包括年糖年餅:象征生活甜甜蜜蜜(超市有賣一大包的,里面有各種東西);年糕:象征年年高;荸薺:也叫馬蹄,象征有錢;甘蔗:象征日子節(jié)節(jié)高。(要有頭有尾整根的,灶神用甘蔗的尾梢來當馬鞭);菠菜:要有根的,紅色的根須象征日子紅紅火火;大蒜苗:象征過日子很會算(精打細算)以上六種為必須的,除此之外,還有:酒:農歷二十三祭灶的要有酒,農歷二十四祭灶的不要酒(黃酒或老酒即可);豆腐:上面印有紅色“?!弊值淖詈?其他:糖果、桔子等都可。一般十樣,或不少于十樣。十,代表十全十美;給灶神燒紙錢,一般燒金元寶。
普通人家實際很簡單,就是把灶房打掃干凈而已,把灶膛也打掃干凈,然后燒把火,燎燎鍋底。
在祭祀灶神的時候,應備足以下祭品,按一下順序進行祭拜: 祭品:三牲或五牲、水果數(shù)種、甜點糕餅、面線(貼紅紙)、發(fā)果、紅龜粿、紅湯圓三碗、清茶三杯,酒三杯或五杯。祭祀:選擇當日即時,上完供品之后點蠟燭,接著獻茶、梵香。插三炷香,行三拜九叩禮拜。第一次敬酒,請神明降臨,擲茭問神明是否降臨。第二次敬酒,向灶神祈愿。當香燒完三分之一時,雙手捧著金紙向神明供拜,接著按順序燒化三色金(壽金、刈金、福金)。第三次敬酒,擲茭問神明是否用畢,如用畢撤下供品,酒灑於紙灰上頭即可。

怎么祭灶神

推薦閱讀

清明祭祀用什么酒,又到清明時節(jié)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