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醬香酒要在重陽下沙(醬酒重陽下沙)

醬酒重陽下沙


一.聞谷醬醬香酒為什么要重陽下沙?

1.以為市面上的醬香酒大部分都是出至茅臺鎮(zhèn)。 按照醬香酒的傳統(tǒng)工藝,九月重陽下沙的時候,正是美酒河漲水的時期,渾黃的河水非常有力量,這種水和當地特有的紅糧,還有夏天制成的伏曲小麥曲合起來,要歷經8輪次,每輪次經過一個月的發(fā)酵、分層、蒸餾、取酒,至少儲存5年才能勾兌成酒。

2.這種生產十分重視當地的環(huán)境、季節(jié)變化和生態(tài)影響,確實是中國和自然關系最緊密的酒之一。去過茅臺鎮(zhèn)的人會覺得自己進入了一個酒瓶的底部,這個深陷于河谷中的小鎮(zhèn),一年四季氣候都很熱,尤其是夏季,也就是因為炎熱和酒廠多年周圍微生物的馴化,導致了茅臺酒的車間成為最主要的微生物寶庫,雖然屬于露天環(huán)境,可是一點也不影響整個系統(tǒng)的完整。

3.70年代,因為茅臺酒廠限于條件,無法達到萬噸的生產任務,幾經實驗也無大規(guī)模量產,于是不得已而求其次,在1974年開始探索異地建廠,終于在遵義北邊的龍壙村找到了環(huán)境比較好的區(qū)域,隨后開始設計茅臺酒異地實驗廠。

4.為了完成國家任務,不僅技術工人和專家由原廠請來,車間設計也完全照搬,甚至連從前房梁上的灰塵也取了若干。

5.可是經過10年的試驗,最后出來的成酒也只是“接近市場銷售的茅臺酒質量水平”,醬香風格雖然突出,還是不能和原廠類比,隨后取名“珍酒”,含義為酒中珍品。

一.聞谷醬醬香酒為什么要重陽下沙?


二.醬香型白酒端午制曲,重陽下沙的原因是什么

1.醬香型白酒發(fā)酵使用的是高溫大曲,制曲頂溫達到60度,低于這個溫度,酒曲的聞香降低,白酒發(fā)酵節(jié)奏發(fā)生變化,醬香味減少。

2.端午節(jié)氣溫回升達到一定高度,利于曲子培養(yǎng)保溫效果。重陽節(jié)時候天氣的氣溫開始轉涼,貴州、四川一帶酒曲也培養(yǎng)好了,正是釀酒最佳時節(jié)的開始。

二.醬香型白酒端午制曲,重陽下沙的原因是什么


三.為啥醬香型白酒投料生產叫做“下沙”

1.從字面上理解,“沙”的意思就是指紅糧即高粱。醬香型白酒一年一個生產周期,端午踩曲,重陽下“沙”??墒?,為什么偏偏把高粱叫做“沙”呢?

2.七月流火,赤水河谷里的茅臺鎮(zhèn),就更是如此。生產車間里,工人們在酒師的指導下,正在準備投料生產。第一次投料生產的過程,就是醬香型白酒生產工藝中所謂“下沙”。

3.“下沙”的第一步,是“潤沙”,即用100℃左右的開水,將高粱清洗幾遍,一方面可以洗去渣滓,另一方面可以讓高粱吸水。

4.然后將高粱上甑蒸煮大約兩個小時。這個環(huán)節(jié)很關鍵,高粱不能蒸煮太熟,也不能太嫩。蒸煮好的高粱,要散在地上“攤涼”,由工人用木鏟不停地翻開,溫度降至35℃左右開始加曲。

5.上滿一甑需要高粱1500斤,第一次加入約220斤左右的酒曲。高粱與酒曲的總體比例為1∶但是酒曲要分8次加入,每次加的數量都不一樣,平均為高粱的10%上下。

6.第一次加曲攪拌后,再進行“收堆”發(fā)酵,即將酒糟堆成一個一米多高的圓錐。發(fā)酵時間需要釀酒師依據溫度靈活掌握,堆子的內部先開始發(fā)熱,然后傳遞到外面。

7.這期間酒糟充分吸納外圍空氣中的微生物。茅臺型酒講究高溫發(fā)酵,一般外層溫度達到五六十攝氏度才結束這一環(huán)節(jié),釀酒師把手**堆子,依據燙手的程度進行判斷。

8.第一次發(fā)酵完成后,把酒曲鏟入窖坑進行封存——進入“窖期”。窖坑有3米—4米深,能裝15甑—20甑的酒糟。

9.與濃香型酒不同,醬香型白酒的窖坑是用石塊砌成墻壁而不是用泥土,否則醬味就不濃了。窖坑要用本地黃泥封住,不能透氣,在窖期中要經常查,時常灑點水,防止干裂進氣。

10.其實,茅臺鎮(zhèn)就是一個大窖池:赤水河谷兩山對崎,一日之中此熱彼涼。一個月后,窖坑打開,開始“二次投料”,即按照1∶1的比例,加入新的高粱,繼續(xù)上甑蒸煮。

11.攤涼后加入曲藥,收堆發(fā)酵,然后重新下窖。前兩次蒸煮原料都不取酒,只為增加發(fā)酵時間,裹挾更多微生物。再度過一個月左右的窖期,開始第三次蒸煮。

12.時間到了12月—次年1月,這才開始進行第一次取酒。之后再對酒糟進行攤涼、加曲、收堆、下窖等流程。如此周而復始,每月一次,直至第七次酒取完后,時間已經到了第二年的8月,酒廠才開始“丟糟”。

13.第三至五次出的酒最好,稱為“大回酒”,第六次得到的酒為“小回酒”,第七次的酒為“追糟酒”。顯然,我們不能望文生義地解釋為,醬香型白酒要在沙里過濾。

14.很多誤解與傳訛,都來自人們對“沙”的不理解,甚至包括著名滿族美食家唐魯孫。從字面上理解,“沙”的意思就是指紅糧即高粱。

15.醬香型白酒一年一個生產周期,端午踩曲,重陽下“沙”。這“沙”,是醬香型白酒的核心概念。因為仁懷本地產高粱細小而色紅,巧合的是,這與赤水河河沙的顏色十分相似。

16.“下沙”就是指投放制酒的主料——高粱。醬香型白酒的關鍵是選擇比較完整的高粱,只有如此才經得起多次蒸煮。

17.早期釀酒也需要一定的粉碎率,大約為20%—30%,現在基本不超過10%。那么,是否高粱經蒸餾發(fā)酵仍保持疏松,有“沙”之形,故稱為“沙”呢?

18.商圣醬香白酒的用料極為講究,一定要用茅臺鎮(zhèn)獨有的紅纓子高粱。這種高粱被稱為糯高粱,粒小、皮薄、淀粉含量高,禁得起多次蒸煮。

19.外地高粱一般取到第五次酒后,就被榨干了,只有本地高粱能完成七次取酒。商圣醬香酒最著名的“回沙”工藝,即是指將高粱多次蒸煮出酒,而不是一次榨光酒分。

20.在釀酒中,因所下“沙”的完整程度不同,而產出不同的酒。投入的是比較完整的高粱,產的酒為“捆(編者按:“捆”為當地方言音)沙酒”;用磨碎的高粱產出的酒為“碎沙酒”;用最后9次蒸煮后丟棄的酒糟再加入一些新高粱和新曲藥后產出的酒為“翻沙酒”。

四.醬酒釀造工藝里"重陽下沙"的"沙"指的是什么

醬酒釀造工藝里"重陽下沙"的"沙"指的是經過窖池發(fā)酵的高粱。

推薦閱讀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