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造醬香型白酒需要哪些環(huán)節(jié),生產醬香白酒環(huán)境的要求有哪些

1,生產醬香白酒環(huán)境的要求有哪些

生產醬香型白酒,地理位置至關重要;醬香型白酒主產區(qū)集中在赤水河畔,以貴州仁懷茅臺鎮(zhèn)為代表,這是因為茅臺鎮(zhèn)的釀酒環(huán)境太獨特,是其它任何地方想以任何方式都不可能復制的;其次是茅臺鎮(zhèn)的釀酒工藝歷經(jīng)了幾百年的磨礪,并延續(xù)順應茅臺鎮(zhèn)得天獨厚的自然規(guī)律,醬香型白酒一年一個生產周期。同一批原料要經(jīng)過9次蒸煮、8次晾曬、加曲、上堆發(fā)酵、入池發(fā)酵、7次取酒的工藝流程。以流酒的溫度來說,必須控制在相當高的度數(shù),至少要比其他香型的白酒高出15—20度,并嚴格執(zhí)行3—5年的陳放期,使酒體更趨于醇熟。運用窖藏多年的不同香型、不同輪次、不同度數(shù)的陳釀老酒進行“精心勾兌”,方能使酒體形成“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回味悠久,空杯留香”的鮮明風格。
水源、氣候、環(huán)境、原料、調酒師
生產酒最重要的就是水源,地理位置決定水源的條件 ,還有就是生產的工藝

生產醬香白酒環(huán)境的要求有哪些

2,醬香型白酒釀造工藝特點有哪些

醬香型,又稱為茅香型,以貴州茅臺酒為代表 這類香型的白酒香氣香而不艷,低而不淡,醇香幽雅,不濃不猛,回味悠長,倒入杯中過夜香氣久留不散,且空杯比實杯還香,令人回味無窮。醬香型白酒是由醬香酒、窖底香酒和醇甜酒等勾兌而成的。所謂醬香是指酒品具有類似醬食品的香氣,醬香型酒香氣的組成成分極為復雜,至今未有定論,但普遍認為醬香是由高沸點的酸性物質與低沸點的醇類組成的復合香氣。 關于醬香白酒生產工藝流程請參考百度文庫資料:http://wenku.baidu.com/view/0a76a093941ea76e58fa04ff.html?from=search
第一個特點是:一年一個生產周期;第二個特點是:兩次投料; a:第一次投料叫下沙 b:第二次投料叫糙沙第三個特點:三十天窖內發(fā)酵,第四個特點:四十天高溫發(fā)酵制曲,第五個特點:端午前后踩曲, 第六個特點:六個月存曲, 第七個特點:七次取酒,第八個特點:八次發(fā)酵, 即八次撒曲、攤涼、堆積發(fā)酵。第九個特點:九月重陽下沙, 九次蒸煮第十個特點:十個工藝特點,(三高、 三低、 三多、一少。) 三高是指: 高溫制曲 高溫發(fā)酵 高溫餾酒 三低是指: 含糖量低 出酒率低 含水分低 三多是指: 消耗糧食多 用曲藥量多 取酒輪次多一少是指:輔料少(谷殼、谷草)醬香型白酒就是因為其生產的特點,所以醬香濃郁、回味悠長、飲后不上頭、醉后醒酒快,特別適合現(xiàn)在的商務、交際應酬,第二天不影響工作。真正意義上的醬香型白酒均系糧食發(fā)酵生產,即俗稱的固態(tài)發(fā)酵,串酒除外(即所謂液態(tài)發(fā)酵)。以上希望能夠幫到你?。。?!qq:六五七三四二五二四

醬香型白酒釀造工藝特點有哪些

3,醬香型白酒與濃香型白酒的釀造工藝有什么區(qū)別

醬香型白酒 一年一個生產周期 二次投料 九次蒸煮 八次發(fā)酵 七次取酒 所以我們醬香型白酒 在生產工藝上比較復雜 所以價格比其他香型的高那么一點 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望采納
1.醬香型,又稱為茅香型 以貴州茅臺酒、四川郎酒為代表。這類香型的白酒香氣香而不艷,低而不淡,醇香幽雅,不濃不猛,回味悠長,倒入杯中過夜香氣久留不散,且空杯比實杯還香,令人回味無窮。醬香型白酒是由醬香酒、窖底香酒和醇甜酒等勾兌而成的。所謂醬香是指酒品具有類似醬食品的香氣,醬香型酒香氣的組成成分極為復雜,至今未有定論,但普遍認為醬香是由高沸點的酸性物質與低沸點的醇類組成的復合香氣。 2.濃香型,又稱瀘香型 以四川瀘州老窖特曲為代表。濃香型的酒具有芳香濃郁,綿柔甘洌,香味協(xié)調,入口甜,落口綿,尾凈余長等特點,這也是判斷濃香型白酒酒質優(yōu)劣的主要依據(jù)。構成濃香型酒典型風格的主體是乙酸乙酯,這種成分含香量較高且香氣突出。濃香型白酒的品種和產量均屬全國大曲酒之首,全國八大名酒中,五糧液、瀘州老窖特曲、劍南春、洋河大曲、古井貢酒都是濃香型白酒中的優(yōu)秀代表。
首先我們先分析一下醬香型白酒釀造工藝:醬香型白酒生產工藝:制曲、制酒、貯存、勾兌、檢驗、包裝六個環(huán)節(jié)。整個生產周期為一年,端午踩曲,重陽投料,釀造期間九次蒸煮,八次發(fā)酵,七次取酒,經(jīng)分型貯放,勾兌貯放,五年后包裝出廠。兩次投料、固態(tài)發(fā)酵、高溫制曲、高溫堆積、高溫摘酒等特點,由此形成獨特的釀造風格。概括茅臺工藝的特點為三高三長、季節(jié)性生產。濃香型白酒釀造工藝:濃香型釀造出來后加水使度數(shù)降低。

醬香型白酒與濃香型白酒的釀造工藝有什么區(qū)別

4,醬香型白酒的生產工藝是什么

母糟大曲→粉碎→曲粉高粱(下沙) →粉碎→配料→蒸酒蒸料→攤涼→加曲→酒尾原酒→貯存→勾兌→再貯存→→翻拌→堆積→入窖→發(fā)酵→出窖酒醅→高粱粉(糙沙)
1.原料粉碎醬香型白酒生產把高粱原料稱為沙。在每年大生產周期中,分兩次投料:第一次投料稱下沙,第二次投料稱糙沙,投料后需經(jīng)過八次發(fā)酵,每次發(fā)酵一個月左右,一個大周期約10個月左右。由于原料需要經(jīng)過反復發(fā)酵,所以原料粉碎得比較粗,要求整粒與碎粒之比,下沙為80%比20%,糙沙為70%比30%,下沙和糙沙的投料量分別占投料總量的50%。為了保證酒質的純凈,醬香型白酒在生產過程中基本上不加輔料,其疏松作用主要靠高梁原料粉碎的粗細來調節(jié)。2.大曲粉碎醬香型白酒是采用高溫大曲產酒生香的,由于高溫大曲的糖化發(fā)酵力較低,原料粉碎又較粗,故大曲粉碎越細越好,有利糖化發(fā)酵。3.下沙醬香型白酒生產的第一次投料稱為下沙。每甑投高粱350kg,下沙的投料量占總投料量的50%。(1)潑水堆積 下沙時先將粉碎后高粱的潑上原料量51~52%的90℃以上的熱水(稱發(fā)糧水),潑水時邊潑邊拌,使原料吸水均勻。也可將水分成兩次潑入,每潑一次,翻拌三次。注意防止水的流失,以免原料吸水不足。然后加入5~7%的母糟拌勻。母糟是上年最后一輪發(fā)酵出窖后不蒸酒的優(yōu)質酒醅,經(jīng)測定,其淀粉濃度11~14%,糖分0.7~2.6%,酸度3~3.5,酒度4.8~7%(v/v)左右。發(fā)水后堆積潤料10h左右。(2)蒸糧(蒸生沙) 先在甑篦上撒上一層稻殼,上甑采用見汽撒料,在lh內完成上甑任務,圓汽后蒸料2~3h,約有70%左右的原料蒸熟,即可出甑,不應過熟。出甑后再潑上85℃的熱水(稱量水),量水為原料量的12%。發(fā)糧水和量水的總用量約為投料量的56~60%左右。出甑的生沙含水量約為44~45%,淀粉含量為38~39%,酸度為0.34~0.36。(3)攤涼 潑水后的生沙,經(jīng)攤涼、散冷,并適量補充因蒸發(fā)而散失的水分。當品溫降低到32℃左右時,加入酒度為30%(v/v)的尾酒7.5kg(約為下沙投料量的2%左右),拌勻。所加尾酒是由上一年生產的丟糟酒和每甑蒸得的酒頭經(jīng)過稀釋而成的。(4)堆集 當生沙料的品溫降到32℃左右時,加入大曲粉,加曲量控制在投料量的10%左右。加曲粉時應低撒揚勻。拌和后收堆,品溫為30℃左右,堆要圓、勻,冬季較高,夏季堆矮,堆集時間為4~5天,待品溫上升到45~50℃時,可用手插入堆內,當取出的酒醅具有香甜酒味時,即可入窖發(fā)酵。(5)入窖發(fā)酵 堆集后的生沙酒醅經(jīng)拌勻,并在翻拌時加入次品酒2.6%左右。然后入窖,待發(fā)酵窖加滿后,用木板輕輕壓平醅面,并撒上一薄層稻殼,最后用泥封窖4cm左右,發(fā)酵30~33天,發(fā)酵品溫變化在35~48℃之間。4.糙沙醬香型白酒生產的第二次投料稱為糙沙。(1)開窖配料 把發(fā)酵成熟的生沙酒醅分次取出,每次挖出半甑左右(約300kg左右),與粉碎、發(fā)糧水后的高梁粉拌和,高梁粉原料為175~187.5kg。其發(fā)水操作與生沙相同。(2)蒸酒蒸糧 將生沙酒醅與糙沙糧粉拌勻,裝甑,混蒸。首次蒸得的酒稱生沙酒,出酒率較低,而且生澀味重,生沙酒經(jīng)稀釋后全部潑回糙沙的酒醅,重新參與發(fā)酵。這一操作稱以酒養(yǎng)窖或以酒養(yǎng)醅。混蒸時間需達4~5h,保證糊化柔熟。(3)下窖發(fā)酵 把蒸熟的料醅揚涼,加曲拌勻,堆集發(fā)酵,工藝操作與生沙酒相同,然后下窖發(fā)酵。應當說明,醬香型白酒每年只投兩次料,即下沙和糙沙各一次,以后六個輪次不再投入新料,只將酒醅反復發(fā)酵和蒸酒。(4)蒸糙沙酒 糙沙酒醅發(fā)酵時要注意品溫、酸度、酒度的變化情況。發(fā)酵一個月后,即可開窖蒸酒(烤酒)。因為窖容較大,要多次蒸餾才能把窖內酒醅全部蒸完。為了減少酒分和香味物質的揮發(fā)損失,必須隨起隨蒸,當起到窖內最后一甑酒醅(也稱香醅)時,應及時備好需回窖發(fā)酵并已堆集好的酒醅,待最后一甑香醅出窖后,立即將堆集酒醅入窖發(fā)酵。蒸酒時應輕撒勻上,見汽上甑,緩汽蒸餾,量質摘酒,分等存放。醬香型白酒的流酒溫度控制較高,常在40℃以上,這也是它“三高”特點之一,即高溫制曲、高溫堆集、高溫流酒。糙沙香醅蒸出的酒稱為“糙沙酒”。酒質甜味好,但沖、生澀、酸味重,它是每年大生產周期中的第二輪酒,也是需要入庫貯存的第一次原酒。糙沙酒頭應單獨貯存留作勾兌,酒尾可潑回酒醅重新發(fā)酵產香,這叫“回沙”。糙沙酒蒸餾結束,酒醅出甑后不再添加新料,經(jīng)攤涼,加尾酒和大曲粉,拌勻堆集,再入窖發(fā)酵一個月,取出蒸酒,即得到第二輪酒,也就是第二次原酒,稱“回沙酒”,此酒比糙沙酒香,醇和,略有澀味。以后的幾個輪次均同“回沙”操作,分別接取三、四、五次原酒,統(tǒng)稱“大回酒”,其酒質香濃,味醇厚,酒體較豐滿,無邪雜味。第六輪次發(fā)酵蒸得的酒稱“小回酒”,酒質醇和,糊香好,味長。第七次蒸得的酒為“枯糟酒”,又稱追糟酒,酒質醇和,有糊香,但微苦、糟味較濃。第八次發(fā)酵蒸得的酒為丟糟酒,稍帶枯糟的焦苦味,有糊香,一般作尾酒,經(jīng)稀釋后回窖發(fā)酵。醬香型白酒的生產,一年一個周期,兩次投料、八次發(fā)酵、七次取酒。從第三輪起后不再投入新料,但由于原料粉碎較粗,醅內淀粉含量較高,隨著發(fā)酵輪次的增加,淀粉被逐步消耗,直至八次發(fā)酵結束,丟糟中淀粉含量仍在10%左右。醬香型白酒發(fā)酵,大曲用量很高,用曲總量與投料總量比例高達1:1左右,各輪次發(fā)酵時的加曲量應視氣溫變化,淀粉含量以及酒質情況而調整。氣溫低,適當多用,氣溫高,適當少用、基本上控制在投料量的l 0%左右,其中第三、四、五輪次可適當多加些,而六、七、八輪次可適當減少用曲。生產中每次蒸完酒后的酒醅經(jīng)過揚涼、加曲后都要堆集發(fā)酵4~5天,其目的是使醅子更新富集微生物,并使大曲中的霉菌,嗜熱芽孢桿菌、酵母菌等進一步繁殖,起二次制曲的作用。堆集品溫到達45~50℃時,微生物已繁殖得較旺盛,再移入窖內進行發(fā)酵,使釀酒微生物占據(jù)絕對優(yōu)勢,保證發(fā)酵的正常進行,這是醬香型白酒生產獨有的特點。發(fā)酵時,糟醅采取原出原入,達到以醅養(yǎng)窖和以窖養(yǎng)醅的作用。每次醅子堆積發(fā)酵完后,準備入窖前都要用尾酒潑窖。保證發(fā)酵正常、產香良好。尾酒用量由開始時每窖15kg逐漸隨發(fā)酵輪次增加而減少為每窖5kg。每輪酒醅都潑入尾酒,回沙發(fā)酵,加強產香,酒尾用量應根據(jù)上一輪產酒好壞,堆集時醅子的干濕程度而定,一般控制在每窖酒醅潑酒15kg以上,隨著發(fā)酵輪次的增加,逐漸減少潑入的酒量,最后丟糟不潑尾酒?;鼐瓢l(fā)酵是醬香型大曲白酒生產工藝的又一特點。5.入庫貯存蒸餾所得的各種類型的原酒,要分開貯存容器中,經(jīng)過三年陳化使酒味醇和,綿柔。6.精心勾兌貯存三年的原酒,先勾兌出小樣,后放大調合,再貯存一年,經(jīng)理化檢測和品評合格后,才能包裝出廠。 醬香型白酒的制作過程比濃香型的制作過程要復雜,所以市場上的醬香型白酒比濃香型的要買得貴。醬香型白酒的代表是茅臺鎮(zhèn)的茅臺酒~~其實茅臺鎮(zhèn)產的醬香型白酒都不錯,但是茅臺價位挺高,茅臺鎮(zhèn)的其他酒是中低端的最佳選擇,我喝過貴州茅臺鎮(zhèn)的應龍泉,價位不高,口感還不錯~

5,釀白酒的程序詳細些謝謝

新中國成立后,用白酒這一名稱代替了以前所使用的“燒酒”或“高梁酒” 等名稱。由于釀酒原料多種多樣,釀造方法也各有特色,酒的香氣特征各有千秋,故白酒分類方法有很多。 按最新的國家標準,將蒸餾酒分為中國白酒和其它蒸餾酒。 白酒的定義是:以曲類、酒母為糖化發(fā)酵劑,利用淀粉質(糖質)原料,經(jīng)蒸煮、糖化、發(fā)酵、蒸餾、陳釀和勾兌而釀制而成的各類白酒。 其它蒸餾酒的定義是:以谷物、薯類、葡萄及其它水果為原料,經(jīng)發(fā)酵、蒸餾而釀制而成的、高酒精度(含酒精18~40%)的酒.按所用的原料不同, 又有白蘭地、威士忌、俄得克和其它蒸餾酒(如老姆酒)。 下面主要介紹中國的白酒種類?,F(xiàn)代將白酒分為固態(tài)法白酒、固液結合法白酒和液態(tài)法白酒三類。 1 按所用酒曲和主要工藝分類 在固態(tài)法白酒中主要的種類為: (1)大曲酒 大曲酒,以大曲為糖化發(fā)酵劑,大曲的原料主要是小麥、大麥,加上一定數(shù)量的碗豆。大曲又分為中溫曲、高溫曲和超高溫曲。一般是固態(tài)發(fā)酵,大曲酒所釀的酒質量較好,多數(shù)名優(yōu)酒均以大曲釀成。 (2)小曲酒 小曲是以稻米為原料制成的,多采用半固態(tài)發(fā)酵,南方的白酒多是小曲酒。 (3)麩曲酒 這是解放后在煙臺操作法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分別以純培養(yǎng)的曲霉菌及純培養(yǎng)的酒母作為糖化、發(fā)酵劑,發(fā)酵時間較短,由于生產成本較低,為多數(shù)酒廠為采用,此種類型的酒產量最大。以大眾為消費對象。 (4)混曲法白酒 主要是大曲和小曲混用所釀成的酒。 (5)其它糖化劑法白酒 這是以糖化酶為糖化劑,加釀酒活性干酵母(或生香酵母)發(fā)酵釀制而成的白酒。 固液結合法白酒的種類有: (1)半固、半液發(fā)酵法白酒 這種酒是以大米為原料,小曲為糖化發(fā)酵劑,先在固態(tài)條件下糖化,再于半固態(tài)、半液態(tài)下發(fā)酵,而后蒸餾制成的白酒,其典型代表是桂林三花酒。 (2)串香白酒 這種白酒采用串香工藝制成,其代表有:四川沱牌酒等。 還有一種香精串蒸法白酒,此酒在香醅中加入香精后串蒸而得。 (3)勾兌白酒 這種酒是將固態(tài)法白酒(不少于10%)與液態(tài)法白酒或食用酒精按適當比例進行勾兌而成的白酒。 液態(tài)發(fā)酵法白酒 又稱“一步法”白酒,生產工藝類似于酒精生產,但在工藝上吸取了白酒的一些傳統(tǒng)工藝,酒質一般較為淡泊;有的工藝采用生香酵母加以彌補。 此外還有調香白酒,這是以食用酒精為酒基,用食用香精及特制的調香白酒經(jīng)調配而成。 2 按酒的香型分 這種方法按酒的主體香氣成分的特征分類,在國家級評酒中,往往按這種方法對酒進行歸類。 (1)醬香型白酒 也稱為醬香型白酒,以茅臺酒為代表。醬香柔潤為其主要特點。發(fā)酵工藝最為復雜。所用的大曲多為超高溫酒曲。 (2)濃香型白酒 以瀘州老窖特曲、五糧液、洋河大曲等酒為代表,以濃香甘爽為特點,發(fā)酵原料是多種原料,以高梁為主,發(fā)酵采用混蒸續(xù)渣工藝。發(fā)酵采用陳年老窖,也有人工培養(yǎng)的老窖。在名優(yōu)酒中,濃香型白酒的產量最大。四川,江蘇等地的酒廠所產的酒均是這種類型。 (3)清香型白酒 也稱為清香型白酒,以汾酒為代表,其特點是清香純正,采用清蒸清渣發(fā)酵工藝,發(fā)酵采用地缸。 (4)米香型白酒 以桂林三花酒為代表,特點是米香純正,以大米為原料,小曲為糖化劑。 (5)其它香型白酒 這類酒的主要代表有西鳳酒、董酒、白沙液等,香型各有特征,這些酒的釀造工藝采用濃香型,醬香型,或汾香型白酒的一些工藝,有的酒的蒸餾工藝也采用串香法。 3 按酒質分 (1)國家名酒 國家評定的質量最高的酒,白酒的國家級評比,共進行過5次。茅臺酒、 汾酒、瀘州老窖、五糧液等酒在歷次國家評酒會上都被評為名酒。 (2)國家級優(yōu)質酒 國家級優(yōu)質酒的評比與名酒的評比同時進行。 (3)各省,部評比的名優(yōu)酒 (4)一般白酒 一般白酒占酒產量的大多數(shù),價格低廉,為百姓所接受。有的質量也不錯。這種白酒大多是用液態(tài)法生產的。 4 按酒度的高低分 (1)高度白酒 這是我國傳統(tǒng)生產方法所形成的白酒,酒度在41度以上,多在55度以上,一般不超過65度。 (2)低度白酒 采用了降度工藝,酒度一般在38度。也有的20多度。
※ 白酒的制作: 白酒俗稱燒酒,是一種高濃度的酒精飲料,一般為50~65度。根據(jù)所用糖化、發(fā)酵菌種和釀造工藝的不同,它可分為大曲酒、小曲酒、麩曲酒三大類,其中麩曲酒又可分為固態(tài)發(fā)酵酒與液態(tài)發(fā)酵酒二種。 原料配方 凡含有淀粉和糖類的原料均可釀制白酒,但不同的原料釀制出的白酒風味各不相同。糧食類的高粱、玉米、大麥;薯類的甘薯、木薯;含糖原料甘蔗及甜菜的渣、廢糖蜜等均可制酒。此外,高粱糠、米糠、麩皮、淘米水、淀粉渣、甘薯拐子、甜菜頭尾等,均可作為代用原料。野生植物,如橡子、菊芋、杜梨、金櫻子等,也可作為代用原料。 我國傳統(tǒng)的白酒釀造工藝為固態(tài)發(fā)酵法,在發(fā)酵時需添加一些輔料,以調整淀粉濃度,保持酒醅的松軟度,保持漿水。常用的輔料有稻殼、谷糠、玉米芯、高粱殼、花生皮等。 酒曲、酒母 除了原料和輔料之外,還需要有酒曲。以淀粉原料生產白酒時,淀粉需要經(jīng)過多種淀粉酶的水解作用,生成可以進行發(fā)酵的糖,這樣才能為酵母所利用,這一過程稱之為糖化,所用的糖化劑稱為曲(或酒曲、糖化曲)。曲是以含淀粉為主的原料做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多種霉菌,積累大量淀粉酶,是一種粗制的酶制劑。目前常用的糖化曲有大曲(生產名酒、優(yōu)質酒用),小曲(生產小曲酒用)和麩曲(生產麩曲白酒用)。生產中使用最廣的是麩曲。 此外,糖被酵母菌分泌的酒化酶作用,轉化為酒精等物質,即稱之為酒精發(fā)酵,這一過程所用的發(fā)酵劑稱為酒母。酒母是以含糖物質為培養(yǎng)基,將酵母菌經(jīng)過相當純粹的擴大培養(yǎng),所得的酵母菌增殖培養(yǎng)液。生產上多用大缸酒母。 制作方法 1.原料粉碎。原料粉碎的目的在于便于蒸煮,使淀粉充分被利用。根據(jù)原料特性,粉碎的細度要求也不同,薯干、玉米等原料,通過20孔篩者占60%以上。 2.配料。將新料、酒糟、輔料及水配合在一起,為糖化和發(fā)酵打基礎。配料要根據(jù)甑桶、窖子的大小、原料的淀粉量、氣溫、生產工藝及發(fā)酵時間等具體情況而定,配料得當與否的具體表現(xiàn),要看入池的淀粉濃度、醅料的酸度和疏松程度是否適當,一般以淀粉濃度14~16%、酸度0.6~0.8、潤料水分48~50%為宜。 3.蒸煮糊化。利用蒸煮使淀粉糊化。有利于淀粉酶的作用,同時還可以殺死雜菌。蒸煮的溫度和時間視原料種類、破碎程度等而定。一般常壓蒸料20~30分鐘。蒸煮的要求為外觀蒸透,熟而不粘,內無生心即可。 將原料和發(fā)酵后的香醅混合,蒸酒和蒸料同時進行,稱為"混蒸混燒",前期以蒸酒為主,甑內溫度要求85~90℃,蒸酒后,應保持一段糊化時間。 若蒸酒與蒸料分開進行,稱之為"清蒸清燒"。 4.冷卻。蒸熟的原料,用揚渣或晾渣的方法,使料迅速冷卻,使之達到微生物適宜生長的溫度,若氣溫在5~10℃時,品溫應降至30~32℃,若氣溫在10~15℃時,品溫應降至25~28℃,夏季要降至品溫不再下降為止。揚渣或晾渣同時還可起到揮發(fā)雜味、吸收氧氣等作用。 5.拌醅。固態(tài)發(fā)酵麩曲白酒,是采用邊糖化邊發(fā)酵的雙邊發(fā)酵工藝,揚渣之后,同時加入曲子和酒母。酒曲的用量視其糖化力的高低而定,一般為釀酒主料的8~10%,酒母用量一般為總投料量的4~6%(即取4~6%的主料作培養(yǎng)酒母用)。為了利于酶促反應的正常進行,在拌醅時應加水(工廠稱加漿),控制入池時醅的水分含量為58~62%。 6.入窖發(fā)酵。入窖時醅料品溫應在18~20℃(夏季不超過26℃),入窖的醅料既不能壓的緊,也不能過松,一般掌握在每立方米容積內裝醅料630~640公斤左右為宜。裝好后,在醅料上蓋上一層糠,用窖泥密封,再加上一層糠。 發(fā)酵過程主要是掌握品溫,并隨時分析醅料水分、酸度、酒量、淀粉殘留量的變化。發(fā)酵時間的長短,根據(jù)各種因素來確定,有3天、4~5天不等。一般當窖內品溫上升至36~37℃時,即可結束發(fā)酵。 7.蒸酒。發(fā)酵成熟的醅料稱為香醅,它含有極復雜的成分。通過蒸酒把醅中的酒精、水、高級醇、酸類等有效成分蒸發(fā)為蒸汽,再經(jīng)冷卻即可得到白酒。蒸餾時應盡量把酒精、芳香物質、醇甜物質等提取出來,并利用掐頭去尾的方法盡量除去雜質

6,濃香型白酒與醬香型白酒制作工藝流程有哪些詳細區(qū)別

濃香型白酒發(fā)酵結束后,蒸餾后取酒;醬香型白酒需要八次蒸餾后取酒,另外他們的原料、曲藥等等有很大不同。
醬香型白酒 一年一個生產周期 二次投料 九次蒸煮 八次發(fā)酵 七次取酒 所以我們醬香型白酒 在生產工藝上比較復雜 所以價格比其他香型的高那么一點 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望采納
濃香型白酒新工藝淺析   濃香酒生產工藝傳承至今,總體分為三大類型:濃香清蒸清燒工藝、濃香混蒸混燒原窖工藝、混蒸混燒大跑窖工藝。古貝春集團有限公司把這三套工藝在同樣的窖池、同樣的發(fā)酵期、同樣的投料情況下,運行了整整13年。每年每個輪次的母糟都進行了化驗分析,并對半成品進行理化和口感鑒定,通過分析對照,三套工藝母糟的總酸、總酯差距較大,口感和理化指標也差距明顯?! ∩a技術人員通過對產品和工藝的總結和分析,取三套工藝各自所長,研發(fā)了混蒸小跑窖工藝,混蒸小跑窖工藝通過三年的試運行,不斷改進,已全面完善,并于2008年在古貝春公司全面推廣,采用該工藝,百斤原料出酒率提高了0.72%,取優(yōu)率提升了6.3%,理化指標己酸乙酯的含量提高0.87mg/100mL,口感品評平均比規(guī)定標準提升了0.12分,總用糠量降低了21%,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  濃香清蒸輕燒工藝優(yōu)劣分析  清蒸輕燒工藝特點就是把發(fā)酵好的酒醅從窖內取出,加熟糠拌合,單獨上甑蒸餾,把取完酒的糟醅再和糧粉拌合均勻,再裝甑蒸糧,然后出甑、鼓風晾茬、加曲加漿,入池發(fā)酵。其工藝特點是原料清蒸,排出了低劣糧食的雜味,酒醅單獨清蒸,使酒體綿凈清柔?! ∑淙秉c有:  1、用糠量大,總用糠量比混蒸混燒小跑窖工藝多21%,使酒體糠味過濃?! ?、層次不分,混挖混配,不能做分層蒸餾。分層分級摘酒,更做不到分層入池發(fā)酵,影響到了整個酒體的豐滿醇厚?! ?、雙輪酒醅在蒸酒后作為丟糟扔掉。雙輪酒醅含酸高、酯高是上層酒醅的兩倍還要多一點,變?yōu)閬G糟實在可惜。釀酒專家徐占成老師說過,“北方許多廠家把雙輪變?yōu)閬G糟,把上層應該丟掉的母糟下壓,參與下一輪的配比和發(fā)酵,造成了丟車保卒的惡性循環(huán),嚴重影響了整個母糟和老窖的老熟?!薄 ?、糧食和蒸酒后的母糟拌合后單獨蒸煮,最大的不足是不能把糧食的復合香氣融入酒體之中,這也是清蒸清燒工藝的半成品酒酒體寡淡,沒有糧食的復合香氣的主要原因?! 庀慊煺艋鞜压に噧?yōu)劣分析  使用濃香混蒸混燒原窖工藝的廠家在全國都比較多,北方地區(qū)的濃香工藝中,混蒸混燒原窖工藝法占到了90%以上。各地區(qū)都根據(jù)自己的歷史傳承、自然環(huán)境,形成了個性風格,但萬變不離其宗?! 庀慊煺粼压に嚨膬?yōu)點包括:  1、采用出一口窖,當班入一口窖,避免了敞窖時間過長,能減少窖池水分和酒分的流失,更減少了雜菌感染的機會。 2、糧粉和母糟同時蒸餾和蒸煮,增加了酒體中的糧食復合香氣和酒體的豐滿程度?! ?、本工藝和清蒸清燒工藝相比,總用糠量減少了21%,降低了成本,減少了酒體中的糠雜味?! ?、糧粉和酒醅同時蒸餾和蒸煮,縮短了用氣時間,節(jié)約了氣、煤、設備、人工的成本?! 』煺粼压に嚾秉c分析:  1、本工藝窖底黃水很難滴凈,雙輪和下部母糟含酸過高。其原因是混蒸原窖工藝每出一口窖、同入一口窖,每口窖從底層的一角留一方坑或一口小缸,上蓋有縫木板,用一根塑料管從坑(缸)內直通窖的上頂,上口密封,在發(fā)酵到期的前兩天,開始抽出窖底黃水,由于窖頂封窖用泥巴密封,上下氣流不同,所以很難將黃水抽盡滴干,造成了靠黃水母糟和雙輪的酸度過高,影響發(fā)酵的物質成分增高。許多廠家把雙輪母糟蒸酒后做為丟糟,也有的廠家只用小部分雙輪參與配比,大部分雙輪作為丟糟,把這樣的優(yōu)質母糟變?yōu)閬G糟,實在可惜。此外,還把上層低酸低酯的酒醅下壓參加下輪配比,造成糧糟總酸總酯過低,使母糟和老窖難以盡快老熟的惡性循環(huán)。  2、上中下三個層次混挖混配,層次不分清,造成了三個層次的混亂發(fā)酵,根本做不到分層蒸餾和分級取酒。惡性循環(huán)的配比很難使母糟盡快老熟,更不能達到以酒養(yǎng)窖、以窖養(yǎng)醅、逐漸提高取優(yōu)率的目的,也是造成半成品酒口感、理化指標都低于分層發(fā)酵和分層蒸餾工藝的主要原因?! 庀慊煺艋鞜芙压に噧?yōu)劣分析  混蒸跑窖工藝源于南方地區(qū),北方很少采用此工藝。因為南方氣候溫和,冬夏溫差很小,濕度高,更適應混蒸混燒跑窖工藝;北方地區(qū)風多風大,氣候干燥,冬夏溫差達到50度至60度,自然條件所限,多年來,在北方幾乎沒有人敢涉足濃香混蒸跑窖工藝,據(jù)了解,山東只有梁山釀酒廠和古貝春集團有限公司在做混蒸跑窖工藝。  古貝春采用混蒸跑窖工藝從1996年開始,根據(jù)當?shù)刈匀画h(huán)境的實際情況,古貝春借用五糧液的工藝之長,采用冬冷季延長發(fā)酵期,夏暖季縮短發(fā)酵期的措施,敞開窖兩層塑料覆蓋,增糧減糠降酸,車間防風、保濕,綠化廠區(qū)、人造環(huán)境等17項工藝改革,形成自己的北方混蒸跑窖工藝。古貝春混蒸跑窖工藝運行了15年,通過總結,也有它文章來源華夏酒報的優(yōu)點和缺點?! ?yōu)點:能夠準確地做到分層蒸餾、分級摘酒和分層入窖發(fā)酵,用糠量低,母糟黃水滴淋較凈,母糟降酸到位,使雙輪母糟參與下輪配比和循環(huán)發(fā)酵,促進了糧糟的酸和呈香、味物質的豐富,更促進了母糟和老窖的老熟速度。糧食和母糟同時蒸餾和蒸煮,節(jié)約了蒸汽資源成本,促進了酒體的豐滿和醇厚,增加了酒體的糧食復合香氣。  缺點:本工藝的最大不足是敞開窖過多,正常時每天要有三口敞開窖,情況特殊時每天要有四口窖敞開,一口窖有時達到60個小時。在南方生產車間的敞開窖只在母糟上搭一層塑料布,窖池的上半部全部裸露,雖然氣候平和,濕度高,但是窖池的水分和酒分也有一定的損失;北方地區(qū)在敞開窖的母糟上蓋了一層塑料布,又在窖池上口加蓋了一個木框塑料蓋,密封較嚴,但是,每口窖池每天要多次滔黃水,塑料封蓋要多次打開,因北方地區(qū)氣候干燥,風多風大,窖池和母糟更有可能流失水分和酒分,也給雜菌留下了侵入的機會,這是北方地區(qū)做混蒸跑窖工藝的很大的不利因素?! 」咆惔杭瘓F有限公司生產技術人員自2005年開始,總結本公司的這三套工藝的優(yōu)劣,同時也對其他廠家三套不同工藝進行研究和總結,取長補短,開創(chuàng)了混蒸小跑窖工藝,2008年在全公司推廣后,成效顯著。濃香混蒸混燒小跑窖新工藝流程和要求  1、本工藝設計每口窖窖容12立方米,投料900kg,每口窖池做九甑(做六甑糧糟,一甑雙輪,兩甑面糟),每甑容量1.8立方米,每甑投糧150kg,呈階梯式分為上、中、下三個層次,投糧可根據(jù)三個層次的淀粉需求調節(jié),每兩甑糧糟為一個層次?! ?、圓排操作的第一天,第一號窖打開后,先取出兩甑面糟,蒸酒后作為丟糟,再取出上層兩甑母糟,再取出中層一甑母糟,加糠拌合后上甑蒸餾,然后成一甑回糟入池發(fā)酵,三甑母糟要做成四甑回糟,不能入滿另一口窖,可兩班合入一口窖。所用母糟取出后,要及時挖好黃水坑,要做到滴窖勤掏。24小時滴盡黃水,夜間要設專人值班掏黃水,保證黃水滴凈、降酸到位,這也是本工藝的關鍵所在之一,每次掏完黃水要及時蓋好塑料布和上口蓋,確保母糟和裸露窖壁水分和酒分少蒸發(fā)流失,同時減少乳酸菌、青霉菌等雜菌感染的機會。  3、第二天上班后,先將原糧粉大氣清蒸10分鐘,時間不可過長,排除雜味,保持糧香,降溫后再和母糟配比?! ?、第二天是本工藝的正常流程運行,先取出窖內的一層中層母糟,再取出下層母糟和雙輪,下層的一甑母糟要留作下一輪的雙輪糟,然后用下層的一甑母糟為基礎,加雙輪母糟配比出兩甑下層母糟,不足部分可加入中層母糟,然后加入糧粉拌合均勻,蓋好孰糠,進行潤料50分鐘后,再把糧糠母糟翻拌兩遍后進行裝甑操作?! ?、在下層兩甑糧糟翻拌和裝甑的同時,要打開第二口窖,取出頂層面糟單獨存放,再取兩甑上層母糟和一甑中層母糟,先把兩甑中層母糟加糧粉拌勻,再把兩甑上層母糟加糧粉拌勻,蓋熟糠;剩余的上層母糟加糠拌合做成面糟。需注意的是,二號池挖出中層一甑母糟后,要及時打好黃水坑,開始滴掏黃水。  6、為了合理調整酸度配比,下層配比剩余的雙輪母糟,可適量配到中層,出池母糟水份低于60%時,要適量加入潤料漿,保證糧粉吃足水分,便于蒸料到位,出池母糟水分達62%以上,不必再加潤料漿?! ?、保證充足的潤料時間才能開始上甑,先裝下層,次裝中層,后裝中層,再裝面糟,最后裝丟糟,本工藝要求必須先裝先入池,下、中、上層次依序排列,確保層次分清,分級取酒更要層次分清,級別分清?! ?、一口窖取完酒醅后,要及時清理窖底和窖壁的殘糟,然后用酯化好的黃水5kg和18°的酒尾8kg攪勻后均勻噴灑窖壁和窖底,再用大曲粉5市斤均勻撒在窖池四壁和窖底,然后放入留用的下層母糟做雙輪,放竹隔相隔,下層兩甑糧糟入完后,再用黃水和酒尾保養(yǎng)窖壁一次, 入完中層兩甑糧糟再保養(yǎng)一次,入完上層兩甑糧糟后再保養(yǎng)一次,保養(yǎng)是為了增加老窖微生物的養(yǎng)分和水分,增補梭狀芽孢桿菌、放線菌等有益菌的數(shù)量,促進老窖的成熟,達到以窖養(yǎng)醅和以醅養(yǎng)窖的目的。  9、入滿窖后,要封10cm厚的封窖泥,做好跟窖和保養(yǎng),保持窖皮泥濕潤,嚴防漏氣?! ?0、本工藝要求裝甑汽壓0.02Mpa,餾酒汽壓0.01Mpa,蒸糧汽壓0.1Mpa,蒸糧的要求是熟而不粘無生心,熟透不起疙瘩?! ?1、本工藝發(fā)酵設定60天,原糧粉碎為4瓣、6瓣、8瓣,細粉用20目時孔徑0.9毫米過篩,冬季不能超過27%,其他季節(jié)不能超過25%。入池水分下層53,中層55,上層56—57;入池酸度下層1.7—1.8,中層1.5—1.6,上層1.4—1.5。用偏中高溫包包曲23%—25%;用糠量24%—25%?! ?2、新工藝混蒸小跑窖3年的平均結果和傳統(tǒng)工藝平均結果對照表(見下表)。 13、大曲要求使用偏中高溫包包曲,儲存期必須達到3個月以上,糖化力360mg葡萄糖/g曲.h;液化力1.3—1.5g淀粉/g曲.h;蛋白酶活力55u/g—60u/g;發(fā)酵力0.55—0.58gCO2/10g曲.48h。

7,醬香型白酒是如何釀造的

釀造工藝概括為:兩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fā)酵、七次取酒的工藝過程。 茅臺鎮(zhèn)為醬香型白酒生產集中地,選用當?shù)貎?yōu)質高梁為原料,嚴格按照節(jié)氣,端午采曲、重陽投料?;粕a周期長達一年,共分清蒸下沙、混蒸糙沙共二次投料,一至七個烤酒輪次,概括為二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fā)酵、七次取酒,歷經(jīng)春、夏、秋、冬一年時間。 由于其生產周期長,資金占用巨大,能夠嚴格按照這一傳統(tǒng)工藝生產的企業(yè)屈指可數(shù)。 兩次投料工藝流程: 1、清蒸下沙――采用總投料量的一半,經(jīng)潤糧→配料→上甑蒸糧→下甑潑水→攤涼→灑酒尾→撒曲→堆積→下窖→封窖發(fā)酵→開窖取醅為清蒸下沙工藝流程; 2、混蒸糙沙――采用總投料量的另一半,經(jīng)潤糧→配料(加入一次清蒸下沙后的醅料)→上甑(zèng)蒸糧蒸酒(這次蒸出的酒不作正品,潑回酒窖重新發(fā)酵)→下甑潑水→攤涼→灑酒尾→撒曲→堆積→下窖→封窖發(fā)酵→開窖取醅(pēi)為混蒸糙沙工藝流程。 九次蒸煮指:清蒸下沙一次,混蒸糙沙一次,混蒸糙沙后的醅料→上甑蒸酒為第三次蒸煮,第三次蒸煮后的醅料為熟糟,熟糟經(jīng)攤涼→撒曲→堆積→下窖→封窖發(fā)酵→開窖取醅→上甑蒸酒六個輪次循環(huán)過程中有六次蒸煮,共九次蒸煮。 八次發(fā)酵指:清蒸下沙一次,混蒸糙沙一次,熟糟→上甑蒸酒六個輪次循環(huán)過程中有六次封窖發(fā)酵,每加曲入窖發(fā)酵一個月,共八次發(fā)酵。 七次取酒指:混蒸糙沙上甑蒸酒后第一次取酒,熟糟→上甑蒸酒六個輪次循環(huán)后取六次酒,共七次取酒。經(jīng)七次取酒后的酒糟為丟糟。 各輪次酒質量各有特點,分質貯存,三年后進行盤勾。盤勾后再貯存一年,經(jīng)微調后出廠。 每輪次蒸餾得到的酒還可分為三個典型體,即窖底香型、醬香型和醇甜型。 1.窖底香型一般產于窖底而得名,己酸乙酯為主要成分。 2.醬香型是構成醬香型白酒的主體香,對其成分目前還未能全部確認,但從分析結果看,其成分最為復雜。 3.醇甜型也是構成醬香型白酒特殊風格的組成分,以多元醇為主,具有甜味。 醬香型白酒酒液具有純凈透明、醇馥幽郁的特點,是由醬香、窖底香、醇甜三大特殊風味融合而成。在釀制過程中不加香料,香氣成分全是在反復發(fā)酵的過程中自然形成的。酒度一直穩(wěn)定在52°~54°之間。在調配時,不加水,都是以酒勾酒。
醬香型白酒的釀造工藝流程 母糟 大曲→粉碎→曲粉 ↓ ↓ 高粱(下沙) →粉碎→配料→蒸酒蒸料→攤涼→加曲→ ↓ ↓ 酒尾 原酒→貯存→勾兌→再貯存→ →翻拌→堆積→入窖→發(fā)酵→出窖酒醅→高粱粉(糙沙) 編輯本段工藝說明 1.原料粉碎 醬香型白酒生產把高粱原料稱為沙。在每年大生產周期中,分兩次投料,第一次投料稱下沙,第二次投料稱糙沙,投料后需經(jīng)過八次發(fā)酵,每次發(fā)酵一個月左右,一個大周期約10個月左右。由于原料要經(jīng)過反復發(fā)酵,所以原料粉碎得比較粗,要求整粒與碎粒之比,下沙為80%比20%,糙沙為70%比30%,下沙和糙沙的投料量分別占投料總量的50%。為了保證酒質的純凈,醬香型白酒在生產過程中基本上不加輔料,其疏松作用主要靠高梁原料粉碎的粗細來調節(jié)。 2.大曲粉碎 醬香型白酒是采用高溫大曲產酒生香的,由于高溫大曲的糖化發(fā)酵力較低,原料粉碎又較粗,故大曲粉碎越細越好,有利糖化發(fā)酵。 3.下沙 醬香型白酒生產的第一次投料稱為下沙。每甑投高粱350kg,下沙的投料量占總投料量的50%。 (1)潑水堆積 下沙時先將粉碎后高粱的潑上原料量51~52%的90℃以上的熱水(稱發(fā)糧水),潑水時邊潑邊拌,使原料吸水均勻。也可將水分成兩次潑入,每潑一次,翻拌三次。注意防止水的流失,以免原料吸水不足。然后加入5~7%的母糟拌勻。母糟是上年最后一輪發(fā)酵出窖后不蒸酒的優(yōu)質酒醅,經(jīng)測定,其淀粉濃度11~14%,糖分0.7~2.6%,酸度3~3.5,酒度4.8~7%(V/V)左右。發(fā)水后堆積潤料10h左右。 (2)蒸糧(蒸生沙) 先在甑篦上撒上一層稻殼,上甑采用見汽撒料,在lh內完成上甑任務,圓汽后蒸料2~3h,約有70%左右的原料蒸熟,即可出甑,不應過熟。出甑后再潑上85℃的熱水(稱量水),量水為原料量的12%。發(fā)糧水和量水的總用量約為投料量的56~60%左右。 出甑的生沙含水量約為44~45%,淀粉含量為38~39%,酸度為0.34~0.36。 (3)攤涼 潑水后的生沙,經(jīng)攤涼、散冷,并適量補充因蒸發(fā)而散失的水分。當品溫降低到32℃左右時,加入酒度為30%(V/V)的尾酒7.5kg(約為下沙投料量的2%左右),拌勻。所加尾酒是由上一年生產的丟糟酒和每甑蒸得的酒頭經(jīng)過稀釋而成的。 (4)堆集 當生沙料的品溫降到32℃左右時,加入大曲粉,加曲量控制在投料量的10%左右。加曲粉時應低撒揚勻。拌和后收堆,品溫為30℃左右,堆要圓、勻,冬季較高,夏季堆矮,堆集時間為4~5天,待品溫上升到45~50℃時,可用手插入堆內,當取出的酒醅具有香甜酒味時,即可入窖發(fā)酵。 (5)入窖發(fā)酵 堆集后的生沙酒醅經(jīng)拌勻,并在翻拌時加入次品酒2.6%左右。然后入窖,待發(fā)酵窖加滿后,用木板輕輕壓平醅面,并撒上一薄層稻殼,最后用泥封窖4cm左右,發(fā)酵30~33天,發(fā)酵品溫變化在35~48℃之間。 4.糙沙 醬香型白酒生產的第二次投料稱為糙沙。 (1)開窖配料 把發(fā)酵成熟的生沙酒醅分次取出,每次挖出半甑左右(約300kg左右),與粉碎、發(fā)糧水后的高梁粉拌和,高梁粉原料為175~187.5kg。其發(fā)水操作與生沙相同。 (2)蒸酒蒸糧 將生沙酒醅與糙沙糧粉拌勻,裝甑,混蒸。首次蒸得的酒稱生沙酒,出酒率較低,而且生澀味重,生沙酒經(jīng)稀釋后全部潑回糙沙的酒醅,重新參與發(fā)酵。這一操作稱以酒養(yǎng)窖或以酒養(yǎng)醅。混蒸時間需達4~5h,保證糊化柔熟。 (3)下窖發(fā)酵 把蒸熟的料醅揚涼,加曲拌勻,堆集發(fā)酵,工藝操作與生沙酒相同,然后下窖發(fā)酵。應當說明,醬香型白酒每年只投兩次料,即下沙和糙沙各一次,以后六個輪次不再投入新料,只將酒醅反復發(fā)酵和蒸酒。 (4)蒸糙沙酒 糙沙酒醅發(fā)酵時要注意品溫、酸度、酒度的變化情況。發(fā)酵一個月后,即可開窖蒸酒(烤酒)。因為窖容較大,要多次蒸餾才能把窖內酒醅全部蒸完。為了減少酒分和香味物質的揮發(fā)損失,必須隨起隨蒸,當起到窖內最后一甑酒醅(也稱香醅)時,應及時備好需回窖發(fā)酵并已堆集好的酒醅,待最后一甑香醅出窖后,立即將堆集酒醅入窖發(fā)酵。 蒸酒時應輕撒勻上,見汽上甑,緩汽蒸餾,量質摘酒,分等存放。醬香型白酒的流酒溫度控制較高,常在40℃以上,這也是它“三高”特點之一,即高溫制曲、高溫堆集、高溫流酒。糙沙香醅蒸出的酒稱為“糙沙酒”。酒質甜味好,但沖、生澀、酸味重,它是每年大生產周期中的第二輪酒,也是需要入庫貯存的第一次原酒。糙沙酒頭應單獨貯存留作勾兌,酒尾可潑回酒醅重新發(fā)酵產香,這叫“回沙”。 糙沙酒蒸餾結束,酒醅出甑后不再添加新料,經(jīng)攤涼,加尾酒和大曲粉,拌勻堆集,再入窖發(fā)酵一個月,取出蒸酒,即得到第二輪酒,也就是第二次原酒,稱“回沙酒”,此酒比糙沙酒香,醇和,略有澀味。以后的幾個輪次均同“回沙”操作,分別接取三、四、五次原酒,統(tǒng)稱“大回酒”,其酒質香濃,味醇厚,酒體較豐滿,無邪雜味。第六輪次發(fā)酵蒸得的酒稱“小回酒”,酒質醇和,糊香好,味長。第七次蒸得的酒為“枯糟酒”,又稱追糟酒,酒質醇和,有糊香,但微苦、糟味較濃。第八次發(fā)酵蒸得的酒為丟糟酒,稍帶枯糟的焦苦味,有糊香,一般作尾酒,經(jīng)稀釋后回窖發(fā)酵。 醬香型白酒的生產,一年一個周期,兩次投料、八次發(fā)酵、七次流酒。從第三輪起后不再投入新料,但由于原料粉碎較粗,醅內淀粉含量較高,隨著發(fā)酵輪次的增加,淀粉被逐步消耗,直至八次發(fā)酵結束,丟糟中淀粉含量仍在10%左右。 醬香型白酒發(fā)酵,大曲用量很高,用曲總量與投料總量比例高達1:1左右,各輪次發(fā)酵時的加曲量應視氣溫變化,淀粉含量以及酒質情況而調整。氣溫低,適當多用,氣溫高,適當少用、基本上控制在投料量的l 0%左右,其中第三、四、五輪次可適當多加些,而六、七、八輪次可適當減少用曲。 生產中每次蒸完酒后的酒醅經(jīng)過揚涼、加曲后都要堆集發(fā)酵4~5天,其目的是使醅子更新富集微生物,并使大曲中的霉菌,嗜熱芽孢桿菌、酵母菌等進一步繁殖,起二次制曲的作用。堆集品溫到達45~50℃時,微生物已繁殖得較旺盛,再移入窖內進行發(fā)酵,使釀酒微生物占據(jù)絕對優(yōu)勢,保證發(fā)酵的正常進行,這是醬香型白酒生產獨有的特點。 發(fā)酵時,糟醅采取原出原入,達到以醅養(yǎng)窖和以窖養(yǎng)醅的作用。每次醅子堆積發(fā)酵完后,準備入窖前都要用尾酒潑窖。保證發(fā)酵正常、產香良好。尾酒用量由開始時每窖15kg逐漸隨發(fā)酵輪次增加而減少為每窖5kg。每輪酒醅都潑入尾酒,回沙發(fā)酵,加強產香,酒尾用量應根據(jù)上一輪產酒好壞,堆集時醅子的干濕程度而定,一般控制在每窖酒醅潑酒15kg以上,隨著發(fā)酵輪次的增加,逐漸減少潑入的酒量,最后丟糟不潑尾酒。回酒發(fā)酵是醬香型大曲白酒生產工藝的又一特點。 由于回酒較大,入窖時醅子含酒精已達2%(V/V)左右,對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長繁殖起到積極的作用,使產出的酒綿柔、醇厚。 醬香型白酒代表茅臺酒生產用窖是用方塊石與粘土砌成,容積較大,約在14m3或25m3左右。每年投產前必須用木柴燒窖,目的是殺滅窖內雜菌,除去枯糟味和提高窖溫。每個窖用木柴約50~l00kg之間。燒完后的酒窖,待溫度稍降,掃除灰燼,撒小量丟糟于窖底,再打掃一次。然后噴灑次品酒約7.5kg,撒大曲粉15kg左右,使窖底含有的己酸菌得到營養(yǎng),加以活化。經(jīng)以上處理后,方可投料使用。 由于酒醅在窖內所處的位置不同,酒的質量也不相同。蒸餾出的原酒基本上分為三種類型,即醇甜型、醬香型和窖底香型。其中醬香型風味的原酒是決定茅臺酒質量的主要成分,大多是由窖中和窖頂部位的酒醅產生的,窖香型原酒則由窖底靠近窖泥的酒醅所產生;而醇甜型的原酒是由窖中酒醅所產生的。蒸酒時這三部分酒醅應分別蒸餾,酒液分開貯存。 為了勾兌調味使用,醬香型酒也可生產一定量的“雙輪底”酒,在每次取出發(fā)酵成熟的雙輪底醅時,一半添加新醅、尾酒、曲粉,拌勻后,堆集,回醅再發(fā)酵,另一半雙輪底醅可直接蒸酒,單獨存放,供調香用。 5.入庫貯存 蒸餾所得的各種類型的原酒,要分開貯存容器中,經(jīng)過三年陳化使酒味醇和,綿柔。 6.精心勾兌 貯存三年的原酒,先勾兌出小樣,后放大調合,再貯存一年,經(jīng)理化檢測和品評合格后,才能包裝出廠。
bu xiaode

推薦閱讀

白葡萄酒用什么葡萄釀造,芳香型白葡萄品種
快速分解型白酒席未散酒已醒(快速分解型白酒席未散酒已醒)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