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仁懷市志永盛酒業(yè)銷售有限公司,武陵郡在哪里

1,武陵郡在哪里

武陵郡 “武陵”這一地名,最早出現(xiàn)在西漢初年?!稘h書·地理志》記載:“武陵郡,高帝置,莽曰建平。屬荊州。(領)縣十三:索(今常德市武陵區(qū)、鼎城區(qū)、漢壽縣地,故城今常德市東北六十華里)、孱陵(今湖北公安縣與湖南南縣、華容、岳陽、安鄉(xiāng)、澧縣等縣地)、臨沅(今常德市武陵區(qū)、鼎城區(qū)大部和桃源縣地)、沅陵(今沅陵、滬溪、吉首、麻陽等縣地)、鐔成(今洪江市和黔陽、靖縣、綏寧、會同、通道、懷化等縣地,錯人今貴州省境)、無陽(今芷江、新晃、懷化等縣地,錯入今貴州省境)、遷陵(今保靖縣地,錯入今四川省境)、辰陽(今辰溪、麻陽、花垣、鳳凰等縣地)、酉陽(今永順、龍山、古丈等縣地,錯入今四川省境)、義陵(今溆浦縣地)、佷山(今湖北長陽縣地)、零陽(今澧縣、慈利、石門、臨澧等縣地)、充(今大庸、桑植縣地)”

武陵郡在哪里

2,鍋烙的歷史及文化

水城即六盤水市,位于貴州省西部邊緣,當?shù)氐拿忱渝亾?jù)說起源于明末清初。水城廳志記載,康熙三年,時封平西王的吳三桂調(diào)兵鎮(zhèn)壓水西彝族土司,到達水西后糧草不足,官兵們只好取來屋頂瓦片和腌窖食物的瓷器土壇片架在火上,把獵獲的野味和采摘的野菜放到上面烙熟后充饑。正是當年的這一無奈之舉,創(chuàng)出了今天這道美味。 大概到了清末,起初使用的不帶邊的凹狀瓦片或瓷器土壇片,逐漸改制成了中間凸狀的黑砂烙鍋,這種帶沿的中間高邊沿低的烙鍋,可以讓多余的油脂自動流向鍋邊,且隨時都可以將它往原料上面澆。這時期,烙食的原料在野味野菜的基礎上,增加了當?shù)靥禺a(chǎn)的豆腐和臭豆腐,并且在吃的時候要蘸五香辣椒面味碟。 改革開放后,烙鍋以地攤的形式出現(xiàn)在了水城街頭。后來,人們又將凸狀黑砂鍋改成了平底的帶邊生鐵鍋,并且是放到煤氣爐上面加熱。1992年后,水城烙鍋破天荒地搬進了店堂,并很快形成了烙鍋食街。這時已經(jīng)是無所不烙了——海鮮禽畜、雞鴨牛羊、家野蔬菜等各種葷素原料,均被放到了鍋中,蘸碟也比原來單一的五香辣椒面蘸碟增加了許多,像麻辣側(cè)耳根蘸水、燒青椒蘸水等。 為什么水城烙鍋如今在水城這么受歡迎,原來在素有“中國涼都”和“西部煤?!敝Q的水城,人們冬天都有圍坐在鐵質(zhì)回風煤爐周圍取暖和在爐火上煮飯的習慣。閑暇時間,人們喜歡在煤爐上面烙些土豆、豆腐、蕎糊、蕎飯等小食物?,F(xiàn)在,大家都習慣于散步時在路邊攤或者店鋪面去吃烙鍋,并且是不分春夏秋冬地去吃。隨著專業(yè)烙鍋店的逐漸上臺階,原料豐富、設備齊全,并且還可以由自己動手或服務員操作的烙鍋就餐形式已逐漸形成。這種家庭式的簡單方式發(fā)展成了一種自助烹飪的方式,既有家的感覺,又不繁瑣,很快便流行開來。

鍋烙的歷史及文化

3,請教關于貴州錯片的問題

謝謝斑竹一早就上圖,看來貴州錯正片不是用的同一版膜,龍字第三筆差別很明顯。CAVE的C字區(qū)別也很大。
謝謝斑竹的細圖,明白了,看來貴州片的印刷可簡單分兩個工序,圖案的印刷和文字的印刷,先印圖案,后印文字。圖正錯都是用的一個版膜,所以沒有區(qū)別
信息來源:《羊城晚報》 作者:朱汝衡 日期:1999年7月23日 近日,國家郵政局下發(fā)了“關于重慶市、陜西省郵政局提前銷售郵資票品問題”的通報,通報指出,重慶市郵政局轄下的萬州、渝中、南岸3個區(qū)的集郵公司以及陜西省轄下的渭南、商洛、榆林3個地區(qū)的集郵公司,無視國家郵政局的有關規(guī)定,提前銷售貴州風光郵資明信片,其中重慶市提前售出5861套,陜西省提前售出2980套,合計流出8841套,其中A組7274套,B組1567套,造成極壞的影響。 據(jù)悉,去年11月初,重慶的集郵者在當?shù)丶]公司購得本應在11月25日才發(fā)行的“貴州風光”郵資明信片,并發(fā)現(xiàn)該片的編號為FP7,與當年7月30日發(fā)行的FP7“武陵源風光”郵資明信片重號,此事驚動了國家郵政局。國家郵政局隨后決定收回這套重號的FP7“貴州風光”郵資明信片,重新印制編號為FP8的“貴州風光”郵資明信片。 因此形成一正一錯兩種版本的“貴州風光”郵資明信片,錯版的FP7“貴州風光”目前售價已達3000元,其中A組800元,B組2000元,而正常的發(fā)售價僅為A組7元,B組45元。購得錯號郵資片的人自然發(fā)了一筆小財,而違規(guī)的重慶市和陜西省兩家郵政局則被國家郵政局處罰。
斑竹在微觀上(高倍鏡下)做過印刷網(wǎng)點對比觀察沒有,有無差別?
是的,從其他郵資片來看網(wǎng)點的差異是不明顯的區(qū)別在于字顏色的深淺這是相對而言的
謝謝斑竹的及時回復,我是在想如果手頭沒有來源可靠的貴州風光錯片作為鑒定的依據(jù),能否通過與正片的對比來進行鑒別。斑竹手上有錯、正片,能否對比鑒別一下,再次感謝!

請教關于貴州錯片的問題

4,鳳凰古城在那里

鳳凰地處湖南湘西自治州南部,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鳳凰縣歷史悠久。關于縣名,據(jù)《鳳凰廳志》記載:“鳳凰之名因山受”。在縣城以西五十里有一名山,其山處于群峰之中,形狀若鳥,昂首展尾,人們?yōu)槿〖?,稱為鳳凰山。 《湖南省志》中記載:“鳳凰營,即鳳凰山。在縣治西50里”。由此可見,鳳凰縣的美名來自鳳凰山。春秋戰(zhàn)國時期鳳凰為“五溪苗蠻之地”,屬楚國疆域。在漫長的時代演變中,鳳凰曾屬不同的縣郡,名稱也多次的變遷,直至1957年才最后定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至今。 鳳凰古城現(xiàn)有文物古建筑68處,古遺址116 處,明清兩代特色民居建筑120多棟。還有明清石板古街道20多條。保存完好的唐朝舊縣治黃絲橋古城是中國保存最完整的石頭城之一。始建于明朝萬歷年間的中國南方長城——“湘西邊墻”,成為國際國內(nèi)關注的焦點。 古城依山傍水,清淺的沱江穿城而過,紅色砂巖砌成的城墻佇立在岸邊,南華山襯著古老的城樓,城樓還是清朝年間的,銹跡斑斑的鐵門,還看得出當年威武的模樣。北城門下寬寬的河面上橫著一條窄窄的木橋,以石為墩,兩人對面都要側(cè)身而過這里曾是當年出城的唯一通道。
  鳳凰古城:鳳凰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鳳凰縣,是一個美麗的小城。   鳳凰縣位于湖南省西南部邊緣,西鄰貴州省松桃縣和銅仁縣,到與本省瀘溪縣相連,北與花垣縣和吉首市接壤,到南與麻陽縣為鄰。東經(jīng)109°18’--109°48’北緯27°44’--28°19’??偯娣e平方1759平方公里,東西最寬50公里,南北最長66公里。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呈梯級傾斜。最高海拔1117米,最低海拔170米。地處武陵山脈南部,云貴高原東側(c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內(nèi)。山戀重疊,林谷深幽,溝壑縱橫,溪河交錯。境內(nèi)有臘爾山、青龍山、南華山、巴斗山等47座山峰;沱江、萬溶江、白泥江、牛角河等156條大小河流。   鳳凰古城是多民族聚居縣,主要由苗族、土家族、漢族、回族,以及解放后分配到這里工作和其他原因來本縣居住的其它民族組成,其中以苗、土家、漢三族為主,苗、土家族等少數(shù)民族人口28萬人,占總?cè)丝诘?3.26%,漢族10.75萬人,占27.74%。苗族為本縣土著民族,分布形成大集中、小分散局面;土家族一般是與漢雜居。   鳳凰古城門票價格:148元。門票使用范圍:包括鳳凰古城八景在內(nèi)的景點及一些免費景點。 鳳凰古城門票實物掃描:
鳳凰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南部,西與貴州省松桃、銅仁兩縣接壤。目前沒有機場及火車站,主要出入交通是汽車。 通過飛機前往鳳凰古城,需在張家界荷花機場或貴州銅仁·大興機場中轉(zhuǎn); 通過火車前往鳳凰古城,需在張家界、吉首、懷化、銅仁站中轉(zhuǎn)。中轉(zhuǎn)詳情如下: 一、吉首火車站下車的朋友:在火車站廣場有很多喊客的大巴車前往鳳凰古城,有空調(diào),15-20元/人,但是這里的車一般要等車上滿客才發(fā)車。也可在火車站乘出租車(5元/輛)去吉首汽車南站坐空調(diào)線路班車來鳳凰,15分鐘一班車,15元/人。52公里209國道,一個半小時左右到達鳳凰古城汽車站,到站后可乘出租車或古城公交到古城或您所預定的酒店(出租車起步價3元,公交車1元/人)。 二、懷化火車站下車的朋友:出火車站乘出租車(4元/輛)到汽車西站有班車去鳳凰,30元/人。92公里209國道,兩個半小時到達鳳凰。 三、貴州銅仁·大興機場,離鳳凰30公里,可租車接送,費用一般在120元左右。 四、鳳凰古城很小,一般不用坐車,綠色出租車起價3元,環(huán)保電瓶車1元/人。 五、張家界至鳳凰古城四個半小時左右,經(jīng)過王村(芙蓉鎮(zhèn))、古丈、吉首市,再到鳳凰。 張家界至鳳凰直達大巴,上午08:30分一趟,下午14:30一趟,票價60元。 吉首至鳳凰古城的汽車20分鐘一趟,最早一班車為上午7點,最晚一班車為下午18點,車程一個半小時,票價15元。 懷化至鳳凰古城的汽車一個小時一趟,最早一班車為上午7點,最晚一班車為下午18點,車程兩個半小時,票價33元。 更多交通途徑和旅游路線可以去www.fhgcly.com進行查詢,也可以加我876801293

5,好玩的地方

仙女山 有南國大草原之稱
黃果樹瀑布 具體:黃果樹瀑布(Huangguoshu Falls) 黃果樹風景名勝區(qū)以其雄奇壯闊的大瀑布、連環(huán)密布的瀑布群而聞名于海內(nèi)外,并享有“中華第一瀑”之盛譽。黃果樹風景名勝區(qū)位于貴州西線旅游中心安順市西南45公里處,鎮(zhèn)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境內(nèi),東北距貴州省會貴陽市150公里。景區(qū)以黃果樹瀑布為中心,以瀑布、溶洞、地下湖為主體。 風景區(qū)內(nèi)有雄奇壯闊的黃果樹大瀑布中心區(qū)、石頭寨景區(qū)、天星橋景區(qū)、滴水潭瀑布景區(qū)、壩陵河峽谷訪古景區(qū)、郎宮景區(qū)。外圍有關腳瀑布,犀牛洞、觀音洞等獨立景點。 著名的黃果樹大瀑布,是貴州第一勝景,中國第一大瀑布,也是世界最闊大壯觀的瀑布之一。風景區(qū)內(nèi)瀑布成群,洞穴成串,峰巒疊翠,植被奇特,伏流、溶洞、石林、石壁、峽谷比比皆是,呈現(xiàn)出層次豐富的喀斯特山水旖旎風光。黃果樹瀑布落差74米,寬81米,河水從斷崖頂端凌空飛流而下,瀑布對岸高崖上的觀瀑亭上有對聯(lián)曰:“白水如棉不用弓彈花自散,虹霞似錦何須梭織天生成”,此乃是黃果樹瀑布的真實寫照。但黃果樹瀑布的形態(tài)因季節(jié)而有變化,冬天水小時,它嫵媚秀麗,輕輕下瀉;到了夏秋,水量大增,那撼天動地的磅礴氣勢,簡直令人驚心動魄。有時瀑布激起的雪沫煙霧,高達數(shù)百米,漫天浮游,竟使其周圍經(jīng)常處于紛飛的細雨之中。瀑布后的水簾洞相當絕妙, 134米長的洞內(nèi)有6個洞窗,5個洞廳,3個洞泉和2個洞內(nèi)瀑布。游人穿行于洞中,可在洞窗內(nèi)觀看洞外飛流直下的瀑布;每當日薄西山,憑窗眺望,犀牛潭里彩虹繚繞,云蒸霞蔚,蒼山頂上緋紅一片,迷離變幻,這便是著名的“水簾洞內(nèi)觀日落”。洞內(nèi)還有一個冰制金箍棒. 瀑布下的犀牛灘,瀑布濺珠上經(jīng)常掛著七彩繽紛的彩虹,隨人移動,變幻莫測。古人說“天空云虹以蒼天作襯,犀牛灘云虹以雪白之瀑布襯之。"故有“雪映川霞”的美稱。黃果樹下游6公里的天星橋,是一個新開發(fā)的景點,開發(fā)前“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如今一旦展現(xiàn)在游人的面前,人們無不為之傾倒。天星橋有相連接的三個片區(qū),即天星盆景點、天星洞景點、水上石林景點。石筍密集,植被茂盛,水到景成?!坝兴猿善?,是石總盤根”,這兩句詩獨到地概括了這里的景觀。 黃果樹瀑布群中,除了大瀑布外,還有眾多的瀑布可以觀賞。諸如瀑布群中瀑頂最寬的陡坡壙瀑布,灘面最長的螺絲灘瀑布,落差最大的滴水灘瀑布,形態(tài)最美的銀練墜灘瀑布等。 黃果樹是布依族苗族聚居地,到處是別具一格的石頭建筑。黃果樹附近的石頭寨是著名的蠟染之鄉(xiāng),滑石哨是全國第一個布依族保護村。 黃果樹附近有很多的名勝古跡,以“千古之謎”的紅巖碑最為著名,此外還有相傳石三國遺跡的關索嶺、孔明堂、跑馬泉、御書樓等。 風景區(qū)近年來投資數(shù)百萬元在黃果樹瀑布下景區(qū)內(nèi)安置了大型照明燈和大型激光演示系統(tǒng)。夜游黃果樹瀑布,如臨幽幻迷離的仙境,別有一番情趣、在瀑布旁邊的老龍篝景區(qū),石叢奇特,曲徑通幽。內(nèi)有碑林公園,記載了歷年來文人墨客對黃果樹的一片深情。 黃果樹瀑布的優(yōu)美景色,很早就為人們所欣賞。黃果樹瀑布,古稱白水河瀑布,亦稱黃桷樹瀑布、黃葛樹瀑布或黃葛墅瀑布。早在明朝弘治年間的《貴州圖經(jīng)新志》中就有文字記載,之后在嘉靖年間的《貴州通志》、《貴州山泉志》和《貴州名勝志》等均有記載。至于明朝偉大的旅行家徐霞客更是對黃果樹瀑布作了生動而科學的詳細描述。吟誦黃果樹瀑布之美的詩文,也為數(shù)不少。如清代安順府永寧州知州黃培杰便有詩詠瀑布,詩曰: 犀潭飛瀑掛崖陰,雪浪高翻水百尋。 幾度憑欄觀不厭,愛他清白可盟心。 另一種吟瀑詩《白水沉犀》 ,為周銘先所作,詩曰: 虹泉飛萬丈,下有碧犀行。 瀑布圖如繪,懸流勢不平。 雪花晴里濺,芝草岸邊生。 對此盟心地,能令滯濾清。 不過,最形象又簡潔地描寫出黃果樹瀑布的雄奇景色的,大概要數(shù)瀑布正對岸觀瀑亭中的一幅對聯(lián)了,聯(lián)文寫道: 白水如棉不用弓彈花自散 紅霞似錦何須梭織天生成 那么,黃果樹瀑布如此壯美的景觀,又是怎樣形成的呢?對于黃果樹瀑布的成因問題,可謂是眾說紛紜。有人認為它是喀斯特瀑布的典型,是由河床斷陷而成的;有人則認為是喀斯特侵蝕斷裂——落水洞式形成的。最近的研究表明,黃果樹瀑布前的箱形峽谷,原為一落水溶洞,后來隨著洞穴的發(fā)育,水流的侵蝕,使洞頂坍落,而形成瀑布。因此是由落水洞坍塌形成了黃果樹瀑布。由于一個瀑布的形成過程是與瀑布所在的河流的發(fā)育過程緊密相關的,故黃果樹瀑布的形成過程須與白水河的演化發(fā)育歷史結(jié)合起來考慮。這樣,黃果樹瀑布的發(fā)育過程大致可分成七個階段:即前者斗期、者斗期、老龍洞期、白水河期、黃果樹伏流期、黃果樹瀑布期和近代切割期。其形成時代大約從距今2700萬年至1000萬年的第三紀中新世開始,一直延續(xù)至今,經(jīng)歷了一個從地表到底下再回到地表的循環(huán)演變過程。
云南的西雙版納,那里的蝴蝶泉很美的

6,樟樹的樣子作用藥用是什么急急急

樟樹是樟科常綠大喬木,別名香樟(杭州)、木樟、烏樟(四川)、芳樟、番樟、香蕊、樟木子、小葉樟。原產(chǎn)中國南部各省,臺灣、越南、日本等地亦有分布。樟樹亦是浙江省杭州市、寧波市、金華市、江蘇省無錫市、江西省南昌市、上饒市 、景德鎮(zhèn)市、樟樹市、安徽省馬鞍山、安慶市、湖南省長沙市、衡陽市、湖北省鄂州市、四川省綿陽市、自貢市、貴州省貴陽市的市樹。 形態(tài)特征 樟樹是屬于樟科的常綠性喬木。高可達50米,樹齡成百上千年,可稱為參天古木,為優(yōu)秀的園林綠化林木。樹皮幼時綠色,平滑;老時漸變?yōu)辄S褐色或灰褐色縱裂。冬芽卵圓形。葉薄革質(zhì),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長5—10厘米,寬3.5—5.5厘米,頂端短尖或近尾尖,基部圓形,離基3出脈,近葉基的第一對或第二對側(cè)脈長而顯著,背面微被白粉,脈腋有腺點?;S綠色,春天開,圓錐花序腋出,又小又多。球形的小果實成熟后為黑紫色,直徑約零點五公分;花期4—5月,果期8—11月。   灰褐色的樹皮有細致的深溝縱裂紋。樟樹全株具有樟腦般的清香,可驅(qū)蟲,而且永遠不會消失。葉互生,紙質(zhì)或薄革質(zhì),樹干有明顯的縱向龜裂,極容易辨認。據(jù)說因為樟樹木材上有許多紋路,像是大有文章的意思。所以就在“章”字旁加一個木字做為樹名。 中藥屬性果實作用:   【來源】:為樟科植物黃樟的果實,植物形態(tài)詳香樟條。   【采集】:秋季采,陰干。   【性味】:微辛,溫。   【功用主治】:解表退熱。   治高熱感冒,麻疹,百日咳,痢疾。   【選方】:1.治高熱感冒,麻疹:香樟果一至二枚。   研末,開水送服。   2.治百日咳,痢疾:香樟果二錢,桉葉二錢,水煎服。 樹根功效   【異名】:香通,走馬胎,樟腦樹根、土沉香、山沉香。   【來源】:為樟科植物樟的樹根。   【采集】:2~4月間采挖。 洗凈,切片硒干。   【藥材】:為橫切或斜切的圓片,直徑4~10厘米,厚2~5毫米。 質(zhì)硬,有樟腦氣味。以片大、均勻、色黃白、氣味濃香者為佳。 產(chǎn)江西、四川、貴州、廣東、湖南等地。   【性味】:《分類草藥性》:辛,無毒。   【功用主治-香樟根的功效】:理氣活血,除風濕。 治上吐下瀉,心腹脹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疥癬瘙癢。  ?、佟斗诸惒菟幮浴罚褐我磺袣馔矗肀?,順氣,并霍亂嘔吐。   ②《貴州民間方藥集》:治風濕疼痛,跌打損傷。  ?、邸顿F陽民間藥草》:理氣,行血,健胃。治胃病,筋骨疼痛,狐臭,腳汗。  ?、堋端拇ㄖ兴幹尽罚罕苄皭?,除風濕。治霍亂腹脹,宿食不化,手足風濕痹痛及疥癬瘙癢。  ?、荨逗纤幬镏尽罚喊l(fā)表,散寒,行氣,活血,消腫,止痛。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4~6錢;或浸酒。外用:煎水洗。   【選方】:  ?、?治氣脹、氣痛:香樟根末五錢。 熬甜酒吃。  ?、谥物L濕,跌打損傷,筋骨疼痛:香樟根五錢,鐵筷子五錢,白龍須五錢,巖川芎五錢(生者各一兩)。泡酒吃,早晚一次,每次服酒五錢。   ③治風濕疼痛:香樟根煎水外洗。   ④治歪嘴風:鮮香樟根二兩,楓香樹根皮五錢?;旌蠐v爛,外包(歪左包右,歪右包左)。  ?、葜魏簦合阏粮鶠榧毮尤肷罪埢旌铣蓤F,搓揉腋下。   ⑥治腳汗:鮮香樟根皮,搗爛,包腳底過夜。   ⑦治蟲牙痛:樟根白皮加食鹽少許,搗爛敷痛處。 應用價值應用概述:  本種為亞熱帶地區(qū)(西南地區(qū))重要的材用和特種經(jīng)濟樹種,根、木材、枝、葉均可提取樟腦、樟腦油,油的主要成分為樟腦、松油二環(huán)烴、樟腦烯、檸檬烴、丁香油酚等。樟腦供醫(yī)藥、塑料、炸藥、防腐、殺蟲等用,樟油可作農(nóng)藥、選礦、制肥皂、假漆及香精等原料;木材質(zhì)優(yōu),抗蟲害、耐水濕,供建筑、造船、家具、箱柜、板料、雕刻等作用;枝葉濃密,樹形美觀可作綠化行道樹及防風林。樟樹的木材耐腐、防蟲、致密、有香氣。是家俱、雕刻的良材;除了用來提煉樟腦,或栽培為行道樹及園景樹之外,樟腦還有強心解熱、殺蟲之效,夏天如果到戶外活動時可以試試看:摘取樟樹的葉片,揉碎后涂抹在手腳表面上,有防蚊的功效??茖W研究證明,樟樹所散發(fā)出的松油二環(huán)烴、樟腦烯、檸檬烴、丁香油酚等化學物質(zhì),有凈化有毒空氣的能力,有抗癌功效,過濾出清新干凈的空氣,沁人心脾。長期生活在有樟樹的環(huán)境中會避免患上很多疑難病癥。因此,樟樹成為南方許多城市和地區(qū)園林綠化的首選良木,深受園林綠化行業(yè)的青睞。   在歷史上,它曾是我國中原與嶺南舟車孔道,是1988年10月26日經(jīng)國務院批準撤縣設市的新興城市。樟樹市歷史上曾名清江縣,是江西四大古鎮(zhèn)之一。它以其特有的藥材生產(chǎn)、加工、炮制和經(jīng)營聞名遐邇,素享“藥不到樟樹不齊,藥不到樟樹不靈”之美譽,是我國著名的“南國藥都”。樟樹市名稱的來歷緣于遠古“聶友射鹿“的傳奇故事,故此又有“鹿江“之說。它與“瓷都“景德鎮(zhèn)等并列為江西省四大名鎮(zhèn),明代為全國三十三大工商重鎮(zhèn)之一。 園林應用:  該樹種枝葉茂密,冠大蔭濃,樹姿雄偉,能吸煙滯塵、涵養(yǎng)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環(huán)境,是城市綠化的優(yōu)良樹種,廣泛作為庭蔭樹、行道樹、防護林及風景林。 配植池畔、水邊、山坡等。在草地中叢植、群植、孤植或作為背景樹。就連宋慶齡故居也有兩棵呢! 樟油樟腦  樟樹是我國的特產(chǎn)樹種,其根、莖、枝、葉都含有樟腦和樟油。加工樟腦和樟油是農(nóng)村致富門路之一。主要通過蒸餾取得。上面兩張圖片分別是:樟樹結(jié)子、樟樹開花
上百度搜搜

7,道是什么意思

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范疇。用以說明世界的本原、本體、規(guī)律或原理。在不同的哲學體系中,其涵義有所不同。   原始涵義  道的原始涵義指道路、坦途,以后逐漸發(fā)展為道理,用以表達事物的規(guī)律性。這一變化經(jīng)歷了相當長的歷史過程?!兑捉?jīng)》中有“復自道,何其咎”(《小畜》),“履道坦坦”(《履》),“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復》),都為道路之義?!渡袝ず榉丁分姓f:“無有作好,遵王之道;無有作惡,遵王之路。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黨無偏,王道平平;無反無側(cè),王道正直”。這里的道,已經(jīng)有正確的政令、規(guī)范和法度的意思,說明“道”的概念已向抽象化發(fā)展。春秋時,《左傳》曾有“臣聞小之能敵大也,小道大淫。所謂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和“王祿盡矣,盈而蕩,天之道也”之說。這里的道帶有規(guī)律性的意思,表明道的概念已逐步上升為哲學范疇。   老子論道  到了春秋后期,老子最先把道看作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規(guī)律,成為道家的創(chuàng)始人。在老子以前,人們對生成萬物的根源只推論到天,至于天還有沒有根源,并沒有觸及到。到了老子,開始推求天的來源,提出了道。他認為,天地萬物都由道而生。他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老子》二十五章)。對于老子所說的道,歷來解說不一。有的認為,道是精神性的本體,是脫離物質(zhì)實體而獨自存在的最高原理,主張老子的道論是客觀唯心主義。有的則認為,道是宇宙處在原始狀態(tài)中的混沌未分的統(tǒng)一體,主張老子的道論是唯物主義。老子認為道生成天地萬物的過程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四十二章)。道生成萬物之后,又作為天地萬物存在的根據(jù)而蘊涵于天地萬物自身之中,道是普遍存在的,無間不入,無所不包。道雖存在于天地萬物之中,但它不同于可感覺的具體事物,它是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的,是構成天地萬物共同本質(zhì)的東西。所以,不能靠感覺器官去體認,也難以用普通字詞去表示,只能用比喻和描述來說明它的存在。對于世界的統(tǒng)一性,老子作了天才的推測和描述。老子的道論,對于后世有極其深遠的影響。   
明  明代的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與都指揮使司事務繁劇,轄區(qū)廣大,遂由布政使、按察使的同僚分司管理部分專務或一至數(shù)府州的民政、監(jiān)察和軍事事務,此即被稱為道。其名稱不一,按系統(tǒng)劃分,有布政分司道和按察分司道,按職掌劃分,有分管專門事務的道和管轄地區(qū)(府州縣)的道,后者又有分守道、分巡道、整飭兵備道之分。   布政分司道,由布政司參政或參議擔任。司專門職務的道,有督理糧儲的督糧道,設于十三??;有管理戶籍、賦役黃冊的督冊道,設于江西、陜西等省。管地區(qū)的道即為分守道。始于永樂年間,先命方面官巡視民間,后定參政、參議分守各屬府州縣,負守土之責,處理例行地方事務。   按察分司道由按察司副使(副憲)或僉事(僉憲)擔任。司專門職務的道,有分理學政的提督學道,有清理衛(wèi)所軍伍的清軍道,有管理驛遞的驛傳道,均設于十三省。另有屯田道,以及浙江的水利道、河南的河道、山東的招練道、陜西的撫治商洛道、湖廣的撫民與撫苗道,以及鹽法道、監(jiān)軍道等,管地區(qū)的道包括分巡道與整飭兵備道。前者始于明初,洪武十五年(1382)置府州縣按察分司,以五百三十余人為試僉事,每人巡按二縣;二十五年改置按察分司為四十一道。主要職責為監(jiān)察地方吏治,整肅綱紀。后者始于洪熙年間,設參政、副使等協(xié)助總兵官署理文書,商量機密。兵備道副使、僉事,俗稱為兵憲。弘治十二年(1499),因地方軍事長官為武臣,權任較輕,因而派憲臣整飭兵務,始正式設江西九江兵備,總轄江防及鄱陽湖防,以后又陸續(xù)添設,多在邊區(qū)。正德年間中原發(fā)生劉六、劉七起義,嘉靖末年倭寇日劇,遂發(fā)展至內(nèi)地及東南沿海各省。其主要職責為訓督地方軍務。   各省的分守、分巡、兵備道數(shù)量不一,一般每省有分守三至七道,分巡一至五道,兵備二至七道,但陜西多至十余道。每道轄一府或二三府不等,與鄰省交界處的道所轄府、州、縣與省境有時不相一致。各道都有固定的駐地,以所轄府州、地區(qū)及駐地等為名。分巡及兵備道也有以職掌為名的,其他還有邊備道、兵巡道等名稱。各省分守、分巡、兵備道的分道、駐地、名稱、轄地也不盡相同,少數(shù)分守兼分巡或兵備,分巡兼兵備,兵備在中葉以后大都兼分巡。兼管專門職務的,另加專務名,如兵糧道或兼管水利、屯田、鹽法、驛傳等名。   兩直隸直屬六部,不設布政、按察二司,境內(nèi)各道由鄰省布、按二司帶管。北直隸密云道、大名道、天津道、霸州道,由山東帶管;易州道、口北道、昌平道、井陘道、薊州道、永平道等,由山西帶管。南直隸太倉道、潁州道、徐州道,由山東帶管,蘇松道、漕儲道、常鎮(zhèn)道、廬鳳道、徽寧池太道、淮揚道,由浙江、江西、湖廣三省帶管。   分守、分巡、兵備諸道因事添設,廢置變動較多,據(jù)《明會典》、《明史·地理志》、《明會要》諸書記載的不完全統(tǒng)計,有分守道六十一,其中一道兼分巡,二道兼兵備;分巡道四十一,其中二十道兼兵備;整飭兵備道八十三,其中二十九道兼分巡。各道的職責亦有不同,但實際上沒有嚴格的區(qū)別,大都相互交錯。分守、分巡道可節(jié)制所屬州縣衛(wèi)所,分巡道可管糧儲、水利、鹽法,兵備道也可管水利、屯田、鹽法。   清  道制到清代逐漸完備,如明代兩直隸各道分屬鄰省帶管,清代北直隸成立直隸省,南直隸分置江蘇、安徽二省,均設置了布、按二司,就不再有帶管寄銜的制度;又如乾隆十八年(1753)取消了參政、參議、副使、僉事等名稱,只稱道員(即守道、巡道),較明代簡易劃一;各道官員不再由布、按二司的佐吏兼任,道員皆為正四品,由兼銜變?yōu)閷嵐佟?  清還對明代以來的道加以調(diào)整??滴趿?1667),就裁并守、巡道一百零八。爾后雍正、乾隆時雖略有增設,但較明代為少。乾隆時期,全國共置守、巡道七十九道。即直隸省七道,山西省四道,山東省三道,河南省四道,江蘇省四道,安徽省二道,江西省四道,福建省五道,浙江省四道,湖北省四道,湖南省四道,陜西省五道,甘肅省八道,四川省六道,廣東省五道,廣西省三道,云南省四道,貴州省三道。此外還有掌管專門事務的山東督糧道、河南督糧道、浙江督糧道、湖北督糧道、湖南督糧道、廣東糧驛道、蘇松糧儲道、江安督糧道、江南驛鹽道、山東運河道、江南河庫道、福建鹽法道、云南驛鹽道,共計九十二道。   自此歷嘉、道、咸、同四朝,守、巡道的設置基本未變。至光緒年間,新疆及東北地區(qū)相繼建省,即在新疆省設三道,在奉天省設四道,在吉林省設四道,在黑龍江省增設三道。在此期間某些省的道又有所增減,故至宣統(tǒng)年間,全國共有守、巡道八十四道,其分布為:奉天省四道,吉林省四道,黑龍江省三道,直隸省七道,江蘇省四道,安徽省二道,山東省三道,山西省二道,河南省四道,陜西省三道,甘肅省六道,新疆省四道,福建省三道,浙江省四道,江西省三道,湖北省四道,湖南省四道,四川省四道,廣東省六道,廣西省四道,云南省五道,貴州省一道。   乾隆十八年定制,各道長官為道員,正四品。屬官有庫大使、倉大使、關大使,此外還設典吏若干人,協(xié)助道員管理日常事務。清初,只有布、按二司以上官員方可封章奏事,雍正乾隆以來,各道"俱準其照藩臬二司一體具摺奏事"。嘉慶四年(1799)又重申了這一作法。知府及其以下州、縣各官奏事,必須經(jīng)由道員批轉(zhuǎn)。道員成為地方大員。   此外,清代守、巡道的區(qū)別日益縮小,打破了過去守道只管錢糧,巡道只理刑名事件的規(guī)定。如河南分守河北道、分巡南汝光道等道不僅管所轄地方錢糧事宜,還管理刑名事務。光緒年間設置的新疆分巡阿克蘇道、喀什噶爾道則督飭所屬水利、屯墾、錢糧、刑名事件,撫馭蒙部,彈壓布魯特,稽察卡倫。此外守、巡道兼管兵備、糧、鹽、茶、屯田、水利、關務等事務,不僅可以管轄府、州、縣文職官員,同時可以節(jié)制所轄地區(qū)的都司、守備、千總、把總等武職。從其職權看,道已成為省與府之間的一級行政組織。   除守、巡道外,清沿明制,設置了若干負責地方專門事務的道,主要有:  ?、偬釋W道(督學道),管理一省學政。由各部進士出身的郎中選用者,為提學道(后稱順天學政),帶按察司僉事銜。由翰林科道選用者為學院。清初,除直隸和江南兩省設學院外(順治十一年,1654年,江南曾改為提學道,康熙二十四年后改為學院),其余各省皆設提學道??滴醵暾憬釋W道率先改為學院。四十一年以后,云南、貴州、福建、湖廣、山東、河南、山西、江西、四川、陜西諸省提學道相繼改為學院。雍正四年(1726)規(guī)定,提學道一律改為學院。凡由部屬選用者,一律加翰林院編修或檢討銜。自此不設提學道。  ?、隗A傳道,管理各省驛站事務。清代多不專設,其驛站事務,直隸省為按察司兼管,其余各省為糧儲道或鹽法道兼理,唯甘肅省專設驛傳道。自乾隆四十三年起,各省驛站事務由按察司總管,各守、巡道按其所屬府州縣分司其事。四十四年,取消甘肅驛傳道,改為蘭州道。光宣之際,各省驛傳事務由勸業(yè)道兼理。   ③河道,管理治河事宜。專管河務的有直隸永定河道、山東河道和江南河庫道(河道總督管轄)。其他河道事務,由守、巡道兼理。有直隸清河道、通永道、天津道、大名道,山東兗沂曹道,河南開歸道,江蘇淮揚道和淮徐道。咸豐三年(1853)省江南河庫道,永定河道,運河道也于光緒末年裁撤。   ④兵備、屯田、水利等道,清代亦不專設。凡緊要地區(qū)的守道、巡道多加兵備銜,先后加兵備者達八十余道。順治年間曾于湖廣、江西、江南、山東、山西、陜西、河南等省設置興屯道,主持開墾荒地。不久撤銷興屯道,其屯務交守、巡道及州縣官吏管理。屯田、水利、茶馬事務除當?shù)厥?、巡道兼管外,糧道、鹽道也兼理縣事。如甘肅蘭州道、鞏秦階道,兼管屯田和茶馬事務。浙江杭嘉湖道、江西糧道,等等,皆兼管水利。  ?、菁Z儲道(督糧道),專管各省糧務。有督運漕糧之責的稱督糧道,如蘇松、江安及山東、河南、江西、浙江、湖北、湖南諸糧道,掌監(jiān)察收糧及督押糧盤為漕運總督管轄。與漕運無關無督運之責的糧道,如福建、陜西、廣東、云南、貴州及甘肅巴里坤等糧道稱糧儲道。有些糧道兼管驛傳或鹽法事務稱糧鹽道或糧驛道。有些糧道兼管地方,山西糧道負責盤查僁、遼泌洲錢糧,江西糧道兼巡南昌、撫州、建昌三府,云南糧道兼巡云南武定二府州等等。光緒、宣統(tǒng)間,各省糧道大部裁撤,僅留蘇松、江安、浙江和云南糧道。  ?、摞}法道,掌管督察鹽的生產(chǎn)和行銷事務。清初曾于江南、江西、浙江、福建、山西、河南、陜西、甘肅、四川、湖北、湖南、廣西、云南等省設鹽法道。鹽法道除兼理糧、驛事務外,也兼管地方,如江西鹽法袁瑞臨道、湖南鹽法長寶道、湖北鹽法武昌道等等。乾隆以來,鹽法道多有裁撤,至宣統(tǒng)三年(1911)各省鹽務統(tǒng)歸鹽政大臣,不設鹽法道。   ⑦海關道,同治九年(1870)設天津海關道,駐天津府,專管對外交涉事宜。兼理關務的守、巡道有山西歸綏道,奉天錦新營口道,吉林東南路道、東北路道,江蘇松太道、常鎮(zhèn)通海道,安徽皖南道,云南臨安開廣道。
元  元代的道是在中書省、行中書省和路府之間設置的地方區(qū)劃。有以下兩種:  ?、倜C政廉訪司道。為監(jiān)察區(qū)劃,屬御史臺與行御史臺。廉訪司除監(jiān)察地方行政外,還兼理農(nóng)事。每道置廉訪使二人,正三品;副使二人,正四品;僉事二至四人,正五品;經(jīng)歷以下二十八人。每年除二使留司以總制一道外,副使以下分蒞郡縣按治。肅政廉訪司本名提刑按察司。世祖至元六年(1269)置山東東西道、河東陜西道、山北東西道及河北河南道四道,屬御史臺。其后累有增減。二十八年改名肅政廉訪司。成宗大德年間定為二十二道:中書省境分設燕南河北道(治真定路,今河北正定)、山東東西道(治濟南路,今山東濟南市)、河東山西道(治冀寧路,今山西太原市)三道。遼陽行省只設山北遼東一道(治大寧路,今內(nèi)蒙古寧城縣西);河南江北行省分設江北河南道(治汴梁路,今河南開封市)、淮西江北道(治廬州路,今安徽合肥市)、江北淮東道(治揚州路,今江蘇揚州市)、山南江北道(治中興路,今湖北江陵)四道。三省共八道,隸御史臺,稱內(nèi)八道。江浙行省分設江南浙西道(治杭州路,今浙江杭州市)、浙東海右道(治婺州路,今浙江金華市)、江東建康道(治寧國路,今安徽宣城)、福建閩海道(治福州路,今福建福州市)四道。江西行省分設江西湖東道(治龍興路,今江西南昌市)、海北廣東道(治廣州路,今廣東廣州市)二道。 湖廣行省分設江南湖北道(治武昌路,今湖北武漢市武昌)、嶺北湖南道(治天臨路,今湖南長沙市)、嶺南廣西道(治靜江路,今廣西桂林市)、海北海南道(治雷州路,今廣東海康)四道。三省共十道,稱江南十道,隸江南行御史臺(治建康路,后改集慶路,今江蘇南京市)。陜西行省設陜西漢中一道(治鳳翔府,今陜西鳳翔)。四川行省設西蜀四川一道(治成都路,今四川成都市)。甘肅行省設河西隴北一道(治甘州路,今甘肅張掖)。云南行省設云南諸路一道(治中慶路,今云南昆明市)。四省共四道,稱陜西四道,隸陜西行御史臺(治安西路,后改奉元路,今陜西西安市)。  ?、谛克镜?。為中書省、行省的派出機構,與分省相類似,是為了彌補省區(qū)過大,政令行使不便的一種措施,設置在離省會較遠的地方,作為中書省、行省和郡縣之間的承轉(zhuǎn)機關,而省會附近的路、府、州、縣,則直隸于省,不設宣慰司道。有軍旅事時,又兼都元帥府。每道置宣慰使三人,從二品;同知一至二人,從三品;副使一至二人,正四品;經(jīng)歷以下三至五人。元代宣慰司道累有增減。延佑以后至正以前有十一道,分隸中書省和五行中書省:中書省境內(nèi)有山東東西道(治益都路,今山東益都。領益都、濟南、般陽府三路及寧海州。有今山東大部)、河東山西道(治大同路,今山西大同市。領大同、冀寧、晉寧三路。有今山西全省和內(nèi)蒙古部分地區(qū))。河南江北行省境內(nèi)有淮東道(治揚州路,今江蘇揚州市。領揚州、淮安二路及高郵府,有今江蘇江北大部和安徽江北一部)、荊湖北道(治中興路,今湖北江陵。領中興、峽州二路、安陸、德安、沔陽三府及荊門州,有今湖北江漢平原及鄖水流域)。四川行省境內(nèi)有四川南道(治重慶路,今四川重慶市。領重慶、夔州二路和紹慶、懷德二府。有今四川東部及東南部)。江浙行省境內(nèi)有浙東道(治慶元路,今浙江寧波市。領慶元、衢州、婺州、溫州、臺州、處州、紹興七路,有今浙東、浙南地區(qū))、福建道(治福州路,今福建福州市。領福州、建寧、泉州、興化、邵武、延平、汀州、漳州八路,有今福建全省)。江西行省境內(nèi)有廣東道(治廣州路,今廣東廣州市。領廣州、韶州、惠州、南雄、潮州、德慶、肇慶七路和英德、梅、南恩、封、新、桂陽、連、循八州,有今廣東大部)。湖廣行省境內(nèi)有湖南道(治天臨路,今湖南長沙市。領天臨、衡州、道州、永州、郴州、全州、寶慶、武岡、桂陽九路和茶陵、常寧、耒陽三州,有今湖南大部和廣西小部)、廣西兩江道(治靜江路,今廣西桂林市。領靜江、南寧、梧州、潯州、柳州、思明、太平、田州、來安、鎮(zhèn)安十路,郁林、容、象、賓、橫、融、藤、賀、貴九州以及平樂府和慶遠南丹溪洞安撫司,有今廣西大部)、海北海南道(治雷州路,今廣東??怠nI雷州、化州、高州、欽州、廉州五路和南寧、萬安、吉陽三軍以及乾寧安撫司,有今廣東湛江地區(qū)大部、海南島和廣西欽州地區(qū)大部)。
道   中國歷史上的地方行政或監(jiān)察區(qū)劃。始設于西漢。西漢的道,是設置于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與縣平行的地方行政區(qū)劃。東魏、北齊置臨時統(tǒng)轄數(shù)州的行臺,是為隋唐以后道制的前身。唐至民國北洋政府,歷代均設道。   唐宋  隋文帝曾沿襲東魏、北齊舊制,設置過河北、河南、西南等道行臺省,每道統(tǒng)轄十余州,但不久即廢。至于地方行政區(qū)劃,自隋文帝廢郡,已為州縣兩級制。經(jīng)過隋末農(nóng)民起義及割據(jù)戰(zhàn)爭,唐初戶口銳減而州縣倍增,不便于中央政權的監(jiān)督和領導,至太宗貞觀元年(627),一方面下令并省州縣,一方面又依據(jù)山川形勢,劃分全國為關內(nèi)、河南、河東、河北、山南、隴右、淮南、江南、劍南、嶺南十道。開始并沒有在每道設置固定的官員和辦事機構,只是臨時差遣中央或地方官員兼任大使去進行巡察,名稱有巡察、按察、黜陟、巡撫、安撫、存撫等使,分道有時也不是十個。武后時改御史臺為左右肅政臺,天授二年(691)發(fā)十道存撫使,以右肅政臺中丞知大夫事李嗣真等為之,漸趨固定化。中宗神龍元年(705),復為御史臺,二年始置十道巡察使,由左右御史臺及內(nèi)外五品以上官員充任,兩年一替。按察的項目有六條:①察官人善惡;②察戶口流散,籍帳隱沒,賦役不均;③察農(nóng)桑不勤,倉庫減耗;④察妖猾盜賊,不事生業(yè),為私蠹害;⑤察德行孝悌,茂才異等,藏器晦跡,應時用者;⑥察黠吏豪宗兼并縱暴,貧弱冤苦不能自申者。這六條和西漢部刺史察事的六條大同小異。但中央監(jiān)察權的行使往往涉及到政事的處理和官吏的任免,因此在睿宗景云二年(711),詔分天下置二十四都督府以加強糾察權,除畿內(nèi)州以外,都隸屬于都督府,這樣就產(chǎn)生類似東漢時州刺史轉(zhuǎn)化為地方行政官的傾向。當時不少大臣反對這種權力過大的都督,因而廢罷。   由于十道監(jiān)察區(qū)域過大,巡察不易,武周時開始有將其縮小的趨勢。如武周曾析江南道置黔中道,析嶺南道置安南道;中宗時江南道為東、西兩道,睿宗又析山南道為東西兩道,隴右道析出河西道。但都還是臨時措施,未成定制。到了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才正式分十道為十五道。即從關內(nèi)道中析出京畿道,河南道中析出都畿道,山南道分為東、西兩道,江南道分為東、西及黔中三道。其余河北、河東、淮南、劍南、隴右、嶺南仍各為一道。置十五道采訪處置使,三年一替,檢察非法,如漢刺史之制。道的采訪處置使既有固定轄區(qū)和治所,又有專停所屬刺史職務,差人權攝的任免權,故"道"已漸向州的上一級行政機構轉(zhuǎn)化。不久,邊境諸道的采訪使又多為節(jié)度使兼任,加上兼任支度、營田使(見支度使),使軍、民、財政三權集于一身,卒致釀成安史之亂和藩鎮(zhèn)割據(jù)之禍。   安史亂起,內(nèi)地的要沖大郡也遍置節(jié)度使。節(jié)度使對其下屬諸州,具有專擅一切的權力。十五道采訪使已不可能行使其監(jiān)察權,乾元元年(758)只得予以廢除。同年稍后,設置觀察處置使。從此或以節(jié)度使兼觀察使,或以觀察使兼防御、團練等使。節(jié)度使或觀察使的轄區(qū)稱為一鎮(zhèn),也稱為一道。這種道大至十余州,小或二三州,分劃時有變更,肅宗乾元(758~760)時共有四十四道,德宗貞元(785~805)時共五十道,憲宗元和(806~820)時共四十七道。采訪使雖已廢除,但十道、十五道作為地理區(qū)劃名仍沿用不廢。故賈耽所撰地理總志仍以《貞元十道錄》為名;杜佑《通典·州郡典》中敘唐制,仍作"分天下為十五部"。李吉甫所撰《元和郡縣圖志》雖按當時實際政區(qū)京兆、河南二府及華、同二州與四十七鎮(zhèn)敘述,也仍依十道編排;所繪全國地圖亦稱《元和十道圖》。《舊唐書·地理志》載及乾元以后增改,仍依十道編次;《新唐書·地理志》所敘州縣乃唐末制度,仍依十五道編次。   宋太宗淳化四年(993),沿唐制分全國為河南、河東、河北、關西、劍南、淮南、峽西、江南東西、浙東西、廣南十道。至道三年(997),改為十五路。遼置五京,各為一道,下轄府、軍、州,大抵仿照唐制,隨宜設官,各道不一,有鹽鐵、度支、轉(zhuǎn)運、安撫、處置等使(見遼五京)。
 道論的演變  略后于老子的范蠡,把天道看成是事物發(fā)展變化的規(guī)律。他認為,人事必須“因陰陽之恒,順天地之常”,違反客觀規(guī)律,必然招致災禍。“夫人事必將與天地相參,然后乃可以成功”。他說的天道主要指陽至而陰,陰至而陽,盈縮轉(zhuǎn)化,周旋無盡的矛盾運動法則。天時于己不利時要主動退避,天時對已有利時要積極進取。范蠡受老子道論的影響,說“天道盈而不溢,盛而不驕,勞而不矜其功”(《國語·越語下》)。但他主張適時積極進取,對老子貴柔守雌的思想又有所批判和修正。   戰(zhàn)國時期,齊國稷下道家用“精氣”來說明道,把虛而無形的道看作是流布于天地之間、遍存于萬物內(nèi)部的“精氣”。說:“凡道,無根無莖,無葉無榮。萬物以生,萬物以成,命之曰道?!舱?,氣之精者也。氣道乃生”(《管子·內(nèi)業(yè)》)。老子曾把道表述為“沖氣”,并說“其中有精”。稷下道家從唯物的方面進一步發(fā)展了老子的這一思想,把道表述為無所不在而又富有生機活力的精氣。精氣說對后來中國醫(yī)學的發(fā)展有很大影響。但它賦予精氣以靈性,有神秘化的傾向,與唯心主義劃不清界限。   莊子是戰(zhàn)國中后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他認為道是世界的終極根源,是無所不覆、無所不載、自生自化、永恒存在的宇宙本體,否認有超越于道的任何主宰。他還認為不可能給道提出明確的規(guī)定,“道不當名”,“道昭而不道”,即使取名為道,也是“所假而行”。所以只能說“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于上古而不為老”(《大宗師》)。對于莊子的道,當前學術界有人認為是獨立自存、超越時空的絕對精神,并以《莊子》書中“物物者非物”之語為根據(jù),證明道是非物質(zhì)性的造物主;也有人認為道是指具有無限性和永恒性的、產(chǎn)生了天地萬物并存在于其中的物質(zhì)本體,并以《莊子》書中“通天下一氣”之語為根據(jù),說明道就是物質(zhì)性的氣。大多數(shù)學者認為莊子夸大了世界本原的神秘性,并把事物的相對性絕對化了,否定事物之間的差別,表現(xiàn)為相對主義,他的道論具有明顯的唯心主義傾問。   韓非汲取并發(fā)展了老子的樸素辯證法,提出了關于道、德、理三者互相關系的學說,辯證地處理了它們的關系。他認為,“道者,萬物之始,……萬物之源”,是“萬物之所然”、“萬物之所以成”。把道視為物質(zhì)世界的普遍規(guī)律,天地萬物存在與發(fā)展的總依據(jù)。他還認為,“道”是終極范疇,是萬物的普遍規(guī)律,而萬物的特殊本質(zhì)就是“德”,“德者,道之功”;萬物的特殊規(guī)律就是“理”,道是“萬物之所稽”,“萬物各異理而道盡稽萬物之理”。把道、德、理的關系視為物質(zhì)世界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無限性與有限性的辯證統(tǒng)一。   戰(zhàn)國時期儒家學者所著《易傳》也提出關于道的學說,認為道就是對立面相互轉(zhuǎn)化的普遍規(guī)律。《周易·系辭上》說“一陰一陽之謂道”,把一陰一陽相互轉(zhuǎn)化視為道。又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把道視為無形的抽象規(guī)律,與有形的具體事物區(qū)別開來。   到宋代,張載以道為氣化的過程,說“由氣化,有道之名”;程頤、朱熹則以道為理,表現(xiàn)了氣本論與理本論的不同。   在中國哲學史上,道這一范疇是道家提出的,后被各家學說所接受,雖各有不同理解,但已成為宇宙本原、普遍規(guī)律性的代名詞。它對于提高理論思維水平,探究事物的本原和規(guī)律性,曾起促進作用。

推薦閱讀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