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8年,左傳記事起至魯隱公元年前722終于魯哀公27年前468比春秋多

本文目錄一覽

1,左傳記事起至魯隱公元年前722終于魯哀公27年前468比春秋多

左丘明/編年/二百五十多/《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傳》/《公羊傳》/《谷梁傳》

左傳記事起至魯隱公元年前722終于魯哀公27年前468比春秋多

2,歷史里的春秋時期指的是什么時候

春秋時期在中國的歷史是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這段歷史時期,史稱“春秋時期”。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東遷東周開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戰(zhàn)國前夕,總共295年。
關(guān)于春秋戰(zhàn)國的分界及戰(zhàn)國的起始時間,不外乎下列幾種說法: 1.公元前475年或476年,即周元王元年,這是主流觀點; 2.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資治通鑒》紀事始于此年; 3.公元前481年或公元前468年,《春秋》紀事終結(jié)于魯哀公14年(前481年),《左傳》紀事終結(jié)于周貞王元年(前468年)。 上述說法可歸為三類: 第一類,按傳統(tǒng)的以某個帝王(天子)即位的時間作為朝代或時代的開始,關(guān)于周元王的前一個王周敬王在位時間,由于左傳和史記有出入,故出現(xiàn)兩種說法。 第二類,按戰(zhàn)國七雄實際形成的時間開始,公元前403年,韓趙魏瓜分晉國,并得到周天子的承認成為諸侯國。 第三類,以春秋來標志戰(zhàn)國,也就是說春秋時代結(jié)束后,戰(zhàn)國時代就開始了。這就涉及到一個怎樣定義春秋時代的問題,有人認為孔子《春秋》絕筆的魯哀公14年(前481年)為春秋戰(zhàn)國的分界,又有人認為應(yīng)以左氏春秋的紀事終結(jié)年(前468年)作為戰(zhàn)國的開始。 而我認為,上述說法,除第二類外,都是以孔子及其作品的年代作為參考來劃分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而且第二類時代的劃分雖然在孔子之后幾十年,但也與孔子有一定的關(guān)系,正因為孔子死后缺少有影響的史家對“非禮”之事進行文誅筆伐,才使得諸侯國之間非正義的兼并與瓜分變得更加肆無忌憚,這就說明了孔子作為偉大的思想家,對時代的影響作用。與其用孔子的作品來劃分春秋戰(zhàn)國時代,不如以孔子本人來標志那個時代,也就是說,孔子的死(公元前479年),標志著春秋時代的結(jié)束,雖然與公元前481年只差兩年,但意義不盡相同,這樣更加突出了孔子劃時代的作用。 公元前475年,是郭沫若所持的觀點,故大部分教科書依照這種觀點; 公元前476年,是翦伯贊所持的觀點,《辭海》也支持這種觀點; 公元前403年,是范文瀾《中國通史》的觀點; 公元前481年,是呂祖謙《大事記》的觀點; 公元前468年,是林春溥《戰(zhàn)國紀年》的觀點; 春秋和戰(zhàn)國分界于公元前479年.
一般是指平王東遷到三家分晉的時期

歷史里的春秋時期指的是什么時候

推薦閱讀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