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理想國潮
走在街頭,越來越多的“90后、00后”一身國潮打扮,時尚又有中國風,讓人眼前一亮,更讓人感受到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在多元價值的今天依然具有的強大生命力。跟上了時代、融入了生活的國潮范兒,好看中透著自信。
國潮的興起,不是一蹴而就。改革開放之初,韓流、日流、歐美范,各種國外的文化潮流涌入,豐富了國人的生活,也刷新了人們的三觀。牛仔褲、喇叭褲、黃頭發(fā)……這樣的打扮,成了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流行標配。許多國外的名牌更是成了高品質的代言,穿的有阿迪、耐克,用的有松下、索尼,吃的有麥當勞、肯德基,國外大品牌,將許多國產品牌逼到了消費市場的角落。
有市場就有競爭,國產品牌比不過國外品牌,并不是輸在了文化上,更多的是質量上和跟不上消費者的多元需求。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文化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國產品牌要在競爭激勵的市場上贏得消費者,除了要提高質量這個關鍵,還要打好文化這張好牌。
很多企業(yè)看到了這一點,借助傳統(tǒng)文化,煥發(fā)出了新的生命力。沉寂多年的國產品牌如李寧、回力,大打中國風,將傳統(tǒng)文化元素與現代感的設計理念相結合,深受年輕消費者的喜愛。強勢回歸的李寧,從累計虧損30億、一年關店1800家,到現在實現了每年68億銷售額、8億元凈利潤。另外一些網店推出漢服銷售,也深受年輕人的追捧。
利用好傳統(tǒng)文化,打造好更多的國潮大IP,我們這些年做出了很多的嘗試,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最典型的就是故宮推出的一系列文創(chuàng)產品實現了大賣,從“朕是這樣的漢子”的文創(chuàng)產品,到《上新了故宮》《我在故宮修文物》類綜藝節(jié)目、紀錄片,再到VR游故宮的旅游開發(fā),越來越開放、越來越接地氣的故宮,“拆掉”了紫禁城的威嚴,變得更加可觸摸,更好地滿足了人們的文化需求。2019年,國產動畫片《哪吒》實現了票房49億,成為中國電影市場排行第二的爆款。央視打造的《中國詩詞大會》節(jié)目,借助古詩詞的魅力和贏得了超高的收視率,同時也很好地傳播了傳統(tǒng)文化。
國風、國潮、國漫,勢不可擋,可以說,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這座寶庫,才剛打開了一扇窗,還有巨大的財富有待挖掘。
文化自信是最深沉的自信,文化的認同,是最根本的認同。隨著國家經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提升,人們對文化的認同感會更加強烈。新冠肺炎疫情讓每一個中國人對國家和民族有了強烈的、發(fā)自內心的熱愛和自豪。一些地方學校復學后,用作揖禮取代了握手和擁抱,網絡上,許多年輕人自稱“小粉紅”,喊出了“阿中哥”,發(fā)出了“來世還在種花家”的感嘆,這些都是文化自信和文化認同的體現,也給國潮的持續(xù)興起打好了基礎。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中國已經深度融入世界,國潮當然也不只是我們的專屬,中國龐大的消費市場和悠久的傳統(tǒng)文化,必定會讓世界“蹭熱點”。從幾年前國外影視公司拍攝的《功夫熊貓》系列動畫電影全球收獲巨大票房成績,到網絡紅人李子柒讓老外點贊中國式世外桃源生活,展現了中國元素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力。面對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坐擁天時地利人和的我們,更應該在文化內涵挖掘上下功夫,借助互聯網、大數據等,讓傳統(tǒng)文化活起來,讓國潮更好地產生價值,更好地服務生活。
2. 國潮有力量
從天貓2021全球狂歡季家居品牌銷售金額前十(11月1日全天 0點至24點)榜單中看,九牧、羅萊生活、林氏木業(yè)、索菲亞、公牛、雷士照明、東方雨虹、德施曼等家居品牌搶先發(fā)力“雙十一”,位居天貓2021“11·1”全球狂歡季家居品牌銷售金額前十榜單各大品類榜首;
其次,智能家居作為后起之秀,小米智能家居生態(tài)占據智能安防板塊兩席,跨界趨勢日益明顯;傳統(tǒng)家居企業(yè)電商板塊越做越強,榜單各品類前三被大部分國貨品牌占領,借助國內主流新零售渠道,國內家居企業(yè)成功在雙十一期間超越諸多國外品牌,彰顯了民族品牌的“國潮”力量。
3. 聊聊你眼中的國潮
樣式創(chuàng)新多樣和質量上乘
4. 國潮才是主流
哈弗H6國潮版搭載的是現款哈弗H6身上的1.5升渦輪增壓發(fā)動機(包括1.5T發(fā)動機和1.5GDIT發(fā)動機)和2.0升渦輪增壓發(fā)動機,匹配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器7DCT450,它們目前已經成為了哈弗旗下車型最主流的動力系統(tǒng),在動力性和經濟性方面的表現都已經經受住了考驗。
5. 國潮理念是什么
程德芝,蘭庭覓品牌隸屬于成都匠作天成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匠作天成餐飲"),蘭庭覓自 2019 年開始籌備,2020 年開啟直營店并對外開放合作,立足消費文化潮流,始終秉持"時尚高顏,以茶得趣"的國潮理念在經過不斷的探索后,成功打造國潮新茶飲品牌"蘭庭覓"。
6. 有理想潮社
電視劇《理想之城》老于(于潮)是岳旸飾演的。岳旸,1977年8月4日岀生于山東省淄博市,中國內地男演員,畢業(yè)于山東藝術學院戲劇系表演專業(yè)。2006年因參演首部電視劇《闖關東》而正式進入影視圈,隨后參演《生死線》《北平無戰(zhàn)事》《偽裝者》《澳門人家》等多部影視劇。
7. 理性看待國潮
“國潮”何以成熱潮
瀘州老窖香水、青島啤酒外套、老干媽衛(wèi)衣……最近幾年,一波“守得住經典、當得了網紅”的國貨新潮流,讓人們記憶里那些樸實、低調的國貨品牌通過聯名、跨界等方式在現代潮流和傳統(tǒng)文化的碰撞中闖出了一片新天地。
“國潮熱”的興起,折射出年輕人新的情感訴求、價值歸屬和社群認同。“當你買耐克鞋時,你可能并不僅僅是在挑一雙穿著去逛街的鞋,還可能是在表明自己的生活方式,說明自己是什么人或希望成為什么樣的人?!苯裉?,伴隨互聯網成長起來的年輕人更加注重品質與個性。他們對于跨國品牌的態(tài)度也從曾經的盲目崇拜走向了現實理性。
“國潮熱”的興起,也是國貨的崛起。自2018年李寧攜鮮明的中國元素登上紐約時裝周之后,一大批國潮品牌向陽而生。曾經,進口大牌是品質的象征,國貨只是大牌的“平價替代”;如今,隨著消費升級,“中國制造”正改變著傳統(tǒng)的刻板印象,更時尚、更前沿的中國品牌重新煥發(fā)出光彩,逐漸成為年輕消費者的首選。諸多跨國品牌在中國市場遭遇的水土不服也從側面印證了在今天的中國市場,要實現基業(yè)長青,離不開強大的本土思維。
盤點這些年“國潮熱”層出不窮的符號、形象、題材等,一個清晰可見的特征是傳統(tǒng)文化和審美的復蘇。諸如祥云、繁體字等文化元素已經突破了文化圈層,加入這場情懷與時尚跨界融合的商業(yè)實踐中,重新定義了“潮”的概念,并引發(fā)年輕人對“東方美學”的追捧。
從這個意義上說,“國潮熱”既是一個經濟現象,也是一個文化現象。如果說,消費者的需求變化為國貨打開了新的發(fā)展空間,那么國貨崛起也在重新塑造著消費者的文化追求,激發(fā)出內心的文化自信。阿里研究院發(fā)布的《2020中國消費品牌發(fā)展報告》顯示,過去一年,中國消費者購物車里裝的八成以上是國產品牌。正是有了這樣一份文化自信,購買國貨、使用國貨、分享國貨才能成為消費者的日常生活方式。
事實上,不僅國貨,一大批叫好又叫座的國漫、國劇等也借助傳統(tǒng)文化IP實現了新生,還有越來越多年輕人自信地穿著漢服走上街頭。去年以來,李子柒在網上的走紅更是成為一種文化現象。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園生活中,她通過鏡頭,讓傳統(tǒng)的筆墨紙硯、蜀繡、桂花酒有了新的生命,為西方世界打開了一個發(fā)現中國之美的窗口。不少國外網友紛紛感嘆,“李子柒在重新向全世界介紹,那些被我們忘記的中國文化、藝術和智慧”。
讓“國潮熱”澎湃不息,就要呵護好這份文化自信?!皣薄倍炙休d的意義,遠不止跨界融合的商業(yè)創(chuàng)新。因此,對企業(yè)來說,切不可僅把“國潮”當噱頭、借勢營銷。如果只是堆砌文化符號,不挖掘核心價值,失去了對文化的敬畏、對品質的堅守,既無法恰當傳遞出潮流理念,也與“國潮”的文化內涵相去甚遠。在國貨品牌彎道超車的路上,需要多一點這樣的文化自覺。
8. 國潮正能量
堅守傳統(tǒng)文化,借“國潮”風尚,現文化自信。曾經的國產品牌,是襯托品牌紅花的綠葉,而今的“國潮”是洋品牌身邊生機盎然的鮮花。從國貨百雀羚以“潮”姿態(tài)迎合年輕消費者,將中國傳統(tǒng)元素與產品巧妙結合,彰顯“國潮”風范;到中國氣息老干媽融合傳統(tǒng)元素出衛(wèi)衣引領時尚潮流,登上紐約時裝周,展現國潮文化;再到回力小白鞋,守得住經典,當得了網紅,享譽全球,樹“國潮”之風,……這些無不在見證著“國潮”浪下,讓傳統(tǒng)文化得到堅守,東方美學得到詮釋是成為我們展現民族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可見,博大精深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是蘊含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只有借“國潮”之東風,傳承傳統(tǒng)文化,方能綻放文化自信。
創(chuàng)新傳統(tǒng)文化,揚“國潮”之帆,顯文化自信。“國潮”以品牌為載體,既滿足消費者對時尚的需求,契合年輕人文化精神情懷,又能讓中華文化得到弘揚,堅定文化自信,究其原因在于對傳統(tǒng)文化融入創(chuàng)新設計理念。眾所周知的瀘州老窖以白酒而聞名,但隨著“國潮”熱掀起,瀘州老窖勇于創(chuàng)新,憑借質量與口碑推出同名品牌香水,虜獲大眾喜歡,走出自己獨具特色之路;童年記憶大白兔奶糖攜手美加凈,結合現代元素,推出限量版大白兔奶糖味潤唇膏;“國潮”紅海里,故宮不斷融合新元素,緊跟時代潮流,推出一系列文創(chuàng)產品。凡此種種都在說明在“國潮”之風盛行下,惟改革者進,惟創(chuàng)新者強,惟改革創(chuàng)新者勝。因此,在新時代發(fā)展之下,更需創(chuàng)新傳統(tǒng)文化,堅定文化自信,才能展現中華兒女的精神氣質。
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fā)展大變革大調整時代,我國的綜合國力不斷提升,經濟的高質量發(fā)展,成為了“國潮”崛起的契機,當前,我們需要牢牢把握“國”與“潮”,讓“國貨”品牌走的更遠,讓中華文化自信得到彰顯,為中國的強大形象注入生機。
9. 國潮能想到什么
俺老孫來也!”如果你對這句動畫臺詞不僅熟悉,甚至還十分懷舊和感動,那么恭喜你——你大概率已經不再年輕了。
最近,一條由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制作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宣傳片在社交媒體中廣為傳播。這條宣傳片中出現了不少70、80和90后童年最早接觸的一批中國本土動畫人物,比如孫悟空、雪孩子、葫蘆娃、哪吒、二郎神、小龍王敖丙......
這些出現在不同作品中的人物在冰雪世界里展開了一場“跨劇聯動”,一起玩起了冬季奧運項目,以孫大圣的視角串起了這個故事,并表示:“這一次,中國童話聯盟要貢獻點兒力量,擴列中國的冰雪夢想”。
這些宣傳片中出現的“中國童話聯盟”里的人物,最早誕生時間可以追溯到上世紀60年代的《大鬧天宮》。組建于1957年的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以下簡稱“上美影”)是中國最早的大型美影廠,制作了包括《大鬧天空》、《哪吒鬧?!贰ⅰ缎◎蝌秸覌寢尅?、《阿凡提的故事》、《舒克和貝塔》、《葫蘆兄弟》等經典動畫電影,90后更為熟知的作品則包括《我為歌狂》、《寶蓮燈》和《大耳朵圖圖》。
盡管上美影代表了中國早期最新銳的美術電影探索,比如木偶動畫、剪紙動畫和水墨動畫,如今世界知名的動畫導演宮崎駿和高畑勛還曾在1980年代造訪上美影,但此后在上美影改制、海外文化大批量輸入等大環(huán)境驅使下,中國本土動畫力量開始衰弱。
這也是為何,當人們再次看到這些童年經典動畫人物出現在2022年的北京冬奧會宣傳片中,既懷舊又多少有些感慨——或許不少新一代的年輕人看到冰雪圖案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冰雪奇緣》,但如今卻鮮少有令人印象深刻的中國民族動畫作品了。
但另一方面,近幾年,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和本土品牌的崛起,你會發(fā)現國潮復興的大趨勢早已在方方面面都有所體現——我們曾報道過,當下的年輕消費者對于國貨認同感極高,很多品牌在命名方式、產品定位上都更傾向于從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尋找靈感,比如美妝品牌花西子,奶茶品牌茶顏悅色等等。在這樣的大趨勢下,孫悟空、哪吒這些來自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經典形象,也更容易引發(fā)年輕一代的好感和關注——盡管他們并沒有看過這些早年動畫,卻也能夠引發(fā)一定共鳴。
事實上,東京奧運會早前也有過情懷營銷的方式。當年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閉幕式上,東京披露的奧運宣傳片就出現了哆啦A夢、《足球小將》大空翼和超級馬里奧等角色,而今年的東京奧運會開幕形象大使也是哆啦A夢,拉足了不少年代人的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