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司馬光傳的意思
《司馬光傳》出自《宋史》,《宋史》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脫脫和阿魯圖先后主持修撰,《宋史》與《遼史》、《金史》同時修撰?!端问贰啡珪斜炯o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傳255卷,共計496卷,約500萬字,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龐大的一部官修史書。作者是阿魯圖
2. 司馬光的的意思
河南省信陽市有一光山縣。隋開皇十八年,因縣西北的浮光山“俯映長淮,每有光耀”,故名光山縣。北宋時,司馬光父親司馬池由四川來到光山任縣令,于光山縣生下司馬光。因為生于光山,所以起名叫司馬光?,F(xiàn)在,縣城里有司馬光大道、司馬光廣場、司馬光中學(xué)等,都是為了紀念這位名人。
3. 司馬光傳原文
司馬光傳的傳zhuan 第四聲。
4. 司馬光傳的意思是什么
站在大甕上面。
“一兒登甕”出自阿魯圖《宋史·司馬光傳》 。
原文:
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饑渴寒暑。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譯文:
司馬光7歲時,已經(jīng)像成人一樣莊重。聽人講《左氏春秋》,特別喜歡,了解其大意后回來以后講給家人聽。從那以后,他對《左氏春秋》喜歡得愛不釋手,甚至忘記饑渴和寒暑。
司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個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沒,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只有司馬光拿石頭砸開了缸,水從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做事一定要沉著、冷靜,想到辦法要馬上實施。
擴展資料:
司馬光一生主要精力用在修史和從政上,不以文學(xué)自矜,但他學(xué)問博大精深,把做學(xué)問與作文章結(jié)合起來,雖無意為文而文自工。
司馬光認為華而不實的詩無用,他所稱賞的不是辭藻堆砌的詩,而是平淡閑遠,抒發(fā)真性情、真自我的詩歌。
司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學(xué)術(shù)上。其中最大的貢獻,莫過于主持編寫《資治通鑒》。宋神宗熙寧年間,司馬光強烈反對王安石變法,上疏請求外任。
熙寧四年(1071年),他判西京御史臺,自此居洛陽十五年,不問政事。這段悠游的歲月,司馬光主持編撰了294卷近400萬字的編年體史書《資治通鑒》。
5. 司馬光傳是一篇什么
司馬光宋史司馬光傳不是詞是司馬光的個人史記傳記。
6. 司馬光宋史司馬光傳的意思
《司馬光》一文出處
本篇詩文出自《宋史·司馬光傳》節(jié)選,講述了司馬光小時候砸破水缸救出小伙伴的故事,表達了作者對司馬光解救伙伴沉著冷靜的表現(xiàn)的贊頌之情。
作品賞析
《宋史·司馬光傳》節(jié)選
創(chuàng)作背景
《司馬光傳》出自《宋史》,《宋史》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脫脫和阿魯圖先后主持修撰,《宋史》與《遼史》、《金史》同時修撰。《宋史》全書有本紀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傳255卷,共計496卷,約500萬字,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龐大的一部官修史書。
司馬光字君實,陜州夏縣人。司馬光7歲時,已經(jīng)像成年一樣(古代成年指弱冠,20歲,并非如今的18歲)特別喜歡聽人講《左氏春秋》,了解其大意后回來講給家人聽。從此對《左氏春秋》愛不釋手,甚至忘記饑渴和冷熱。
7. 《司馬光》是什么意思
司馬光字君實,陜州夏縣人。司馬光7歲時,已經(jīng)像成年一樣(古代成年指弱冠,16歲,并非如今的18歲)特別喜歡聽人講《左氏春秋》,了解其大意后回來講給家人聽。從此對《左氏春秋》愛不釋手,甚至忘記饑渴和冷熱。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個小孩站在大甕(非缸,甕屬于陶器,口小,缸是瓷器,口大且年代更晚)上面,失足跌落甕中被水淹沒,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司馬光拿石頭砸開了甕,水從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拓展資料:
作品背景
司馬光出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11月17日),當(dāng)時,他的父親司馬池正擔(dān)任光州光山縣令,于是便給他取名 “光”。司馬光家世代官宦,其父司馬池后來官至兵部郎中、天章閣待制,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譽。
司馬光字君實,陜川夏縣人。父親名字叫司馬池,任天章閣待制(宋代官名)司馬光深受其父影響,自幼便聰敏好學(xué)。據(jù)史書記載,司馬光非常喜歡讀《左傳》,常常"手不釋書,至不知饑渴寒暑"。七歲時,他便能夠熟練地背誦《左傳》,并且能把二百多年的歷史梗概講述得清清楚楚,可見他自幼便對歷史懷有十分濃厚的興趣。
8. 司馬光傳還是司馬光傳
司馬光與變法
司馬光是比較民主的,他執(zhí)政后廢除免役法,并非象有的人說的是專斷,不聽蘇軾的勸告,把他氣得罵司馬光是司馬牛,這是故事、訛傳。我們可以看看《宋史》的役法志,看看歷史記載的客觀事實?!端问贰?78卷記載,中書舍人蘇軾向司馬光說不能恢復(fù)差役,應(yīng)該用免役,只是要防止多收百姓免役錢,史書記載了司馬光的態(tài)度:“差役已行,續(xù)聞有命:雇募不足,方許定差。屢有更張,號令不一。又轉(zhuǎn)運使欲合一路共為一法,不令州縣各從其宜,或已受差卻釋役使去,或已辭雇卻復(fù)拘之入役,或仍舊用錢招雇,或不用錢白招,紛紜不定,浸違本意。”司馬光話的意思是:已經(jīng)允許差役了,也有命令雇傭免役不足,可以用差役,要再改變,會號令混亂?,F(xiàn)在轉(zhuǎn)運使在一路只用一法,不讓州縣因地制宜,有的執(zhí)行差役卻解除,有的說要雇傭卻被抓差役,有的用舊的價格雇傭,有的不花錢白雇傭的,都是違背我的本意。司馬光上書允許各地把實際情況上報,表示“不可以一路、一州、一縣土風(fēng)利害概行天下?!碑?dāng)時只是在商品經(jīng)濟發(fā)達的地區(qū)要求免役雇傭,比如“惟是川蜀、江、浙等路,……不肯任察捕之責(zé)。”這也是蜀人蘇軾和江浙人范純?nèi)室蟛皇┬胁钜鄯ǖ脑?,司馬光執(zhí)政是兩種制度并行。
司馬光可沒有放棄宋朝國土,沒有簽訂屈辱條約,還能得到遼國、西夏的尊敬,司馬光兄弟在宋遼金時期是得到國內(nèi)外普遍尊敬的,金國對待司馬樸稱贊他是賢者的后代,非常禮遇。司馬樸堅決要求復(fù)立趙氏,金兵北撤時也把《資治通鑒》的刻板帶回。
司馬光的能力使他得到天下百姓的敬仰,至于能否作丞相是他的目的嗎?只想當(dāng)丞相的人百姓能擁護他嗎?百姓擁護他,盼望他解救百姓的困苦,這種能力是什么?駁誹謗司馬光者:認識淺薄不知書,學(xué)點枝葉就發(fā)昏。盲人摸象夸海口,嘲笑古人不怕羞。北宋變法靖康恥,南宋掙扎重理學(xué)。溫公名高是文正,荊公誰人頌賢王。重禮重利皆有果,從古到今人共知。宋遼夏金人何敬,民心公道法難責(zé)。真是荒誕到極點,難道能認為是天下百姓擁護、愛戴,鄰國尊敬、后世敬仰的司馬光使北宋滅亡的嗎?我只知道他并沒有放棄大宋一寸土地,他擔(dān)任丞相使遼和西夏都告誡邊將不要生事,至于變法問題,不要幼稚到認為只要打著變法旗號就會使國家強盛,改變制度有時也能使國家衰敗,連當(dāng)時北宋的百姓都為司馬光去世悲傷,說司馬光去世使北宋失去了復(fù)興的機會更合適。
《宋史》司馬光傳記載:遼、夏使至,必問光起居,敕其邊吏曰:“中國相司馬 矣,毋輕生事、開邊隙?!薄督鹗贰酚涊d:金世宗讀《資治通鑒》說:“近覽《資治通鑒》,編次累代廢興,甚有鑒戒,司馬光用心如此,古之良史無以加也?!币曝萋膫鳎罕磉M宋司馬光《古文孝經(jīng)指解》曰:“臣竊觀近世,皆以兵刑財賦為急,而光獨以此進其君。有天下者,取其辭施諸宇內(nèi),則元元受賜。”蒙古伐金時駐守中都殉節(jié)的完顏承暉就把司馬光和蘇軾的畫像掛在屋中,表示要以司馬光為師,蘇軾為友。金軍將領(lǐng)赤盞暉攻打宋朝回師的時候,就把《資治通鑒》版刻從宋朝劫掠而去。
以北宋變法的高潮王安石變法為例,他的政策是反映了當(dāng)時商品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有很大提高的時代,這些政策很多也是有益于商品生產(chǎn)發(fā)展,但是也有很大的社會局限性。以免役法看,由于江南和商品經(jīng)濟發(fā)達的地區(qū),經(jīng)濟水平高,人們愿意出錢雇傭,免役后從事商業(yè)活動,和其他經(jīng)濟活動。而北方冬季農(nóng)閑時間長,人們有時間,愿意服差役,如果簡單一致劃分,對北方百姓是負擔(dān),如果再由貪官強行攤派,都征收免役錢必然造成嚴重的社會動蕩,蘇軾、范純?nèi)手С置庖鄯?,就是表達了商品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人們的愿望,而具體執(zhí)行役法時,司馬光也接受了他們的意見,百姓、地方是可以自愿選擇的,司馬光不是聽不進意見和排斥異己的人,他對蘇軾也很器重,把他從中書舍人提升為翰林學(xué)士,讓他擔(dān)任皇帝教師。
司馬光入朝為相的時候,很多變法派都是執(zhí)掌要職,司馬光和護法派也沒有對他們進行迫害和鎮(zhèn)壓,蔡確即使被解除相職也依然是在朝中任學(xué)士。元祐黨人與東漢的黨人一樣,大都是君子,為人仁義、正直、高尚,這也是從古到今人們都對他們抱有同情觀念的原因,他們不是迫害政敵、打擊報復(fù)的陰險小人,比起政敵對他們的迫害,他們是仁慈的,只是剝奪了對手的權(quán)力。而那些政敵是怎樣對待他們的?變法派執(zhí)政,護法派的旗幟司馬光連副樞密使都沒當(dāng)上,象平民一樣在洛陽編書。護法派執(zhí)政時,變法派的旗幟王安石是司空,在朝中依然有很大影響力。宋哲宗親政后打擊護法派,連去世的司馬光都要追貶,而高太后執(zhí)政時,范純?nèi)噬踔翞椴檀_辯護,他不是怕以后報復(fù),而是反對文字獄,元祐黨人他們都是有道德觀念的。
以北宋改革為例,當(dāng)時變法是士大夫的共識,慶歷年間范仲淹上十事,呂夷簡上八事,都是要改革弊政。到宋神宗時期變法,韓琦、文彥博、司馬光、歐陽修、范純?nèi)省喂⒊填U兄弟、蘇軾兄弟等開始是支持的,而執(zhí)行的新法卻損害了人民利益,任用的變法官員都是腐敗官吏,以至變法都要恢復(fù)肉刑了,成了復(fù)古倒退,沒有任何進步意義,失敗也成為必然。司馬光執(zhí)政時還能采納蘇軾、范純?nèi)实囊庖姳A袅送醢彩咧械囊恍┻M步措施,而宋徽宗時期的變法派,連王安石正確的措施都拋棄了,使變法完全成為壓迫人民的暴政。
9. 《司馬光》的意思
短文中三個"之“都是代詞:
”愛之“一句中”之“代《左氏春秋》;”光持石擊甕破之“中”之“代水甕;”同列語之“中”之“代司馬光。
下附原文及注釋重點:
司馬光,字君實,峽州下縣人也。父池,天章閣待制。光生七歲,凜然①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指②。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饑渴寒暑。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其后京、洛③間畫以為圖。仁宗寶元初,中進士甲科。年甫冠④,性不喜華靡⑤,聞喜宴⑥獨不戴花,同列⑦語之曰:“君賜不可違。”乃簪一枝。
1.凜然:穩(wěn)重的樣子。
2.指:同“旨”,主要意思。
3.京洛:指北宋時的開封和洛陽。
4.甫(fǔ)冠:指剛滿二十歲。
5.華靡:奢華。
6.聞喜宴:朝廷賜宴新科進士及諸科及第的人。
7.同列:指同年考中進士的人。
8.退:回來。
9.破:使······破、破爛。
10.語:告訴。
11.簪:插、戴。
12.愛之(之):助詞。
13.群兒戲于庭(于):在。
14.即了其大指(其):它。
10. 宋史司馬光傳的意思
《司馬光傳》出自《宋史》,《宋史》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脫脫和阿魯圖先后主持修撰,《宋史》與《遼史》、《金史》同時修撰?!端问贰啡珪斜炯o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傳255卷,共計496卷,約500萬字,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龐大的一部官修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