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1,付饒的簡介
自2000年調到郎酒集團工作起,從基層服務管理到市場一線,付饒先后從事了多崗位工作,被集團公司賞識、拔擢,最終成長為銷售公司總經(jīng)理,并晉升股份公司決策層,懷揣著對郎酒事業(yè)的無比熱愛和忠誠,秉持著對公司戰(zhàn)略的堅決執(zhí)行,憑借著在慘烈的競爭中傲視群雄的工作實績,付饒成長的階梯是用堅實業(yè)績一步一步鋪就的。在郎酒集團董事長汪俊林的率領下,付饒對工作充滿了激情,在他擔起郎酒銷售公司總經(jīng)理重擔的6年時間里,從人才隊伍建設入手,完善銷售管理體系,憑借不屈不撓的精神,按照“培訓隊伍,重建渠道,拓展終端”的新思路,郎酒銷售從2003年底的4個多億躍升到2010年的58億元,年均增長50%以上。郎酒實現(xiàn)了利稅快速增長,為地方經(jīng)濟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也提供和實現(xiàn)了數(shù)以千計的員工就業(yè)的平臺和樂業(yè)的理想。2005年接掌郎酒銷售公司總經(jīng)理后,從清晰營銷戰(zhàn)略、打造一流團隊、精心培育市場方面入手,在全國范圍推廣以醬香型“紅花郎酒”和兼香型“新郎酒”為主的醬香、兼香、濃香產(chǎn)品相結合的郎酒系列產(chǎn)品,實現(xiàn)了郎酒年銷售額超7億元的突破,并創(chuàng)造了2010年58億元的歷史新高。2010年,郎酒以122.39億元的品牌價值名列《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第59位,位列中國白酒行業(yè)第3位?!吧癫娠w揚,中國郎”的品牌主張唱響神州大地。在事業(yè)獲得成功的同時,
2,眉山市仁壽縣有哪些名人
介紹三位從四川眉山市仁壽縣走出來的名人,他們是: 楊汝岱(1926年12月—2018年2月24日),四川眉山市仁壽人。1950年1月參加工作,1952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歷任四川省樂山地委書記、樂山地區(qū)革委會副主任、四川省革委會副主任、四川省副省長,四川省委常委、省委書記處書記(當時設有第一書記)、省委常務書記。曾任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八屆、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四川省委書記。 黃汲清(1904.3.30-1995.3.22),四川眉山市仁壽人,構造地質學、地層古生物學和石油地質學家。1928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地質系。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88年當選蘇聯(lián)科學院外籍院士。曾當選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五、六、七屆常務委員。1980年被授予中國石油學會名譽理事稱號;并被瑞士聯(lián)幫理工學院授予榮譽自然科學博士學位。 潘文華(1886年10月16日—1950),四川眉山市仁壽縣人,民國二級陸軍上將。川軍甫系的武德勵進會第二任會長,歷任川軍教導師師長兼重慶市長、國民黨第7戰(zhàn)區(qū)23軍軍長、28集團軍總司令兼川陜鄂邊區(qū)綏靖公署主任、西南長官公署副長官,1949年12月率部起義,新中國成立后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常務委員。仁壽縣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偏南,現(xiàn)隸屬眉山市,居中國第六大縣,是四川省第一大縣.。建縣于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89年),面積2606平方公里,人口162萬。 九州大地油氣流,斯人雖去,風范長留人間。從古至今仁壽縣涌現(xiàn)出了許許多多的名人大家,以下是我按照 歷史 時間先后順序的名人整理。 孫光憲(900—967),字孟文,號葆光子,家世務農(nóng)。陵州貴平(今仁壽縣)人。后唐時為陵州判官,有政譽。光憲自幼好學,博通經(jīng)史,著述甚多。所著有《荊臺筆傭》、《桔齋》、《鞏潮》及《蠶書》二卷。代表作:《浣溪沙》蓼岸風多橘柚香江邊一望楚天長。片帆煙際閃孤光。目送征鴻飛杳杳,思隨流水去茫茫。蘭紅波碧憶瀟湘。 龍昌期,生于宋太祖開寶四年辛未歲(971)昌期字起之,號竹軒,北宋陵井監(jiān)(今仁壽)人。四川地區(qū)的一位博學奇才、創(chuàng)解經(jīng)書的著名學者、思想家,世稱武陵先生或君平先生,一生研讀經(jīng)書、講學、博覽群籍。 程遇孫,字叔達,仁壽人也。累官太常寺丞、潼川漕使。少年雄于文,已而折節(jié)為南軒之學。范文叔居二江,所謂九先生者,先生其一也。先生有兄壬孫,官至雅州簽判,亦躬行君子,與先生最友愛。及卒于官,貽書以玉環(huán)為訣。先生每見玉環(huán),則嗚咽流涕,其至性如此。 韓駒(1080 1135),字子蒼,蜀仙井監(jiān)(今四川仁壽)人。早年從蘇轍學?;兆谡统跻垣I賦召試舍人院,賜進士出身,除秘書省正字。旋因曾為蘇氏學,謫監(jiān)蒲城市易務,遷知分寧縣。召為著作郎。宣和五年(1123),除秘書少監(jiān)。六年,遷中書舍人兼修國史,擢權直學士院。欽宗靖康元年(1126),由知應天府移知黃州,尋又因蘇氏學提舉江州太平觀。高宗即位,知江州。紹興五年卒於撫州,年五十六(明弘治《撫州府志》卷二四)。蘇轍稱其詩如儲光羲,呂本中亦引之入江西詩派。有《陵陽集》四卷傳世?!端问贰肪硭乃奈逵袀?。韓駒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校以蕭山王氏十萬卷樓舊藏抄本(簡稱王本,今藏南京圖書館),清宣統(tǒng)二年沈曾植仿宋刊本(簡稱沈本)。新輯集外詩編為第五卷。 何栗(1088—1127),字文縝,宋哲宗元祐三年生于仙井監(jiān)(今仁壽)瑞云山,何栗于政和五年(1115)中進士第一,歷任校書郎,提舉京畿學事,主簿員外郎、起居舍人、中書舍人兼侍講。死后追贈為觀文殿大學士。 虞允文(1110 —1174),字彬甫,南寧著名政治家、軍事家,仁壽縣藕塘灣(今藕塘鄉(xiāng))人,自幼聰慧,勤奮好學,史稱“六歲育《九經(jīng)》,七歲能屬文”。少時就讀于縣城瑞竹園,紹興二十四(1154)年考中進士,先后作彭州通判,黎州、渠州知州,均有顯著政績。161年在采石磯率一萬八千將士,擊敗六十萬金軍,創(chuàng)造了古代戰(zhàn)爭史上以少勝地多的奇跡。第二年,由秘書丞轉至禮部郎,再調為中書舍人,參與國政。1961年11月6日,當毛澤東同志讀到《二十四史·宋史》中記敘虞允文在民族危難當頭,毅然率兵抵御外侵,最終以少勝多,取得采石磯大捷時,欣然提筆旁批“偉哉虞公,千古一人”,可見對其推崇之意。 虞集,宋度宗咸淳八年——元順帝至正八年(1272—1348),字伯生,仁壽人,宋丞相虞允文五世孫。歷官國子司業(yè)、秘書少監(jiān)、奎章閣侍書學士、參知政事、封仁壽郡公。史稱其“平生為文萬篇,稿存者十二、三”。早歲曾辟二室,弟盤左室書陶淵明詩于壁,題曰:“陶庵”,虞集的右室書邵堯夫詩,題曰“邵庵”,故世稱“邵庵先生”,兼工篆隸?!稌窌贩Q集“真、行、草、篆皆有法度,古隸為當代第一?!蓖跏镭憽稄m州山人續(xù)稿》說:康里子山評虞書“雄劍倚天,長橋架?!?、“鶯雛出巢,神采可愛?!崩顤|陽云:“書家者流所謂人品高、師法古者,伯生殆兼而有之?!眰魇罆E甚多,有《垂虹橋記》、《不及入閣帖》、《奉記都運帖》、《書王氏草韻后》、《書儗峴臺記》、《答翼之詩卷》、《與總管札》、《集歐遼碑》、《雜詩卷》、《詩翰》、《長洲縣宣圣學記》等。兼精書論,著有《論草書》、《論隸書》、《論書》等?!对贰肪硪话侔耸挥袀?。 何卓,四川仁壽人,政和狀元,曾多次上書揭露權臣王黼結黨營私,專權誤國,并最終以15條罪狀參倒王黼及其同黨胡松年、胡益等。金兵長驅直入中原時,他堅決反對割地求和,力主抗敵,并以尚書右仆射(負責處理行政事務的尚書省長官)兼中書侍郎的身份取代唐恪為相,組織京師保衛(wèi)戰(zhàn)。京師陷落后,他與徽、欽二帝被擄往金營。被押往金國后,絕食而死。 潘文華(1886—1950),字仲三,仁壽縣文宮場人,生于光緒十二年報(1886)。18歲當二等兵,次年升上等兵,被推薦參加國術比賽,表演精彩,人稱“潘鷂子”,提升為弁目隊助教。1908年入成都陸軍速成學堂學習,畢業(yè)后被任為見習排長。1910年隨新軍入藏平叛,回川后任川軍連長,繼升營長、團長、旅長。1920年,劉湘軍用困乏,潘以兩萬銀元支援,自此劉潘緊密結合,劉委潘為川軍第四師師長,后任重慶市市長,1937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潘文華奉命出川抗日,潘文華回川調為第二十八集團軍司令、川康綏靖公署副主任。1949年,解放軍進軍四川,潘文華會同劉文輝、鄧錫侯在彭縣宣布起義,促成川西迅速解放。在數(shù)十年的戎馬生涯中,潘文華曾多次捐款賑數(shù)本縣災荒.在重慶期間,曾指定自己開辦的“補益大藥房”免費為仁壽提供防疫藥品,發(fā)散各鄉(xiāng)。國民黨強拉壯丁,他曾出假條據(jù)抵任務,減輕仁壽應征兵員數(shù)額。仁壽縣國民兵團成立,為發(fā)展地方武裝,潘文華與唐式遵合送步槍200支、了彈10000發(fā)。1937年,派3上連的兵力修筑仁壽縣城至借田鋪的公路,全長四十余公里,先后捐次銀元11萬元。潘又在文宮鄉(xiāng)創(chuàng)辦私立“文華中學”,為家鄉(xiāng)培養(yǎng)人才。解放后,潘文華被任命為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1950年11月16日在成都病逝,終年64歲。 唐式遵 (1883-1950),字子晉,國民革命軍二級陸軍上將。四川省仁壽縣人,國民黨抗日名將,曾任川軍劉湘部隊第二十一軍軍長,國民黨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第三戰(zhàn)區(qū)副司令長官?!捌摺て摺北R溝橋事變后,日本帝國主義大舉入侵中國。面對“國破山河在”的民族生死存亡危局,唐式遵率部英勇抗擊日本帝國主義。自作詩云:“男兒立志出夔關,不滅倭奴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處處有青山”!毛澤東同志曾對他以客觀評價,說他在抗戰(zhàn)期間,“對日作戰(zhàn)是比較努力的”。1937年冬天布防江南一帶,一度統(tǒng)兵駐扎九華山。據(jù)《九華山志》:唐式遵于1942年8月間住宿祗園禪寺內。為激發(fā)全體將士和國人的愛國主義精神,他毅然出資派人攜刻“固我山河”這一口號。 石魯(1919年至1982年),四川仁壽人。原姓馮,名亞衍,因崇拜石濤和魯迅,改名石魯。1934年入成都東方美專研習中國畫,1940年赴延安,入陜北公學。上世紀40年代,創(chuàng)作了大批反映人民戰(zhàn)爭的版畫、年畫、連環(huán)畫等。上世紀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轉入中國畫的 探索 與創(chuàng)新。其力作《古長城內外》、《轉戰(zhàn)陜北》、《延河飲馬》、《東方欲曉》等,在畫壇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 肖瑞華 (1946.7-2003.10.24)四川仁壽人。1972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70年8月西安礦業(yè)學院畢業(yè),在青海省西寧鐵廠、西寧市重工業(yè)局、西寧市經(jīng)委工作。1983年任西寧市經(jīng)委副主任、黨組副書記。1985年任西寧市委經(jīng)濟工作部部長。1986年任西寧市委常委、市委經(jīng)濟工作部部長、市委秘書長。1989年任西寧市委副書記。1994年任海西州委書記。2000年11月任青海省委常委、省委組織部部長。中共15、16大代表。2003年10月24日在北京逝世。 黃汲清(1904-1995),曾用名黃德淦,著名構造地質學家、地層學家、石油地質學家。四川仁壽人,1904年3月30日生?,F(xiàn)任中國地質科學院名譽院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他于1928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地質系并獲學士學位,1932年赴瑞士留學,先在伯爾尼大學,后轉入濃霞臺大學學習,1935年獲博士學位。1936年春回國任中央地質調查所地質主任,次年任所長,1940年任簡任技正,1946年在北平編輯丁文江遺作,1947年回中央地質調查所主編中國地質圖,同時兼任中央大學理學院地質系教授。1948年被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0年起歷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及西南地質調查所所長,地質部西南地質局局長,地質部普查委員會常委,地質部地質研究所副所長兼大地構造室主任。1958年任地質科學研究院(今中國地質科學院)副院長、名譽院長。1955年6月被聘為中國科學院生物學地學部(后為地學部)學部委員,并當選為常委,后被選為地學部常委、副主任。 馮健吳 字太虞,又字游,四川省仁壽縣人。師承王個符、潘天壽、褚樂三諸家,創(chuàng)辦東方美專,長期任四川美術學院教授,精書、畫、篆刻,詩詞。 楊汝岱,男,漢族,1926年12月生,四川仁壽人。1952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50年1月參加工作,相當高中文化。是中共第十二屆中央委員,第十三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十四、十五大代表,第四、八屆全國人大代表(四川)?,F(xiàn)亦為中華詩詞學會名譽會長。 許嵐,著名詩人,上世紀七十年代出生,四川省西充縣人,今仁壽縣人。代表作有《流浪南方》《一根針,走失了》《長江之水》《磨》《月來了》等。 陳文清,男,漢族,1960年1月生,四川仁壽人,1983年3月入黨,1984年7月參加工作,西南政法大學(原西南政法學院)法律系法律專業(yè)畢業(yè),大學學歷?,F(xiàn)任中共中央紀委副書記。 汪俊林,男,1967年出生,擔任寶光集團董事長總經(jīng)理、郎酒集團董事長、郎酒銷售公司總經(jīng)理,四川大型國企長工集團董事長、總經(jīng)理,瀘州老窖股份公司董事,瀘州市投資公司副董事長等多種職銜。 陳萬仞,生于1888年,字鳴謙,四川仁壽縣人,畢業(yè)于四川武備學堂,之后曾在日本考察軍事,并在日加入同盟會。因戰(zhàn)功顯著,升任第二十一軍軍長,第二十三集團軍副總司令。 向傳義(1886--1955)中將。字育仁,四川仁壽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1期肄業(yè)、日本法政學校畢業(yè)。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1949年拒赴臺灣,在成都迎接解放。 傅秉勛(1906—1952),原名天杰,四川仁壽人,佃農(nóng)家庭出身。國民黨陸軍少將,中央軍校第五期步科、陸軍大學將官班乙級第二期畢業(yè),川軍將領。后因兵敗自殺,被臺灣國民黨當局追贈為中將。 李佳,女,漢族,1966年1月出生(43歲),四川仁壽人,1985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87年7月參加工作,中央黨校經(jīng)濟管理專業(yè)畢業(yè),研究生學歷。中共四川省資陽市委書記、資陽軍分區(qū)黨委第一書記。中共十七大、十八大代表,中國婦女九大、十大、十一大代表,全國婦聯(lián)第十屆、十一屆執(zhí)委,九屆、十屆省省委委員,十一屆省人大常委,省婦聯(lián)第十屆、十一屆常委,市二屆人大代表,市三次黨代會代表,市二、三屆人大代表。 王守明,現(xiàn)代營銷管理學者,MBA研究生,職業(yè)經(jīng)理人,策劃人,6PS定論理論提出者。1974年出生于四川仁壽縣中崗鄉(xiāng),曾用名:王建明 ,畢業(yè)后在廣東工作,擅長于現(xiàn)代企業(yè)戰(zhàn)略制定與實施。曾任中德合資德納股份有限公司執(zhí)行總經(jīng)理,2000年主案策劃山東鵬洋 科技 CIS策劃;2001年主案黃川摩托戰(zhàn)略策劃。期間著有《現(xiàn)代企業(yè)戰(zhàn)略與管理》;02年后定居于上海。致力于中國文化產(chǎn)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研究。98年—2000任職德納股份有限公司執(zhí)行總經(jīng)理期間著有《現(xiàn)代企業(yè)戰(zhàn)略與管理》;2000年-2002年任職廣州天碩企業(yè)策劃公司策劃總監(jiān)著有《小型企業(yè)策略與執(zhí)行》; 2003年提出現(xiàn)代企業(yè)6PS定位。2010年策劃執(zhí)行中國畫長卷《神州頌》參加2010年上海世博覽會聯(lián)合國信息發(fā)展網(wǎng)觀展覽。 2010年3月與著名中國高級工藝美術師、紫砂壺名家范偉群先生合作名壺--神州頌世博 2010年6月與著名根雕大師江道榮合作根雕《孔子》、《君臨山野》參展2010上海世博會國際信息發(fā)展網(wǎng)館2樓-世界藝術長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