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1,長葉云杉主要生長在哪個地方
00:00 / 00:5170% 快捷鍵說明 空格: 播放 / 暫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單次快進5秒 ←: 單次快退5秒按住此處可拖拽 不再出現(xiàn) 可在播放器設置中重新打開小窗播放快捷鍵說明{0}
2,我姓陸永字輩誰知道我是多少世嗎
網(wǎng)文:起源主要有四:①顓頊后裔。《廣韻》載,顓頊后代吳回帝堯時任火神祝融,子名終,夏時住在大陸澤(今河南獲嘉一帶),后遷山西平陸,有一支在山東陵縣陸鄉(xiāng)建陸國,西周初年為魯國所滅,其后世子孫就以陸為姓,是為山東陸氏。②出自媯姓?!短茣ぴ紫嗍老当怼份d,戰(zhàn)國時田完裔孫齊宣王有孫子叫通,受封于平原陸鄉(xiāng)(今山東平原一帶),即陸終的故地,遂以陸為氏。史稱陸氏正宗。③出自陸渾國。《陳留風俗傳》、《風俗通義》等載,春秋時有陸渾國,公元前525年被晉國所滅,陸渾國遺民依照漢人習慣,以國為氏,以陸為姓。④出自他族?!段簳す偈现尽份d,北魏孝文帝實行漢化政策,改鮮卑步陸孤氏為陸姓,為北人八族之一,是為河南陸姓;傳成吉思汗之孫阿里不哥行六,為避禍隱姓埋名,以排行為姓,姓陸;彝、臺灣土著、京、土家、滿、蒙等民族均有陸姓?! ∈甲妫宏懲?。 遷徙: 陸姓最早發(fā)源于山東,并以此為中心向四周傳播,很早便遷居南方。史載西漢陸通后裔陸烈任吳縣(今屬江蘇)令,遷豫章(今江西南昌)都尉。其子孫留居吳縣,發(fā)展為當?shù)卮笞澹⒆痍懥覟殚_基始祖。后吳郡陸姓又分衍出穎川支、荊州支、丹徒支、樂安支、魚圻支、太尉支等,遍布河南、湖南、江蘇、山東等地,其中穎川支發(fā)展為當?shù)赝?,尊陸閎(陸烈第十二世孫,東漢初年任穎川太守)為開基始祖。魏晉南北朝時,中原陸姓有鮮卑步陸孤氏加入,以河南洛陽為郡望,成為陸姓又一大繁衍主流。南方孫吳政權有大都督陸遜一族,南北方各地陸姓陣容都得到大規(guī)模發(fā)展,榮載史冊的陸姓名人盛出空前。陸遜之子陸抗為孫吳鎮(zhèn)軍大將軍,孫輩陸機、陸云皆西晉著名文學家,江南陸姓昌盛可見一斑。盛唐時陸姓勢力呈鞏固發(fā)展之態(tài)。據(jù)福建《云霄縣志》所載,有陸姓將佐隨陳元光父子開漳入閩,落籍于此。宋元至明清時,陸姓已廣布神州,進而延伸至臺灣、新加坡等地。其分布經(jīng)數(shù)千年輾轉遷徙,無數(shù)次避禍南移,已變?yōu)榈湫湍戏叫帐?。今日陸姓以江蘇、廣西、廣東、浙江、上海等省為多。目前陸姓人口列全國第七十位。 郡望: 吳 郡 三國吳置,治今江蘇蘇州。此支陸氏為陸通直系后裔,開山始祖為陸烈?! 『幽峡ぁh高帝二年改秦三川郡置郡,治今河南洛陽東北?! }川郡 秦置,治今河南禹州。此支陸氏為吳郡陸氏分支,開山始祖為東漢陸閎?! ∑皆ぁ∥鳚h置郡,治所在平原(今山東平原南)?! 『觾瓤ぁ〕h之際置郡,治所在懷縣(今河南武陟西南)。 堂號: 忠烈堂 南宋左丞相陸秀夫誓死不降元,立益王于福州。元兵殺來的時候,陸秀夫從容拔劍將妻子、兒子驅逐下海而死,然后自己也投河自盡。 黜霸堂 漢朝時陸賈跟隨劉邦滅秦建漢。他的口才相當好,兩次出使南越。還曾寫了一本《新語》送給高祖,大意是崇王黜霸?! ∑渌锰枺孩倏ね锰枺汉幽?、平原、河內、吳郡、穎川。②自立堂號:懷忠、三德、源本、繩武、咸秩、天隨、世德、仰賢、崇本、羲經(jīng)、永言、繼述、善慶、嘉蔭、仁本、思過、中正、永福、繼志、行素、雙璧、崇本、懷橘、尊性等。 字輩: 某支陸氏字輩:應士正萬家,發(fā)興守中啟,國益維永成,遠開光明大,顯祖廣有德,學秀克必立?! 〗K吳江陸氏字輩:傳家惟孝友,華國本詩書。續(xù)輩:鼎亨延世祚,恒業(yè)守丕基?! ≌憬疥懯献州叄何捻w武爵,學富才高,鳳凰來朝,德盛隆古,聰哲睿良,仁敬慈惠。恭友睦姻垂竹帛,智廉勇藝勵雍和,芳聲照曜盈宵漢,秀裔積慶綿澤長,光前裕后書可久,泰集勛名士為祥。 江蘇濱海陸氏字輩:廣求學古通今士,文有安邦治國臣。 貴州羅甸陸氏字輩:錦畢慶龍光,增強德永昌,朝廷金道義,榮躍秀林章。另一支字輩:明錦應忠培,朝廷登國智,有銀開金鳳,民華極意堆?! ∩綎|某支陸氏字輩:忠厚傳家遠,詩書繼世長,仰圣昭春光?! “不辗饰麝懯献州叄簜骷医?jīng)倫,立建才德?! 『贝笠标懯献州叄河勒卦?,安定登保,垂隆紅才。 名人: 陸賈,漢初政論家、辭賦家。楚人,為劉邦客,有辯才。漢高帝十一年奉命使南越,說服南越王趙佗附漢稱臣,歸拜太中大夫?;莸蹠r高后用事,病免家居。高后時,右丞相陳平用陸賈之策,深結太尉周勃,以挫呂安劉。漢文帝元年,再次以太中大夫職使南越,令趙佗謝稱帝犯漢之罪,長奉貢職。有《楚漢春秋》、《新語》等?! £戇d(183-245),三國吳將領。字伯言,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世江東大族,少孤。建安九年(204)孫權召為掾屬,出為海昌縣屯田都尉,代理縣令。因功授定威校尉。建安二十四年(219)呂蒙薦為荊州督,奪荊州,升右護軍、鎮(zhèn)西將軍,封婁侯。221年劉備發(fā)動夷陵之戰(zhàn),拜為大都督,率兵西擊劉備。次年六月,用火攻獲勝。加拜為輔國將軍,領荊州牧,改封為江陵侯。黃龍元年(229),任上大將軍、大都護,鎮(zhèn)守武昌(今湖北鄂城)。赤烏七年(244),代顧雍為丞相,次年二月病逝?!?{1}
3,初一生物孢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報告
裸子植物:三尖杉科 裸子植物門種類不多的1科,又名粗榧科。常綠喬木或小喬木,稀呈灌木狀,髓心中部具樹脂道。枝、葉對生或近對生,小枝基部有宿存芽鱗。葉線形至披針形,在側枝上成兩列,橫切面上維管束下方有一個內生樹脂道。雌雄異株,稀同株;雄球花6~11聚成頭狀花序,生于葉腋,雄蕊具2~4(多為3)個背腹面排列的花藥,藥室縱裂;雌球花具長梗,生枝頂或一年生枝基部的苞腋,花軸上具數(shù)對交叉對生的苞片,每一苞片的腋部生有兩枚直立的胚珠。種子翌年成熟,常數(shù)粒集生于軸上,核果狀,全部包于由珠被發(fā)育的肉質假種皮中。本科植物的染色體基數(shù)=12?;ǚ矍蛐?,略具棱角,外壁薄,層次不明顯,表面顆粒較模糊。 本科僅有三尖杉屬(即粗榧屬)1屬,共9種,分布于東亞南部及中南半島,主產(chǎn)中國。中國產(chǎn)8種,其中5種為特有種,零星分布于橫斷山脈以東、秦嶺至大別山與江蘇南部以南的省區(qū)及臺灣,生于亞熱帶至北熱帶海拔200~1900米的低山至中山地帶的闊葉樹林中,僅高山三尖杉生于海拔2300~3700米亞高山地帶。其中分布廣、資源較多的為三尖杉與粗榧,分布狹窄、植株極少已處于瀕危絕滅境地的為貢山三尖杉。 三尖杉科植物植體內除含有雙黃酮類化合物外,主要含有20多種生物堿,可歸為兩大類,即粗榧堿類生物堿和高刺桐類生物堿,它們對人體非淋巴系統(tǒng)白血病,特別是急性粒細胞白血病和單核型細胞白血病有較好的療效。三尖杉木材堅實,結構細致,可做細木工用材。 三尖杉科建立以后,施尼1920年曾將它并入紅豆杉科(Taxaceae),但多數(shù)學者認為三尖杉科與紅豆杉科有明顯的區(qū)別,只應包含三尖杉屬,應隸屬于松杉綱(Coniferopsida)或松杉目(Coniferales),其親緣關系與紅豆杉科和羅漢松科 (Podocarpaceae)較近,與南洋杉科(Araucariaceae)、松科(Pinaceae)、杉科(Taxodiaceae)和柏科(Cupressaceae)較遠。 根據(jù)化石,三尖杉屬植物在第三紀已經(jīng)分布于歐洲西部和北美洲東部。與三尖杉屬相似的化石屬擬粗榧屬(Cephalotaxopsis )和似粗榧屬(Cephalotaxites )的地質年代為白堊紀早期,前者發(fā)現(xiàn)于北美和東亞,后者見于格陵蘭及捷克斯洛伐克。 康定云杉拉丁名 Picea montigena Mast.中文名 康定云杉拉丁科名 Pinaceae中文科名 松科保護級別 2分布 四川(康定)現(xiàn)狀 為我國特有種,分布區(qū)很少,屢遭砍伐,已瀕臨滅絕。海拔下限(米) 3100海拔上限(米) 3300形態(tài)特征 本種與白皮云杉的區(qū)別在于樹皮深灰色或暗褐灰色,小枝有密毛,葉下面每邊有1一4條氣孔線,先端鈍或尖。康定云杉(Picea montigena),又稱瘦葉杉。高山杉。根據(jù)《中國植物志》和《四川植物志》的記載,該植物于20世紀初被發(fā)現(xiàn),模式標本產(chǎn)于 四川省康定縣折多山,生長在海拔3100-3300米地帶。由于其形態(tài)與麗江云杉(Picea likiangensis)近似,最初曾被分類學家列為麗江云杉的一個復合種和變種,后又被確立為一個獨立的種??刀ㄔ粕己望惤粕?、川西云杉(Picea balfouriana)以及白皮云杉(Picea aurantiaca)既有相似之處,又具各自不同的特征。康定云杉小枝有密生毛,葉下面每邊有1-4條氣孔線,與川西云杉近似。不同于麗江云杉和川西云杉的明顯特征在于,球果成熟前種鱗露出部分背部為綠色,上部邊 緣為紫紅色或紅色。與白皮云杉近似之處是球果成熟前種鱗露出部分顏色相同,不同之處是樹皮呈深灰或暗褐灰色,小枝有密生毛,葉下面每邊有1-4條氣孔線,先端鈍或尖。康定云杉樹干通直,木材堅韌,紋理致密,經(jīng)久耐用,是建筑和家具的優(yōu)良用材。由于長期以來過度砍伐,早在20世紀50年代,它的分布數(shù)量已經(jīng)十分稀少,70年代以后,幾乎很難再見到它的蹤跡,分類學家只能通過前人采集到的有限標本,來確定它在松科云杉屬中的地位??刀ㄔ粕际撬拇ㄎ鞑康貐^(qū)物種強烈分化的種類之一,對研究云杉屬的系統(tǒng)發(fā)育和青藏高原隆起與物種演化關系,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1984年我國公布的首批重點保護植物名錄中,被列為二級重點保 長葉云杉 現(xiàn)狀 稀有種。本種為喜馬拉雅地區(qū)特有的針葉樹種之一,在我國僅產(chǎn)西藏吉隆的局部地區(qū) ,數(shù)量極少,應嚴加保護。? 形態(tài)特征 常綠大喬木,高達50米,胸徑達1米以上。樹皮淡褐灰色,具淺溝和圓形或近方形的裂片;枝下垂;小枝具凸起的葉枕,基部有宿存的芽鱗,1年生枝淡褐色或淺灰色,有光澤,無毛;冬芽紡錘形或卵圓形,芽鱗淡紅褐色,先端多少開展。葉輻射狀伸展,內曲,前伸,鉆形,細長,長3-5厘米,深綠色,先端漸窄成銳利的角質尖頭,橫切面菱形,通常高大于寬,每邊有2-5條氣孔線。球果下垂,圓柱形,兩端漸窄,長12-18厘米,直徑4-5厘米,成熟前綠色,熟時褐色;種鱗平滑,有光澤,質厚,寬倒卵形,長約3厘米,寬2-4厘米,先端圓而全緣,基部漸窄;苞鱗短小,長3-5毫米;種子長約5毫米,暗褐色,種翅膜質,長1.5-2厘米,寬約8毫米。? 地理分布 在我國僅分布于西藏南部吉隆縣吉隆村,魯嗄村以及沖色村一帶,所在地海拔2400-3200米。泥泊爾至阿富汁也有分布。? 生態(tài)學和生物學特性 本種分布區(qū)氣候特別是夏溫冬涼,四季分明,冬季有一定的雪被,生 長季節(jié)要求有足夠的濕度,年降水量約1000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達70%,土壤為山地棕壤 ,呈酸性反應。長葉云杉根系發(fā)達,具有耐寒、耐旱和抗強風的特性,同時,也具有較強的耐陰性。常與喬松Pinus griffithii McClelland 和高山櫟Quercus semicarpifolia Smith 混生。花期5-6月,球果10月成熟。? 保護價值 長葉云杉在我國境內為近期發(fā)現(xiàn),其葉較其他云杉長1-3倍,球果粗大,對研究植物區(qū)系及云杉屬分類,分布均有學校意義。材質優(yōu)良,適在西藏南部種植。? 保護措施 的長葉云杉發(fā)現(xiàn)后,已被吉隆縣列為重點保護樹各之一。因更新比較困難,應采取人工促進天然更新。并可選為西藏南部山區(qū)的造林樹種。中國科學院北京植物園已作了繁殖 試驗,效果良好;國內有關植物園也應開展引種栽培。? 栽培要點 選擇與其立地條件相似的山區(qū)建立苗圃,用種子育苗,然后移植;在幼苗和幼樹 時,要提供具有足夠的陰濕條件。? 長白松 學名:Pinus sylvestris var. sylvestriformis別名:又名美人松分類:松科,松屬,為歐洲赤松的地理變種?,F(xiàn)狀:漸危種。僅零散分布于長白山北坡。由于未嚴加保護,在二道白河沿岸散生的小片純林,逐年遭到破壞,分布區(qū)日益縮小。 已被定為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國務院1999年8月4日批準)。形態(tài)特征:常綠喬木,高25-32米,胸徑25-100厘米;下部樹皮淡黃褐色至暗灰褐色,裂成不規(guī)則鱗片,中上部樹皮淡褐黃色到金黃色,裂成薄鱗片狀脫落;冬芽卵圓形,有樹脂,芽鱗紅褐色;一年生枝淺褐綠色或淡黃褐色,無毛,3年生枝灰褐色。針葉2針一束,較粗硬,稍扭曲,微扁,長4-9厘米,寬1-1.2(-2)毫米,邊緣有細鋸齒,兩面有氣孔線,樹脂道4-8個,邊生,稀1-2個中生,基部有宿存的葉鞘。雌球花暗紫紅色,幼果淡褐色,有梗,下垂。 球果錐狀卵圓形,長4-5厘米,直徑3-4.5厘米,成熟時淡褐灰色;鱗盾多少隆起,鱗臍突起,具短刺;種子長卵圓形或倒卵圓形,微扁,灰褐色至灰黑色,種翅有關節(jié),長1.5-2厘米 。? 地理分布:長白松天然分布區(qū)很狹窄,只見于吉林省安圖縣長白山北坡,海拔700-1600米的二道白河與三道白河沿岸的狹長地段,尚存小片純林及散生林木。? 生態(tài)學和生物學特性:長白松分布區(qū)的氣候溫涼,濕度大,積雪時間長。年平均溫4.4℃,1月份平均溫-15℃—-18℃,7月份平均溫20-22℃以上,極端最高溫37.5℃,極端最低溫-40 ℃左右;年降水量600-1340毫米,相對濕度70%以上,無霜期90-100天。土壤為發(fā)育在火山灰土上的山地暗棕色森林土及山地棕色針葉森林土,二氧化硅(Sio2)粉沫含量大,腐殖質含量少,保水性能低而透水性能強,pH值4.7-6.2。長白松為陽性樹種,根系深長,可耐一定干旱,在海拔較低的地帶常組成小塊純林,在海拔1300米以上常與紅松Pinus koraiensis Sieb.et Zucc.、紅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 Nakai、長白魚鱗云杉Picea jezoensis var. komarovii (V.Vassil.) Cheng et L.K.Fu、臭冷杉Abies nephrolepis (Trautv.) Maxim.、 黃花落葉松Larix olgensis Henry等樹種組成混交林。花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球果翌年8月中旬成熟,結實間隔期3-5年。? 保護價值:長白松是歐洲赤松分布最東的一個地理變種,僅分布于長白山北坡,對研究松屬地理分布,種的變異與演化有一定的意義。同時它是該地區(qū)針葉樹中較好的造林樹種,樹態(tài)美觀,又適作城市綠化樹。? 保護措施:長白松分布地區(qū)已劃分保護區(qū),并列為重點保護樹種,今后應促進天然更新,提高母樹結實率,采種、育苗,擴大其造林面積。目前哈爾濱、白城、沈陽等地均已引種栽培,長勢良好。? 栽培要點:種子繁殖。長白松種子既可秋采春播,也可在低溫干燥條件下長期保存。播種前要消毒、催芽,條播或散播,播種后7天出土,出苗后要預防立枯病。在高生長速生期結束前,要注意灌溉。2年即可出圃造林。避免營造純林。 臺灣翠柏 植物名稱: 臺灣翠柏 別 名: 大鱗肖楠 長柄翠柏 英 文 名: 未知 [補充] 拉 丁 名: Calocedrus macrolepis var.formosana 科 名: 柏科 屬 名: 柏木屬 適應地區(qū): 原產(chǎn)臺灣北部及中部。 生態(tài)分類: 木本植物 > 常綠喬木類 觀賞分類: 林木類 高度范圍: 未知 [補充] 形態(tài)特征: 常綠喬木,高15-30m,胸徑達1m;樹皮灰褐色,呈不規(guī)則縱裂;小枝上面的葉深綠色,下面的葉具氣孔點,被白粉或淡綠色。雌雄同株,球花單生枝頂,著生雌球花的小枝圓或四棱形。孑遺種。 生長習性: 生長快,枝葉茂密而濃綠。 繁殖培育: 種子繁殖,扦插法也能繁殖。 景觀用途: 可作為城鎮(zhèn)綠化與庭院觀賞樹種。 孢子植物:孢子植物是指能產(chǎn)生孢子的植物總稱,主要包括藻類植物、菌類植物、地衣植物、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五類。 Laminaria japonica海帶屬褐藻門、海帶屬植物。 又名昆布、海帶菜、江白菜。 植物形態(tài): 藻體褐色,長帶狀,革質,一般長2-6米,寬20-30厘米。藻體明顯地區(qū)分為固著器、柄部和葉片。固著器假根狀,柄部粗短圓柱形,柄上部為寬大長帶狀的葉片。在葉片的中央有兩條平行的淺溝,中間為中帶部,厚2-5毫米,中帶部兩緣較薄有波狀皺褶。也是藻類植物,象根的部分只是起到固著作用的根狀物,象葉的部分叫葉狀體。[產(chǎn)地、產(chǎn)季]我國遼寧、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及廣東省北部沿海均有養(yǎng)殖,野生海帶在低潮線下2-3米深度巖石上均有。由于從北到南溫差、光照等諸因素差異的影響,使海帶的生長成熟期有早有遲,在同一海區(qū)或同一苗繩上的海帶,其成熟期也有先后,所以,收獲期從5月中旬延續(xù)到7月上旬。 [經(jīng)濟價值]海帶是一種營養(yǎng)價值很高的蔬菜,每百克干海帶中含:粗蛋白8.2克,脂肪0.1克,糖57克,粗纖維9.8克,無機鹽12.9克,鈣2.25克,鐵0.15克,以及胡蘿卜素 0.57毫克,硫胺素(維生素B1)0.69毫克,核黃素(維生素B2)0.36毫克,尼克酸 16毫克,能發(fā)出 262干卡熱量。與菠菜、油菜相比,除維生素C外,其粗蛋白、糖、鈣、鐵的含量均高出幾倍、幾十倍。海帶是一種含碘量很高的海藻。養(yǎng)殖海帶一般含碘3~5%0,多可達7~10汛。從中提制得的碘和褐藻酸,廣泛應用于醫(yī)藥、食品和化工。碘是人體必須的元素之一,缺碘會患甲狀線腫大,多食海帶能防治此病。還能預防動脈硬化,降低膽固醇與脂的積聚。 海帶可以制海帶醬油、海帶醬、味粉。日本人用海帶磨成粉,作為紅腸等食物的添加劑,把海帶茶作為表示喜慶的高貴食品。 工業(yè)上用海帶提取鉀鹽、褐藻膠、甘露醇,用來代替面粉漿紗、漿布,制酒時用作澄清劑,還可作醫(yī)療用品。海帶中褐藻酸鈉鹽有預防白血病和骨痛病的作用;對動脈出血亦有止血作用,口服可減少放射性元素鍶-90在腸道內的吸收。褐藻酸鈉具有降壓作用。海帶淀粉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近年來還發(fā)現(xiàn)海帶的一種提取物具有抗癌作用。海帶甘露醇對治療急性腎功能衰退、腦水腫、乙性腦炎、急性青光眼都有效。脾胃虛寒者少食用。海帶為出口品種,其英文名為sea belt,輸往國別和地區(qū):日本?!ずУ闹C音詞是"海待",指有在國外留學工作經(jīng)歷,回國后不能適應國內環(huán)境,不得不待業(yè)的人。 松仁海帶蔬菜-紫菜英文名:laver 紅藻門(Rhodophyta)原紅藻綱(Protoflorideophy-ceae)紅毛菜目(Bangiales)紅毛菜科(Bangiaceae)紫菜屬(Porphyra)的統(tǒng)稱。紫菜含有高達29~35%的蛋白質以及碘、多種維生素和無機鹽類,味鮮美,除食用外還可用以治療甲狀腺腫大和降低膽固醇,是一種重要的經(jīng)濟海藻。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但以溫帶為主?,F(xiàn)已發(fā)現(xiàn)約70余種。自然生長的紫菜數(shù)量有限,產(chǎn)量主要來自人工養(yǎng)殖。壇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條斑紫菜(P.yezoensis) 和甘紫菜(P.tenera)是主要的養(yǎng)殖種類。 簡史 早在1400多年前,中國北魏《齊民要術》中就已提到“吳都海邊諸山,悉生紫菜”,以及紫菜的食用方法等。唐代孟詵《食療本草》則有紫菜“生南海中,正青色,附石,取而干之則紫色”的記載。至北宋年間紫菜已成為進貢的珍貴食品。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一書中不但描述了紫菜的形態(tài)和采集方法,還指出紫菜主治“熱氣煩塞咽喉”,“凡癭結積塊之疾,宜常食紫菜”。養(yǎng)殖歷史很悠久。日本漁民可能在17世紀上半葉已用竹枝和樹枝采集自然苗,并進而用竹簾和天然纖維水平網(wǎng)簾進行養(yǎng)殖。長期以來紫菜苗只能依賴天然生長,來源有限,故養(yǎng)殖活動的規(guī)模不大。1949年英國K.M.德魯首先發(fā)現(xiàn)紫菜一生中很重要的果孢子生長時期是在貝殼中度過的,這為研究天然苗的來源開辟了道路。接著,日本黑木宗尚和中國曾呈奎分別于1953年和1955年揭示了紫菜生活史的全過程,為人工育苗打下了理論基礎。此后,紫菜養(yǎng)殖才進入全人工化生產(chǎn)時期,產(chǎn)量開始得到大幅度提高。 生物學特性 紫菜外形簡單,由盤狀固著器、柄和葉片3部分組成。葉片是由1層細胞(少數(shù)種類由2層或3層)構成的單一或具分叉的膜狀體,其體長因種類不同而異,自數(shù)厘米至數(shù)米不等。含有葉綠素和胡蘿卜素、葉黃素、藻紅蛋白、藻藍蛋白等色素,因其含量比例的差異,致使不同種類的紫菜呈現(xiàn)紫紅、藍綠、棕紅、棕綠等顏色,但以紫色居多,紫菜因此而得名。 紫菜的一生由較大的葉狀體(配子體世代)和微小的絲狀體(孢子體世代)兩個形態(tài)截然不同的階段組成。葉狀體行有性生殖,由營養(yǎng)細胞分別轉化成雌、雄性細胞,雌性細胞受精后經(jīng)多次分裂形成果孢子,成熟后脫離藻體釋放于海水中,隨海水的流動而附著于具有石灰質的貝殼等基質上,萌發(fā)并鉆入殼內生長。成長為絲狀體。絲狀體生長到一定程度產(chǎn)生殼孢子囊枝,進而分裂形成殼孢子。殼孢子放出后即附著于巖石或人工設置的木樁、網(wǎng)簾上直接萌發(fā)成葉狀體。此外,某些種類的葉狀體還可進行無性繁殖,由營養(yǎng)細胞轉化為單孢子,放散附著后直接長成葉狀體。單孢子在養(yǎng)殖生產(chǎn)上亦是重要苗源之一。 紫菜葉狀體多生長在潮間帶,喜風浪大、潮流通暢、營養(yǎng)鹽豐富的海區(qū)。耐干性強;適宜光照強度為5000~6000勒克斯,具有光飽和點高、光補償點低的特點,屬高產(chǎn)作物。對低溫的適應力隨藻體水分含量不同而變化,在快速干燥至含水20%時,經(jīng)-20℃左右的低溫冷藏數(shù)月到1年,放回海水中仍能恢復活力。對海水比重的適應范圍廣,但以1.020~1.025為宜。絲狀體耐干性差,要求低光照,故自然分布于低潮線以下。在氣溫開始下降、有海水流動的條件下,殼孢子形成后往往在每天上午9~11時大量放散,呈明顯的日周期性。 養(yǎng)殖 整個過程可分為絲狀體培育與葉狀體養(yǎng)殖兩個階段。 絲狀體培育 即人工采集果孢子,經(jīng)培育絲狀體形成殼孢子囊枝,最后形成殼孢子的過程。一般在育苗室內進行。分貝殼絲狀體培育和自由絲狀體培育兩種方式。培養(yǎng)貝殼絲狀體在 2、3月到9月進行。育苗室多為東西走向,以天窗和側窗采光,或增設人工光源。培育池可分平面與立體兩種。前者水深20~30厘米,培養(yǎng)基質——貝殼(多為文蛤殼)平放池底;后者池深50~70厘米,貝殼吊掛于池中。春季進行培育時,挑選優(yōu)良紫菜放散的果孢子制成果孢子水,均勻噴撒在貝殼上,使之鉆入殼內,經(jīng)4~5個月即可形成殼孢子。主要的管理措施包括:①調整光強。初期為3000勒克斯,到形成殼孢子囊枝后逐漸降至500勒克斯左右;②施加營養(yǎng)鹽??筛鶕?jù)不同生長期按一定比例施用硝酸鉀和磷酸二氫鉀;③控制水溫。使在整個絲狀培育期間不受夏季高溫和秋季提早降溫影響,保證按期采苗。 自由絲狀體培育是把果孢子置于玻璃瓶內培養(yǎng),使其自然生長成絲狀體。培養(yǎng)期間的生態(tài)條件與同種紫菜的貝殼絲狀體基本一致。自由絲狀體多作為育種手段進行2次采苗施用,但作為生產(chǎn)方式仍局限于個別地區(qū)。 葉狀體養(yǎng)殖 主要包括采殼孢子(又稱采苗)、出苗管理及成菜養(yǎng)殖幾個工序。殼孢子可在秋季海水下降到一定溫度,當壇紫菜貝殼絲狀體(27℃以下)和條斑紫菜絲狀體(20℃以下)上的殼孢子成熟并開始放散時采集。人工培育的絲狀體可在室內或海區(qū)進行收集。室內采苗時,將合成纖維或棕繩編制成網(wǎng)簾作為附著基質放于培養(yǎng)池中,使殼孢子自然附著于上;幾小時后,將網(wǎng)簾下海張掛。海區(qū)采苗時需將網(wǎng)簾和人工培育的絲狀體均置于海中預先設放的裝置內,使殼孢子自然附于網(wǎng)簾上。因殼孢子放散有日周期性,放散高峰多在上午10~11點之間,因此采苗一般均需在上午進行。此外也可利用自由絲狀體采殼孢子。 網(wǎng)簾下海到肉眼見苗為出苗期。為了早出壯苗、全苗,須將網(wǎng)簾置于適宜潮位,及時清除雜藻并施肥。到成葉期要合理施肥、防止病害并適時采收。日本采用的冷藏網(wǎng)技術,即在幼苗長到1~3厘米時,將其快速干燥至含水量20%,連同網(wǎng)簾置入-20℃冷庫密封保藏數(shù)十天至1年后再放回海區(qū)繼續(xù)生長,既有助于避開病害發(fā)生期,又可用冷藏網(wǎng)簾替換紫菜質量下降的網(wǎng)簾,使生產(chǎn)的紫菜保持幼嫩。 葉狀體的養(yǎng)殖按網(wǎng)簾在海區(qū)的安置方式可分為半浮動式和全浮動筏式(見藻類養(yǎng)殖),前者適用于淺海灘涂,后者主要用于深海海區(qū)。這兩種方式現(xiàn)在都采用全人工培養(yǎng)絲狀體和人工采苗提供苗源,在生產(chǎn)上占主要地位。此外,中國尚有菜壇式養(yǎng)殖法,主要利用天然殼孢子在巖礁上養(yǎng)殖,單位產(chǎn)量高,但受自然條件影響大,生產(chǎn)不穩(wěn)定。中國利用細胞工程技術將條斑紫菜與壇紫菜的體細胞附著于網(wǎng)簾上培養(yǎng)葉狀體也已成功。 http://baike.baidu.com/view/352579.ht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