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爾圖是誰(拉圖爾生平)

1. 圖爾圖是誰

1. 圖爾圖是誰

內(nèi)蒙古科爾沁王爺,察汗?fàn)柾?/p>

2. 拉圖爾生平

2. 拉圖爾生平

喬治·德·拉圖爾(Georges de La Tour ,1593~1652),法國宗教畫和風(fēng)俗畫畫家。以宗教和反映日常生活的風(fēng)俗畫的作品而聞名。

拉圖爾是一個非常神秘的畫家,因為太過神秘,正確的生平和經(jīng)歷至今仍不明確。只知道他1593年3月19日生于呂內(nèi)維爾附近,出生地隸屬于洛林公國 (Lorraine),父親是面包師傅。1652年1月30日卒于同地。

3. 圖爾丹是誰

玩伴——朋友——情侶——知己。我覺得周瑩這個人物設(shè)定上來說,骨子里是吳聘,而外在的把式是沈星移。周瑩有太多機(jī)會離開吳家了,而吳聘給周瑩的不止是一個家庭的溫暖,還是一份人生規(guī)劃和建設(shè)目標(biāo)。

這是符合中國傳統(tǒng)主流價值觀的,也是符合一個女性根本的定居需求。

而這是沈星移之前想都沒有去想過的,因為他不需要想。一直能拖到快四十集才想起來要正正經(jīng)經(jīng)合八字提親,沈少爺也真是個少爺。

在梨花樹之前,沈?qū)χ芨嗍菍氂駥η琏?,我憐惜你,我喜歡你,我抬舉你,那都是因為你給了我開心,其實比起其他丫鬟如玲瓏,沈星移對周瑩除了玩伴需求,至多是一份不甘心,又因為這不甘心是被敵家所有,越發(fā)膨脹了開去。

硬要再說多,沈星移是明白,雖然吳聘與他是敵對立場,他和吳聘是同一層次的人,而吳聘的器重,讓沈二少爺也開始對這個丫頭有了真正能力上的好奇,這也就是沈星移會在第一次救了周瑩以后,又放她回了吳家的根本原因。

那時候他還不愛,只是對玩伴類似奶嘴的依戀,也有一些人道主義情懷在里面,畢竟是連一個小乞丐一個小菇?jīng)鲆矔z惜的沈星移。

第一次救周瑩,是從玩伴到了有過生死之交的朋友。不管周瑩承認(rèn)與否,她對沈雖然依舊是斗嘴打罵,但雙方站到同一平臺在對話了。

賭局就是個證明,不能在心里上平等的兩個人,不可能打賭呢?周瑩對著沈也不是仇富紈绔富二代了,沈?qū)χ芤膊皇呛魜砗热サ男⊙绢^了。

而梨花樹后,是朋友到情侶的過度,沈星移那時候沒有想過要娶周瑩,他是實實在在真的沒有想。

偶爾見見面,斗斗嘴,吻個豬嘴,扮個女裝,日子不無聊,這也夠了。

情竇初開,但心性沒開,嫁娶這回事,沈少爺還不上心思,不然他家這一串新仇舊恨早就被他牽動了。

周瑩也明白,所以說了句朋友。

情侶關(guān)系的開始,應(yīng)該是沈為周挨板子的那一刻,沈看見了威脅,不止圖爾丹還有趙白石。

周見證了誠意,不止兩根肋骨~這個很曖昧,哈哈哈,男人給了兩根肋骨給女人啊。哈哈哈哈~還有正式的提親。

情侶關(guān)系終止于上海,而搭救是個最后的分水嶺,拋開外在的行事做派。

周和沈并不是一類人,周踏實務(wù)實,即使是被陷害被委屈,只要有個信念她依然能堅實團(tuán)個圓,哪怕大成若缺,就像她開始嫁給吳聘也不是為了愛情,這是中國傳統(tǒng),也是周瑩對自我的社會定位。

沈從來不是,眼里真正容不下沙子的是沈星移,小,要的是快樂,大,里說,要的是理想。

變法維系和摔盆打碗沒有本質(zhì)區(qū)別,區(qū)別僅僅是一個不務(wù)齋里的天堂,還是一個全中國商業(yè)環(huán)境的天堂。

周瑩不完全理解沈星移的理想主義,所以沈看重的不務(wù)齋的嬉笑怒罵的珍藏,周瑩并沒有太多留戀。

一如沈星移不完全理解周瑩對安居樂業(yè),現(xiàn)實成功的尊崇,所以他會說在吳家當(dāng)寡婦不如回不務(wù)齋里有滋有味。

這才是他們倆價值觀的根本區(qū)別,后來時間讓周瑩理解了沈星移的理想玩樂;也讓沈星移走進(jìn)了周瑩的世界看見了這個社會更深重的危難。在沈星移假死之前,周瑩是體會不到也沒有機(jī)會體會什么是無憂無慮的天堂,她的人生太坎坷,她能通達(dá)的天堂最多是吳聘勾畫的安居樂業(yè),興邦望族,行銷天下,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看得見摸得著的;而她以為沈死后,她才從戲臺里,樹影婆娑下,和淚跡斑斑的回憶里,感受到無欲無求無憂無慮純粹的開心在繁雜人世是何其珍貴;她不經(jīng)意給了沈星移,但一直到沈為她死,她才意識到沈星移所珍視,所一直糾纏她不休的到底是什么,而這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更稀缺的純粹;而沈星移,走出不務(wù)齋的沈星移看見了千瘡百孔,看見了一己之力的無能,最后他選擇躬身到地,去成全周瑩和吳聘構(gòu)設(shè)的實實在在的天堂,因為他對自我的追求已然無能為力,中國的問題積重難返,他這一代人只能束手就擒。所以沈一直都比周愛得純粹,沈心動是為了不務(wù)齋嬉笑怒罵的快樂,為了梨花樹下蓬勃璀璨,為了你讓我看見的天堂。而周瑩的愛,為了你救過我,為了你成全我,為了你犧牲。其實星移不止愛得更純,更深,也愛得更大,更虛。

4. 阿圖爾是誰

要到轉(zhuǎn)會界面上去搜索阿圖爾,選擇轉(zhuǎn)會費,或者是球員交換這兩個選項去交換

5. 圖爾格是誰

皇太極兄弟有15個,分別是愛新覺羅·褚英、愛新覺羅·代善、愛新覺羅·阿拜、愛新覺羅·湯古代、愛新覺羅·莽古爾泰、愛新覺羅·塔拜、愛新覺羅·阿巴泰、愛新覺羅·巴布泰。

愛新覺羅·德格類、愛新覺羅·巴布海、愛新覺羅·阿濟(jì)格、愛新覺羅·賴慕布、愛新覺羅·多爾袞、愛新覺羅·多鐸、愛新覺羅·費揚(yáng)果。其中愛新覺羅·巴布泰。

愛新覺羅·德格類、愛新覺羅·巴布海、愛新覺羅·阿濟(jì)格、愛新覺羅·賴慕布、愛新覺羅·多爾袞、愛新覺羅·多鐸、愛新覺羅·費揚(yáng)果是順治的叔叔。

1、愛新覺羅·褚英

愛新覺羅·褚英(1580年—1615年),清朝宗室,清太祖努爾哈赤長子,母為元妃佟佳氏。

努爾哈赤胞弟舒爾哈齊死后,努爾哈赤開始逐漸讓褚英帶兵并主持一部分軍政事務(wù)。褚英廣有戰(zhàn)功,努爾哈赤因其英勇,封號曰“阿爾哈圖土門”,譯言為“廣略”。

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以嫡長子身份,憑借多年戰(zhàn)功,一度被立為早期后金政權(quán)的汗位繼承人。遼陽大戰(zhàn)時,曾經(jīng)貪杯貽誤軍機(jī),解除兵權(quán)。

但是努爾哈赤的“開國五大臣”額亦都、費英東、何和禮、安費揚(yáng)古和扈爾漢以及一些兄弟們和褚英不和,于是在努爾哈赤面前告狀,努爾哈赤經(jīng)過調(diào)查也發(fā)現(xiàn)了褚英的存在的問題,解除了他的兵權(quán)。

褚英將不滿溢于言表,后被廢除太子之位,幷且被軟禁,之后褚英焚香詛咒告狀的五大臣和兄弟,并揚(yáng)言等掌權(quán)后處死五大臣和那些兄弟,被再一次告狀。

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努爾哈赤下令處死褚英,年僅三十六歲,葬于清東京陵。清太宗即位后,改封其為廣略貝勒。

2、愛新覺羅·代善

愛新覺羅·代善(1583年8月19日-1648年11月25日),滿洲正紅旗人。清朝宗室大臣,清太祖努爾哈赤次子,母為大福晉佟佳氏。

天命元年(1616年),封為和碩貝勒,參與國政,名列四大貝勒之首,序稱大貝勒。代善父子領(lǐng)滿洲兩紅旗(正紅旗、鑲紅旗),在征伐女真各部、蒙古與明朝的過程中屢立戰(zhàn)功。

曾因作戰(zhàn)英勇,賜號“古英巴圖魯”。努爾哈赤逝世后,在代善主持下,諸貝勒擁戴皇太極繼承汗位。

天聰九年(1635年),被皇太極斥為輕視君上,貪財違法,虐待屬人。崇德元年(1636年),封為和碩禮親王,世襲罔替。

次年,清太宗復(fù)斥為越分妄行,輕君蔑法,漸賦閑家居,不問朝政。終皇太極一朝,因其年長位尊而遭到壓抑。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極逝世后,為消弭內(nèi)爭,代善擁戴皇太極第九子福臨即位。

順治五年(1648年),病死于北京,終年六十六歲 ,賜祭葬,立碑紀(jì)功??滴跏辏?671年),追謚號為烈。乾隆十九年(1754年),入祀盛京賢王祠。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配享太廟,世襲罔替。

3、愛新覺羅·阿拜

清太祖高皇帝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第三子,明萬歷十一年乙酉八月十五日丑時生,庶妃兆佳氏,喇克達(dá)之女出。

天命十年(1626年),和塔拜、巴布泰一起討伐東海女真北路的呼爾哈部,俘千五百戶,還,太祖出城迎勞,授牛錄章京。

天聰八年四月,授三等副將,后稱三等男。崇德三年七月,任吏部承政。崇德四年(1639年),封三等鎮(zhèn)國將軍。崇德六年(1641年),駐防錦州。

崇德八年(1643年),因為年齡太大的原因,罷免承政的職務(wù)。順治四年九月,累晉二等鎮(zhèn)國將軍。順治五年戊子二月二十一日巳刻卒,年六十四。

順治十年五月,追晉鎮(zhèn)國公,謚勤敏。

4、愛新覺羅·湯古代

萬歷十三年(1585年)湯古代出生于明末的遼東。初授固山額真。取永平四城,湯古代偕圖爾格、納穆泰把守灤州。

天聰四年(1630年),明兵攻灤州,前線告急,貝勒阿敏懼怕不敢前去救援,湯古代派遣巴都禮率數(shù)百人突入重圍,進(jìn)入灤州。明軍用紅衣大炮攻城,城墻損壞。

湯古代等棄城奔永平?;厝ブ?,皇太極在朝堂上質(zhì)問他,湯古代認(rèn)罪請求處罰,太宗赦免他的死罪,罷免他的固山額真,奪去所屬的人口,籍沒其家產(chǎn)。

天聰八年(1634年),湯古代被授為三等梅勒章京。 崇德四年(1639年),封三等鎮(zhèn)國將軍。

崇德五年(1640年)病逝,追謚為鎮(zhèn)國克潔將軍。

5、愛新覺羅·莽古爾泰

愛新覺羅·莽古爾泰(1587年-1632年),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五子,努爾哈赤的第二位福晉富察氏所生。領(lǐng)正藍(lán)旗。

少時跟隨努爾哈赤征伐烏拉部,英勇善戰(zhàn),連克六城。天命元年(1616年)四月,受封為和碩貝勒。

天命四年(1619年),參加了薩爾滸大戰(zhàn),先隨努爾哈赤在薩爾滸全殲明總兵杜松所率的六萬之軍,又南下殲滅劉綎部四萬余眾。

天命五年(1620年)受命追襲明軍,直至渾河。天命十一年(1626年)攻擊喀爾喀巴林部,獨自率兵渡河,斬俘甚眾。太宗即位后,數(shù)次進(jìn)攻明軍,屢立戰(zhàn)功。

天聰六年(1632年)莽古爾泰逝世。死后被揭發(fā)有謀上之罪,被追奪其封爵。曾和代善、阿敏、皇太極并稱四大貝勒。

6、愛新覺羅·塔拜

愛新覺羅·塔拜(1589-1639年),清朝宗室,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六子。天命十年,伐東海北路呼爾哈部有功,授三等甲喇章京。

天聰八年,進(jìn)一等。尋封三等輔國將軍。崇德四年九月,卒。順治十年,追封謚輔國愨厚公。

7、愛新覺羅·阿巴泰

愛新覺羅·阿巴泰(1589年—1646年),滿洲正藍(lán)旗人。清朝宗室大臣,清太祖努爾哈赤第七子,母為庶妃伊爾根覺羅氏。

初授臺吉。萬歷三十九年( 1611年),和費英東一起征討東海窩集部烏爾固辰、穆梭二路。天命八年(1623年),同德格類一起征討扎魯特部,追斬昂安。

天命十一年(1626年),皇太極即位,晉封為貝勒。崇德元年(1636年),晉封為多羅饒余貝勒,駐防噶海城。崇德七年(1642年),與鄭親王濟(jì)爾哈朗一起攻克杏山。以奉命大將軍的身份征明,攻破薊州等州縣。

順治元年(1644年),晉封為多羅饒余郡王。順治三年(1646年)三月,病逝,終年五十八歲??滴踉辏贩鉃楹痛T饒余親王??滴跏?,謚號為敏。乾隆十九年(1754年),入祀盛京賢王祠。

8、愛新覺羅·巴布泰

愛新覺羅·巴布泰(1592-1655年),清朝宗室,清太祖努爾哈赤第九子,母為庶妃嘉穆瑚覺羅氏。天命十年,偕阿拜、塔拜伐東海北路呼爾哈部,有功。

十一年,命理正黃旗事。天聰四年,從阿敏駐永平。明兵攻灤州,巴布泰不能御,坐罷。八年,授梅勒額真。從伐明,克保安州。

巴布泰匿所獲不以聞,復(fù)坐罷。崇德六年,授三等奉國將軍。順治元年,從入關(guān),逐李自成至慶都。二年,進(jìn)一等。

三年,從勒克德渾伐湖廣,戰(zhàn)安遠(yuǎn)、南漳、西峰口、關(guān)王嶺、襄陽,屢破敵。四年,進(jìn)輔國公。六年,偕務(wù)達(dá)海討姜瓖,進(jìn)鎮(zhèn)國公。十二年正月,卒,予謚鎮(zhèn)國恪僖公。

9、愛新覺羅·德格類

愛新覺羅·德格類(1592年—1635年),清朝宗室,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子,生母是富察大福晉。

早年被授為臺吉。天命六年(1621年),率軍攻打奉集堡(今遼寧沈陽東南),攻克海州。又與阿巴泰征討喀爾喀蒙古扎魯特部。

天命十一年(1626年),封多羅貝勒。天聰五年(1631年),后金設(shè)六部,他掌戶部事。旋出征錦州、歸化(今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旅順口等地。天聰九年(1635年)逝世。

10、愛新覺羅·巴布海

愛新覺羅·巴布海(1596年-1650年),清朝宗室,清太祖第十一子,初授牛錄章京。天聰八年,授一等甲喇章京。其妻,揚(yáng)古利女也。

崇德四年,授梅勒額真,封鎮(zhèn)國將軍。順治七年,有罪,巴布海及其妻并子阿喀喇皆坐死,籍其家予譚泰。順治九年,譚泰誅,乃以其孥及遺產(chǎn)畀巴布泰。

11、愛新覺羅·阿濟(jì)格

愛新覺羅·阿濟(jì)格(1605年8月28日—1651年11月28日),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二子,多爾袞之胞兄,母為大妃阿巴亥。

皇太極時期參加過攻打明朝邊境以及朝鮮的作戰(zhàn);清軍入關(guān)時作為清軍前鋒隨多爾袞入關(guān),順治元年(1644年)封和碩英親王。

又以靖遠(yuǎn)大將軍沿長城入陜西,又自陜西出河南、湖廣、江西,屢敗李自成,殺死劉宗敏,俘獲宋獻(xiàn)策。

順治五年(1648年)又以平西大將軍督師征討姜瓖在大同的叛亂。順治六年(1649年)要求封叔王,被攝政王多爾袞拒絕。多爾袞死后,企圖攝政,被削爵幽禁賜死。

阿濟(jì)格能征善戰(zhàn),是清朝初期有名的將領(lǐng)。但他卻是一個缺少智慧,性格粗暴的人。

12、愛新覺羅·賴慕布

愛新覺羅·賴慕布(1611─1646年),清朝宗室,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三子。天聰八年,授牛錄章京。崇德四年,與議政。

七年,從阿濟(jì)格伐明,敗寧遠(yuǎn)兵。上御篤恭殿賚師,阿濟(jì)格不待賞先歸。賴慕布坐不勸阻,奪職,罷議政大臣。順治二年,封奉恩將軍。三年,卒。十年五月,追封謚輔國介直公。

13、愛新覺羅·多爾袞

愛新覺羅·多爾袞(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明萬歷四十年(1612年)出生于赫圖阿拉(今遼寧省新賓縣老城)。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天命十一年(1626年),多爾袞被封貝勒;天聰二年(1628年),17歲的多爾袞隨皇太極出征,征討蒙古察哈爾部。

因為軍功被賜號“墨爾根戴青”,成為正白旗旗主。天聰九年(1635年),多爾袞等率軍前往收降蒙古林丹汗之子額哲并獲得傳國玉璽。

崇德元年(1636年)因戰(zhàn)功封和碩睿親王,次年正月,皇太極令多爾袞追擊朝鮮國王家屬。崇德六年(1641年)至七年(1642年)的松錦大戰(zhàn)中立下卓越戰(zhàn)功。

皇太極死后,多爾袞和濟(jì)爾哈朗以輔政王身份輔佐皇太極第九子福臨即帝位,稱攝政王;順治元年(1644年)指揮清軍入關(guān),清朝入主中原,先后封叔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

順治七年(1650年)冬死于塞北狩獵途中,追封為“清成宗”,謚懋德修遠(yuǎn)廣業(yè)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義皇帝。

兩個月后,于順治八年(1651年)二月剝奪多爾袞的封號,并掘其墓。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為其平反,恢復(fù)睿親王封號,評價其“定國開基,成一統(tǒng)之業(yè),厥功最著”。

14、愛新覺羅·多鐸

愛新覺羅·多鐸(1614年4月2日—1649年4月29日),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五子,阿濟(jì)格、多爾袞同母弟,滿洲鑲白旗旗主,時人通稱十王,清初八大鐵帽子王之一,爵位世襲罔替。

后金天命五年(1620年),封為和碩額真,旋封貝勒,統(tǒng)正白旗。崇德元年(1636年),被封為封豫親王。崇德六年(1641年),參與松錦大戰(zhàn),獲大捷。

順治元年(1644年),以定國大將軍從多爾袞入關(guān),擊敗李自成軍。旋揮師破揚(yáng)州,殺史可法;下江南,俘南明福王,晉和碩德豫親王。

順治六年(1649年)三月十八日,多鐸染天花死亡,年僅三十六歲,謚號“通”。乾隆年間詔配享太廟。一生戰(zhàn)功彪炳,乾隆帝稱其為“開國諸王戰(zhàn)功之最”。

15、愛新覺羅·費揚(yáng)果

愛新覺羅·費揚(yáng)果(1620-1640年)清朝宗室,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十六子,也是最小的兒子。生于天命五年(1620年)十月,生母不詳。

費揚(yáng)果在皇太極在位時,因犯罪被賜死,削除宗籍??滴跷迨辏鼜?fù)宗籍,賜紅帶為覺羅。

推薦閱讀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