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蟲草包裝的標注:冬蟲夏草——24冬蟲夏草——30冬蟲夏草——16這是?
是等級標注,數(shù)字越小,等級越高,蟲草個頭越大。
16為一級蟲草,每斤含蟲草條數(shù)1600根。
24為二級蟲草,每斤含蟲草條數(shù)2400根。
30為三級蟲草,每斤含蟲草條數(shù)3000根。
2. 冬蟲夏草為什么叫冬蟲夏草?
因為冬蟲夏草是冬蟲夏草菌和蝙蝠蛾科幼蟲的復合體。
冬蟲夏草由蟲體與從蟲頭部長出的真菌子座相連而成。蟲體形如蠶,長3到5厘米。表面深黃色至黃棕色,有環(huán)紋20到30個,近頭部的環(huán)紋較細;頭部紅棕色;足8對,中部4對較明顯;質(zhì)脆,易折斷,斷面略平坦,淡黃白色。子座細長圓柱形,長4到7 厘米;表面深棕色至棕褐色,有細縱皺紋,上部稍膨大;質(zhì)柔韌,斷面類白色。氣微腥,味微苦。 以完整、蟲體肥大、外色黃亮、內(nèi)色黃白、子座短者為佳。
3. 青海的冬蟲夏草和西藏的冬蟲夏草哪個好?
青海和西藏從地理區(qū)域上劃分,兩地同屬于青藏高原,其實青海的產(chǎn)量比西藏的產(chǎn)量還要高。
每一年,青海的冬蟲夏草產(chǎn)量占總產(chǎn)量的70%,西藏的只占20%。
但是西藏政府的宣傳做的很好,西藏本來就有獨特的神秘感、民族風情、地理位置,讓所有人對西藏充滿神秘和向往,所以人潛意識里就覺得那曲的冬蟲夏草好,其實很多西藏本地人吃的冬蟲夏草大多都是青海玉樹的草,極草用的最好的草。
4. 冬蟲夏草的來歷?
冬蟲夏草是蟲草蝙蝠蛾與冬蟲夏草菌的結(jié)合體。對生存環(huán)境也有很高的要求,現(xiàn)多出自云南一帶。
5. 冬蟲夏草的味道?
冬蟲夏草是冬蟲夏草菌和蝙蝠蛾科幼蟲的復合體,味甘性平,歸肺、腎經(jīng),表面有細小縱向皺紋的,上部稍膨大,尖端有一段光滑的不育頂端;質(zhì)柔韌,斷面類白色。氣微腥,味微苦,一般情況下以完整、蟲體豐滿肥大、外色黃亮、內(nèi)部色白、子座短者是最好的。
6. 冬蟲夏草的含義?
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冬蟲夏草四個字:在時間上代表春夏秋冬,在時空上代表東南西北。
7. 冬蟲夏草的產(chǎn)地?
青海玉樹縣,青海雜多縣,青海達日縣
8. 冬蟲夏草的特征?
冬蟲夏草的蟲體似蠶,長3~5cm,直徑3~8mm;外表黃棕色至土黃色,粗糙,環(huán)紋明顯。頭部紅棕色,長有子座;胸腹部深黃色至黃棕色,胸節(jié)3,胸足3對,腹節(jié)10,腹足5對,中部4對明顯;表面有環(huán)節(jié)20~30;質(zhì)脆,斷面淡黃色。
子座細長圓柱形,稍扭曲,一般比蟲體長,表面灰棕色至棕褐色,有細縱皺紋,頭部稍膨大;質(zhì)柔韌,斷面類白色,似纖維狀。氣微腥,味微苦。
9. 冬蟲夏草的歷史?
每年5月,在青藏高原海拔3 500~5 000米的雪山地帶, 這里高山灌叢和草甸恢復了生機,成年蝙蝠蛾就在此處尋求配 偶,繁衍生息,它們將卵產(chǎn)在土塊中。雪山地區(qū)酷冷異常,孵 化出來的蝙蝠蛾幼蟲便蜇伏在潮濕相對溫暖的土中越冬。高山 地區(qū)長滿了頭花寥、珠芽寥、小葉杜鵑和蒿草之類植物,這些 都是蝙蝠蛾幼蟲喜愛的食物,除了面對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對蝙 蝠蛾幼蟲最大的威脅則是來自于它的宿敵——蟲草菌的侵染。
奇怪的是,盡管土壤里有昆蟲幼蟲的種類繁多,蟲草菌 單單對蝙蝠蛾幼蟲情有獨鐘,蟲草菌一旦遇到蝙蝠蛾幼蟲,便 會黏附到他們表皮之上,通過蝙蝠蛾幼蟲表皮的傷口或者進食 進入幼蟲體內(nèi),并且以幼蟲的內(nèi)臟為養(yǎng)料,滋生出新的菌絲。 有的新菌絲萌生在幼蟲體表,看上去像是蟲體披著白毛。
當幼蟲死亡后,體腔內(nèi)五臟六腑都被菌絲消耗殆盡,只 留下一具被菌絲所充滿的皮殼,蟲草菌斷絕了食源,便安然進 人休眠期。待到來年春暉轉(zhuǎn)發(fā),幼蟲尸體的頭部長出一根像圓
棒的東西,就是古人所說的草,并認為是“蟲腹精液”所化, 也不無道理。不過與其稱之為草,倒不如說它是從菌絲上結(jié)出 的果實更為恰當,真菌學家便稱之為子囊果。
這種果實上就長 著數(shù)億萬計的種子一一子囊孢子。因為草的形狀頗似中國古代 兵器的狼牙棒,真菌學家就命名為Cordyceps sinensis,前一個 詞來源于希臘文,意為棒頭。第二個詞意為中國產(chǎn)的,所以它 的學名直譯就是中國棒頭菌,不過人們習慣上還是把它稱為冬 蟲夏草或蟲草。
冬蟲夏草作為一種藥物,早在公元710年藏醫(yī)著作《醫(yī) 法月王論》中,就首次記載其功效:治肺部疾病。冬蟲夏草 出產(chǎn)在我國西南高寒地區(qū),藏胞稱之為“牙什托根布”,其名 始見于吳儀洛《本草從新》(1757年)和趙學敏《本草綱目拾 遺》( 1765年)。
在明、清兩代筆記體小說中,更是充滿了傳 奇性的描述:“冬蟲夏草,一物也。冬則為蟲,夏則為草,蟲 形似蠶,色微黃,草形似韭,葉較細。人夏,蟲以頭入地,尾 自成草,雜生于蔓草間,不知其為蟲也;深冬,草漸萎黃,乃 出地蠕蠕而動,其尾猶簌簌然帶草而行。
蓋隨氣化轉(zhuǎn)移,理有 然者。
”
1723年,法國人巴拉南在中國采集生物標本,發(fā)現(xiàn)了冬 蟲夏草,把它帶回巴黎,以后又由英國人利維當作世外珍奇帶 往倫敦,直到1842年,經(jīng)過真菌學家伯克利的研究,才發(fā)現(xiàn) 所謂“冬蟲夏草”,乃是一種叫蟲草菌的子囊菌寄生于蝙蝠蛾 的幼蟲上所形成的,才初步揭開冬蟲夏草的廬山面目。
10. 冬蟲夏草的形成?
冬蟲夏草即為蟲草真菌和蝙蝠蛾幼蟲的復合體,簡單來說就是蟲草真菌冬天寄生在蝙蝠蛾幼蟲體內(nèi),夏季吸收土壤里面植株根系的養(yǎng)分和草種,從而生長成的復合體。并不是單純的植株和昆蟲,而是兩種結(jié)合的真菌類植株。由于蝙蝠蛾這種昆蟲生活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區(qū),冬蟲夏草的形成周期一般為2-3年,形成條件之苛刻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