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古代的計量單位不同。酒的趣聞最為大家了解的是武松打虎,三碗不過崗。第二種說法是原始社會,一個叫夷狄的人物造的酒,也沒有具體的考證。貳·酒的趣聞·三碗不過崗古人喝的酒都是純糧食釀造的,度數(shù)比較低,叫做米酒。古代的斤兩要比今天小得多。
中華酒文化趣談,古人如何喝酒?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這是李白著名詩篇《將進酒》的選段,可見酒文化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源遠流長。壹·酒起源的三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神仙造酒。就是說酒不是凡間之物,是上天賜予的。神仙在造酒的過程中,酒不能發(fā)酵,需要有三種人的血經(jīng)過七七四十九天,才能釀出來。
神仙先找到一個文人索要了一滴血,隨后又問一個武將要了一滴血。神仙就在想,天地之間文人武將都是人中龍鳳,上哪去找第三滴血去,找呀找等到第49天還沒找到。神仙情急之下,看到一個凡人,拉著往窖子里滴了一滴血,哪知道這人是個瘋子。酒好歹釀出來,但是此后凡人喝了酒以后。剛開始溫文爾雅,再喝一會開始捋起胳膊,喝到最后的時候就耍酒瘋。
第二種說法是原始社會,一個叫夷狄的人物造的酒,但是也沒有具體的考證。第三種說法是杜康造酒。曹操說“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第三種說法是最有歷史典籍依據(jù)的酒文化起源。貳·酒的趣聞·三碗不過崗古人喝的酒都是純糧食釀造的,度數(shù)比較低,叫做米酒。跟現(xiàn)在的啤酒差不多,也就有個十度八度。酒的趣聞最為大家了解的是武松打虎,三碗不過崗。
話說陽谷縣有個壯士叫武松,此人天生豪爽、力氣驚人,而且酒量特別好。有一次武松回家探親,路過一家酒鋪,酒癮上來了,一看門口掛著一個橫幅“三碗不過崗”。武松心想:呵,店家好的口氣。不管三七二十一,小二勸解不成只好上酒。咕嘟咕嘟,連著喝下十八碗,差不多相當于現(xiàn)在喝了十八瓶啤酒。拿上行李繼續(xù)趕路,小二說“客觀千萬不可,山上有大蟲吃人”。
武松說,呵,少來這套,剛才嚇唬我不成,又拿老虎嚇唬我。好言勸不住該死的鬼。武松晃晃悠悠進了山,沒想到真遇上老虎了?,F(xiàn)在后悔也晚了,只能硬著頭皮把老虎打死了。一轉(zhuǎn)眼,一個醉漢變成了打虎英雄。真可謂是“好酒成就英雄”。友情提醒在古代,酒被看作是神圣的飲品,因為社會生產(chǎn)方式相對落后,又是經(jīng)過糧食發(fā)酵的,屬于稀缺物品。
為什么在農(nóng)耕文明發(fā)達的古代中國,只發(fā)明了白酒,而沒有發(fā)明啤酒和葡萄酒?
目前,學界一般認為,世界上最早釀造葡萄酒的是地中海沿岸居民,而最早開始釀造啤酒的是埃及人。在古代,這兩種酒都傳入中國境內(nèi),但是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依舊沒有被我們的祖先所完全接受,其實,古代的中國人更偏向于飲用黃酒和米酒。世界葡萄酒起源于地中海!據(jù)筆者了解,有跡象表明,世界上最早的葡萄酒發(fā)源于地中海沿岸地區(qū)。
后來古羅馬帝國軍隊征服歐洲大陸和北非在內(nèi)的大范圍土地,地中海成為古羅馬帝國的內(nèi)陸湖。所以,古羅馬帝國對對葡萄種植和葡萄酒釀造的推廣做出了巨大貢獻。到了公元1世紀,古羅馬帝國征服高盧,也就是目前的法國。自此,開啟了聞名世界的法國葡萄酒的起源,有史料記載表明,法國最早的葡萄種植在法國南部羅訥河谷,到了公元2世紀,才到達現(xiàn)在著名的葡萄酒圣地法國波爾多。
中國古人曾喝過葡萄酒!有歷史研究學者認為,葡萄酒在全世界范圍內(nèi)的發(fā)展和擴散,得益于基督教的傳播,有人甚至做過統(tǒng)計,《圣經(jīng)》中有521次提及葡萄酒。根據(jù)司馬遷的《史記》記載,到了漢朝時期,西域地區(qū)的人們已經(jīng)有飲用葡萄酒的現(xiàn)象。其中《史記·大宛列傳》有這樣的記載:宛左右以蒲陶(筆者注:蒲陶即葡萄)為酒,富人藏酒至萬余石,久者數(shù)十歲不敗。
古人吃飯動不動「一斗米十斤肉一斛酒」,他們是怎么做到的?不會撐不會醉嗎?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第一,古人吃肉少,所以偶爾吃一頓很厲害古代的中國人其實很少吃肉,副食嚴重不足。人不吃肉,肚子里面油水不足,吃主食就會特別多。以朝鮮為例,人民軍戰(zhàn)士一天定量為800克,也就是1.6斤。這1.6斤的米,給看這篇文章的人來吃,10個有9個怕是吃不下。但朝鮮人民軍戰(zhàn)士,幾乎人人都不夠吃。為什么?解放軍戰(zhàn)士的主食定量,其實一天也有650克,但肉類有200克以上,這才能夠適應(yīng)訓練的消耗。
相反,人民軍戰(zhàn)士沒有這200克肉,只有800克糧食,自然覺得不夠吃了。薩沙的1個親戚,在丹東做邊貿(mào),90年代曾經(jīng)接待過1個朝鮮的科長。這個科長第一次出國,親戚知道他在那邊沒油水,不敢請他吃大魚大肉怕腸胃受不了,就請吃面條。誰知道,這個30歲左右的科長,一次竟然吃了1個大鐵鍋的面條。平時早飯,能吃10幾個包子或者10塊燒餅。
他最厲害的一次,曾經(jīng)吃下了16個小籠包!如果不是親眼看見真不敢相信。道理也是這樣,古人平時吃主食是很厲害的,酷似今天的大胃王。如果偶爾讓他們吃一頓主食夾肉,自然能吃多少吃多少,就像我們今天吃自助餐一樣。第二,古代的計量單位不同。古代的斤兩要比今天小得多。古代的一斗,也分大斗小斗,大概是今天的1到2公斤,也就是2到4斤米。
2到4斤米雖然夸張,但古代的米多少還有殼子的,舂米以后剩下的也就1到3斤多。對于體力勞動者,一頓還是能夠吃的下的。至于肉,秦和西漢時期,一斤相當于258.24克,而不是今天的500克。10斤肉也就是2580克,2.5公斤。一頓吃下5斤肉,似乎不太可能,但如果是帶骨頭的肉,除去骨頭肉也就是3斤多,還是吃得下的。
話雖如此,如果一次吃1到3斤米加上3斤多肉,一般人恐怕還真不行。得要大胃王來了。第三,這是夸張的表現(xiàn),一般展示這個人身體好在農(nóng)村生活過的人都知道,能吃的大漢一般都能干活。在俄羅斯,地主雇傭臨時工時,一般先請他們吃一頓,然后選擇吃的最多的。一般認為,吃得多,說明消化能力強,新陳代謝好,身體肯定壯,體力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