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醬香型白酒,勾兌肯定有,幾次取的酒,好酒,差酒進行勾兌,出來味道更好,如果是單純的添加香精勾兌出來的醬香型白酒,不喝也罷。正常情況下,任何純糧白酒或所謂的原漿白酒都需要經(jīng)過勾兌這個環(huán)節(jié),有的原漿白酒是可以直接飲用的,比如說清香白酒及米香白酒。
1、中國糧食連年豐收,為什么白酒都是用酒精勾兌,而不用糧食釀造?
謝邀!糧食雖然年年豐收,但是不可能所有的糧食都用于白酒的釀制,過去白酒在市場上的供不應求才導致了食用酒精勾兌白酒的合法性。所以糧食酒雖好,但也不代表食用酒精就是不能喝的酒,食用酒精與香料勾兌的白酒也是經(jīng)過國家標準檢驗的,也符合食用標準,只是“勾兌”一詞在很多沒有深入了解的喝酒人士眼里屬于非法制酒的標識,因此排斥食用酒精酒,
2、為什么說醬香酒都是勾兌出來的?
醬香型白酒是中國白酒的典范,醬香型白酒工藝比較復雜,成本很高,一斤酒的成本大概在幾十元,還有醬香型白酒的周期很長,所以先了解醬香型,茅臺坤沙酒的工藝,再來評說。用原籽紅纓子高粱,在每年重陽節(jié)前后和酒曲按照1:1比例攪拌后(俗稱下沙),九蒸八曬七出:九次蒸煮,第一次蒸餾的原酒不要參入原料中,晾嗮,在釀造中,兩次投料,八次高溫堆積發(fā)酵(每次一周)八次下窖(每次一月),七次蒸餾取酒,
取出的原酒窖藏三年,三年后勾兌調(diào)味,再窖藏一年,最后檢驗出廠。在遵義地區(qū),沙的意思就是指紅粱即高粱,最有名的即是當?shù)禺a(chǎn)紅纓子高粱,因為本地產(chǎn)高粱細小而色紅,所以稱為沙。紅纓子高粱又稱糯高粱,粒小、皮厚、淀粉含量高,禁得起多次蒸煮,外地高粱一般取到第五次酒后就被榨干了,只有本地高粱能完成七次取酒。下沙就是指投放制酒的主料——高粱,
在制酒中,因所下沙的完整程度不同,而產(chǎn)出不同的酒。投入的是比較完整的高粱,產(chǎn)的酒為坤(當?shù)胤窖砸簦┥尘疲挥媚ニ榈母吡划a(chǎn)出的酒名為碎沙酒;用最后9次蒸煮后丟棄的酒糟再加入一些新高粱和新曲藥后產(chǎn)出的酒為翻沙酒,這是工藝流程圖。茅臺酒生產(chǎn)工藝,即傳統(tǒng)的醬香型白酒生產(chǎn)工藝簡稱為“九八七”生產(chǎn)工藝,即九次蒸煮、八次發(fā)酵、七次取酒,歷經(jīng)春、夏、秋、冬一年時間,
也稱坤沙或坤籽生產(chǎn)工藝,這種工藝生產(chǎn)的酒叫坤沙酒或者叫坤籽酒。坤沙酒是純糧高溫大曲白酒,出酒率低,一般有5斤糧食出1斤酒的說法,且需要3-5年的窖藏方能到達其較佳風味,為方便大家理解,我們把工藝結(jié)合名詞解釋來進行說明。坤沙酒用曲量大,大曲和粱的比例為1:1左右,注意:大曲是小麥制作而成,粱就是指的本地小粒糯高粱,
坤沙酒的生產(chǎn)講究“端午踩曲、重陽下沙”?!岸宋绮惹本褪侵冈诙宋鐣r節(jié)開始用小麥制作成大曲,經(jīng)歷2個月左右的時間制成成品曲,然后存放到重陽下沙后使用,用機器破碎以后,作成大曲塊。制作好的大曲,入庫存放到重陽下沙后使用,“重陽下沙”指的就是重陽節(jié)后開始一年一度的下沙作業(yè),“下沙”就是下粱的意思,分兩次完成,第一次就叫“下沙”用去50%的高粱,第二次叫“糙沙”又用去50%的高粱,然后就完成了兩次投糧的操作,之后全年的七個輪次的出酒就不再使用高粱,只是每個輪次不斷的加大曲,然后發(fā)酵再取酒。
下沙的過程非常重要,下沙完成得不好,一年到頭產(chǎn)的酒質(zhì)量都不好,甚至嚴重的出不了酒,所以釀酒師傅們都企盼下沙過程順順利利,一年到頭都是輕輕松松。對于醬香型白酒,勾兌肯定有,幾次取的酒,好酒,差酒進行勾兌,出來味道更好,如果是單純的添加香精勾兌出來的醬香型白酒,不喝也罷!想想醬香型白酒的工藝復雜及成本,再加上銷售成本,價格就上去了,一般小型醬香型白酒生產(chǎn)廠家生產(chǎn)出的大批量的酒,而且價格很低,這些酒有待商榷!,
3、既然原漿白酒可以直接飲,為何還要勾兌,增加一道工序?
感謝系統(tǒng)邀請!很多人都說只有醬香酒才能做到53度。而實際上是任何一種香型的純糧白酒都可以輕而易舉做到53度,就相當于人生下來就會放屁,有的原漿白酒是可以直接飲用的,比如說清香白酒及米香白酒,但有的原漿白酒不能直接飲用,因為口感不好,甚至很難喝,比如說醬香白酒及濃香白酒,需要儲存一段時間才好喝。這里重點說為什么還需要勾兌?正常情況下,任何純糧白酒或所謂的原漿白酒都需要經(jīng)過勾兌這個環(huán)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