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1,一瓶普通茅臺酒的釀制經歷了三十道工序和多少個工藝操作環(huán)節(jié)
一瓶普通茅臺酒的釀制,經歷了30道工序和165個工藝操作環(huán)節(jié)。茅臺制作過程可分為四個階段,具體如下:第一階段:制曲小麥經破碎,加入母曲和水制成曲胚,用稻草間隔入倉發(fā)酵40天后拆曲,貯存6個月后投入制酒生產。第二階段:制酒投料階段:重陽開始分2次投料,即下沙和造沙。下沙高粱經破碎后加熱水潤糧,次日加母糟蒸糧,下甑攤晾,之后加曲和尾酒拌勻堆積,達到工藝要求,入窖發(fā)酵30天后開窖取醅,再與造沙經破碎、潤糧后的高粱拌勻,從蒸糧開始重復上述工序。餾酒階段:餾酒階段共有7個輪次,每個輪次均經攤晾、加曲、堆積、入窖和餾酒操作。制酒過程共經歷9次蒸煮(餾),8次攤晾、加曲、堆積、入窖,7次取酒,一年一個生產周期。第三階段:貯存與勾兌基酒(輪次酒)分醬香、醇甜香、窖底香3種典型體貯存于陶壇中,將不同輪次、不同典型體、不同酒度、不同酒齡的基酒進行勾兌,勾兌后貯存于陶壇。貯存勾兌工序至少歷經3年。第四階段:檢驗與包裝勾兌后的酒經檢驗合格后,采用不透明容器包裝出廠。
2,茅臺酒的生產工藝有七個輪次嗎
茅臺酒基酒生產有七個輪次,作為“中國白酒傳統(tǒng)釀造工藝的活化石”之一,茅臺極為復雜的醬香工藝給人留下了神秘的印象。光基酒的生產,就有七個輪次。其中,第三輪次酒是茅臺酒產量,質量最為關鍵的“黃金輪次”。一二輪次酒偏酸,口感偏大曲清香酒,六七輪次酒偏苦,口感較重,三四五輪次酒的醬香風格表現(xiàn)較好。這七個輪次酒中,醬味、焦糊味從一輪次到七輪次是一個逐漸增強的過程,二三輪次酒略帶芝麻香,三四五輪次酒整體的質量和口感表現(xiàn)最好。七個輪次介紹1、一輪次酒是在頭三次蒸煮過后取出的酒,無色透明、無懸浮物。酸澀且后味微苦,度數(shù)57°左右。2、二輪次酒無色透明無懸浮物,但這時已經有一點醬香味兒冒頭了,口感微甜,同時有淡淡的芝麻香,后味兒比較干凈,還帶有一點酸澀味兒。3、三輪次酒無色透明無懸浮物,但醬香味兒開始濃郁了。味道醇和偏厚,微酸微甜,酒體醬香格局基本呈現(xiàn),后味兒也很干凈,度數(shù)在 53.5°左右。4、四輪次酒無色透明無懸浮物,醬味兒更加突出。入口醇厚,偏甜微酸,酒味較為持續(xù),后味綿長的特點開始顯現(xiàn),尾味收口干凈,回味比較淡。5、五輪次酒這時候顏色就開始變得微黃。醬香味兒突出,甜味持續(xù),口感連綿,酒體均衡性好,后味長同時還帶點焦糊味兒,尾味回味上淡淡的焦香襯托著醬香,度數(shù)大概在52.5°。6、六輪次酒相比五輪次酒焦香突出,醬香濃郁但稍顯弱化,酒體入口微苦微甘,帶有糊香,有淡淡的類似巧克力味的曲香氣息,尾味、回味較長,主要是以焦香為主的復合香回味。7、七輪次酒微黃透明無懸浮物,醬味兒很明顯,帶有類似糧食被烤焦的糊香,焦糊味回味較長,度數(shù)大概52°左右。對于喜歡重口白酒的酒友,七輪次酒很能適應他們的味口。
3,茅臺酒基酒生產有幾個輪次
茅臺酒基酒生產有七個輪次,作為“中國白酒傳統(tǒng)釀造工藝的活化石”之一,茅臺極為復雜的醬香工藝給人留下了神秘的印象。光基酒的生產,就有七個輪次。其中,第三輪次酒是茅臺酒產量,質量最為關鍵的“黃金輪次”。一二輪次酒偏酸,口感偏大曲清香酒,六七輪次酒偏苦,口感較重,三四五輪次酒的醬香風格表現(xiàn)較好。這七個輪次酒中,醬味、焦糊味從一輪次到七輪次是一個逐漸增強的過程,二三輪次酒略帶芝麻香,三四五輪次酒整體的質量和口感表現(xiàn)最好。七個輪次介紹1、一輪次酒是在頭三次蒸煮過后取出的酒,無色透明、無懸浮物。酸澀且后味微苦,度數(shù)57°左右。2、二輪次酒無色透明無懸浮物,但這時已經有一點醬香味兒冒頭了,口感微甜,同時有淡淡的芝麻香,后味兒比較干凈,還帶有一點酸澀味兒。3、三輪次酒無色透明無懸浮物,但醬香味兒開始濃郁了。味道醇和偏厚,微酸微甜,酒體醬香格局基本呈現(xiàn),后味兒也很干凈,度數(shù)在 53.5°左右。4、四輪次酒無色透明無懸浮物,醬味兒更加突出。入口醇厚,偏甜微酸,酒味較為持續(xù),后味綿長的特點開始顯現(xiàn),尾味收口干凈,回味比較淡。5、五輪次酒這時候顏色就開始變得微黃。醬香味兒突出,甜味持續(xù),口感連綿,酒體均衡性好,后味長同時還帶點焦糊味兒,尾味回味上淡淡的焦香襯托著醬香,度數(shù)大概在52.5°。6、六輪次酒相比五輪次酒焦香突出,醬香濃郁但稍顯弱化,酒體入口微苦微甘,帶有糊香,有淡淡的類似巧克力味的曲香氣息,尾味、回味較長,主要是以焦香為主的復合香回味。7、七輪次酒微黃透明無懸浮物,醬味兒很明顯,帶有類似糧食被烤焦的糊香,焦糊味回味較長,度數(shù)大概52°左右。對于喜歡重口白酒的酒友,七輪次酒很能適應他們的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