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詞解釋人首彩陶瓶
人首彩陶瓶,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彩陶。1973年出土于甘肅秦安邵店大地灣。細泥紅陶。高31.8厘米,口徑4.5厘米,底徑6.8厘米。器形為兩頭尖的長圓柱體,下部略內收,腹雙耳已殘。口做圓雕人頭像,披發(fā),前額短,發(fā)整齊下垂。鼻呈蒜頭形。鼻、眼均雕成空洞,口微張。兩耳各有一小穿孔,頭頂圓孔做器口,腹以上施淺淡紅色陶衣。黑彩畫弧線三角紋和斜線組成的二方連續(xù)圖案三組。造型以抽象的線條與人頭像相結合,頗具特色。裝飾以雕塑與彩飾構成一體,極其自然。是一件既具實用性又具有藝術性的古代藝術品。
2,人頭形器口彩陶瓶是哪個民族
人頭形器口彩陶瓶是漢族的。人頭形器口彩陶瓶,仰韶文化,距今7000-5000年。出自甘肅天水秦安大地灣,位于口部的圓雕人頭像,披著整齊的短發(fā),五官位置均勻端正。雙耳有系掛飾物的小穿孔。整個人頭形器口彩陶瓶,宛如穿著花衣的美麗少女。人頭形器口彩陶瓶介紹:人頭形器口彩陶瓶1973年出土于甘肅秦安邵店大地灣。細泥紅陶。高31.8厘米,口徑4.5厘米,底徑6.8厘米。器形為兩頭尖的長圓柱體,下部略內收,腹雙耳已殘。口做圓雕人頭像,披發(fā),前額短,發(fā)整齊下垂。鼻呈蒜頭形。鼻、眼均雕成空洞,口微張。兩耳各有一小穿孔,頭頂圓孔做器口,腹以上施淺淡紅色陶衣。黑彩畫弧線三角紋和斜線組成的二方連續(xù)圖案三組。造型以抽象的線條與人頭像相結合,頗具特色。裝飾以雕塑與彩飾構成一體,極其自然。是一件既具實用性又具有藝術性的古代藝術品。
3,哪個遺址被稱為彩陶文化
甘肅是我國彩陶起源最早、發(fā)展時間最長、分布范圍最廣、藝術成就最高的地區(qū),素有“彩陶之鄉(xiāng)”的美稱。距今7800年前的秦安大地灣一期文化出現(xiàn)的彩陶,為世界上最早出現(xiàn)的彩陶文化之一,屬于仰韶文化的大地彎文化依存中發(fā)現(xiàn),彩陶呈現(xiàn)為這一時期的最重要的文化表征。其代表是人頭形器口彩陶瓶,構思奇特,造型別致,文飾美觀,線條流暢,標志了中國古代制陶工藝技術的高度發(fā)達。
在甘肅發(fā)現(xiàn)最多、分布面最廣、最具代表性的,當屬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的馬家窯文化。馬家窯文化早在20世紀20年代由瑞典考古學家安特生發(fā)現(xiàn),它最鮮明的特征,便是彩陶文化十分發(fā)達,各個不同文化類型遺址中有大量的彩陶出現(xiàn),這在整個中國彩陶文化中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不僅如此,這一文化類型的彩陶還有著自己獨具特色、自成體系的風貌,同其它考古學文化中的彩陶比較,其畫彩的部位更加廣泛,不僅在許多細泥陶的外壁和口沿布滿了花紋,而且在許多大口徑器物的里面和其他夾砂的炊器上畫上彩紋,其繁縟而多變,細膩而奔放的文飾,表明這一時期無論是陶器的燒制,還是繪彩的技術,都已達到相當成熟的程度。正因為如此,所以考古界一度將其稱為“甘肅彩陶文化”。
馬家窯文化位于黃河上游地區(qū),最先發(fā)現(xiàn)于甘肅臨洮馬家窯,其年代約為公元前3300——前2050年。它上承廟底溝文化,下啟齊家文化,是仰韶文化晚期的一個地方分支。
馬家窯文化的彩陶制作工藝很成熟,數(shù)量特別繁盛,占各類陶器總和的25%——50%。在陪葬陶器中,彩陶多達80%。馬家窯的彩陶多為紅陶,分有泥質紅陶和夾砂紅陶。彩繪幅面很大,許多泥質細陶往往口沿、外壁都繪有花紋,還盛行內彩,紋飾繪于器物內壁。甚至一些作為炊器的夾砂陶也有彩繪,極為少見?;y繁縟瑰麗,富于變化而有規(guī)律。大多數(shù)的夾砂陶表面飾以繩紋,少數(shù)飾數(shù)道平行線、折線、三角或交錯的附加堆紋。馬家窯文化的陶器在造型上具有自己的顯著特點,器形有碗,缽,盆,罐,壺,瓶,杯等。
馬家窯文化彩陶上承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下接齊家文化。按時間先后可以分為石嶺下、馬家窯、半山、馬廠四個類型。這四種類型的彩陶各具特色。石嶺下類型的彩陶多瓶、罐、壺等,流行變形鳥紋流行、圓圈紋等;馬家窯類型多瓶、罐、盆、甕等器形,流行漩渦紋、弧邊三角紋,代表作有青海大通山孫家寨出土的舞蹈紋彩陶盆等;半山類型的彩陶多小口直頸廣肩鼓腹雙耳壺等,流行紅黑相間的鋸齒紋、漩渦紋;馬廠類型器形與半山基本相同,流行變體人形等紋樣。
1921年,河南澠池縣仰韶城,發(fā)現(xiàn)了彩陶為顯著特征,與磨制石器并存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