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以前,人們席地而坐,各有一套食具,分餐而食。與宴者各有一席,分散而坐,為之斟酒也不會有”巡”的感覺。隨著胡床(一種高腳折疊椅)傳入中原,有了高凳,為此逐漸發(fā)明了桌子。 ?
唐代時開始圍桌吃飯,在《宮樂圖》中,宮女圍案而坐,一位宮女執(zhí)長柄杓為其他宮女輪流斟酒,這才有“三巡”的意味。 ?
所謂“三巡”,就是三遍。主人給每位客人斟一次酒,如巡城一圈,斟過三次,客人都喝光了,這就叫“酒過三巡”。 ?
古人倡導(dǎo)飲酒有節(jié),飲不過三爵,過則違禮。 ?
因此“酒過三巡”的深層含義應(yīng)是:酒已經(jīng)喝得不少了,有正事談?wù)?,沒有正事的話,也就應(yīng)該散了。 ?
一巡點到為止 ?
客至,主上座,三瓶酒入桌,分酒器一圈碼開,帶著三兩句噓寒問暖,一頓酒席開場。 ?
倒第一杯酒時,一般都點到為止,說:“客氣客氣,酒量不行,不能多喝?!被蛘摺澳S意,酒我管夠!” ?
這時,酒是一桌人心照不宣的愛好,是話題最初的切口。八碟小冷菜把酒香襯得越發(fā)醇和,小酌幾口,胃口大開,全身都放松下來,思維也開始變得活躍,初見的尷尬與隔閡慢慢融化。 ?
二巡漸入佳境 ?
二巡就到了自我表現(xiàn)的黃金時機。 ?
舉杯起身給在座之人敬第一杯感謝酒,是展示你得體的禮貌;用了幾口熱菜之后,再起身敬第二杯,嘮嘮家常,縮短距離,贊同與欣賞就在不知不覺中孵化而出。 ?
三巡意猶未盡 ?
臨近飯畢,敬第三杯,再次表達感謝。酒席間話題千變?nèi)f化,心底無限往事與感悟都如漲潮而出,氛圍也常如夜色越飲越濃。 ?
三巡已盡,酒也不再是酒,成了情感述說的潤滑劑。 ?
人和人之間的關(guān)系從陌生到熟悉往往只需要一席酒的時間,一瓶好酒能催生出的場景遠比我們的想象更加廣闊,而三巡酒后,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流露才是酒的真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