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1,七夕節(jié)的風俗習慣
民俗二三事
00:00 / 01:2370% 快捷鍵說明 空格: 播放 / 暫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單次快進5秒 ←: 單次快退5秒按住此處可拖拽 不再出現(xiàn) 可在播放器設置中重新打開小窗播放快捷鍵說明
2,七夕節(jié)是哪一天
七夕:七月七,人稱“七姐誕”,因拜祭活動在七月初七晩上(晚上,古稱“夕”),故稱為“七夕”。關于七夕,中國古代有很多關于它的記載。東漢崔寔的《四民月令》 其文云:“七月四日,命治曲室,具薄持槌,取凈艾。六日,饌,治五(按:同谷)磨具。七日,遂作曲及磨具。是日也,可合藍丸及蜀柒丸,曝經(jīng)書及衣裳,作干糗,采蕙爾也?!边@里記載了從七月四日至六日對七月七當天的準備,以及七月七當天制作吃食、藥物、曝曬圖書和衣物的相關活動。其中流行于后世的,主要是“曝經(jīng)書及衣裳”。《世說新語》中引晉戴奎《竹林七賢論》云:“舊俗:七月七日法當曬衣。諸阮庭中爛然錦綺,咸時總角,乃豎長竿,掛犢鼻裈也?!边@里提及的“法當曬衣”,可知是普遍流行的習俗,后來到了明清之際,七夕也仍有曝曬這樣的民間活動。北京《永樂府志》載,“七月七日,曝洗、作曲、合藥”;河北《內(nèi)丘縣志》也有“七月七日暴衣書,不知乞巧”的記載。然而在今天這一習俗已成流風遺韻,恐已消亡,《中華全國風俗志》中甚至都不見記錄。而真正使七夕深入人心的還是牛郎織女的神話故事。成書于西周的《詩經(jīng)?小雅?大東》記載了吟誦這兩顆星星的詩句:維天有漢,監(jiān)亦有光。歧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不過這僅是古人借著兩顆星星來寄托自己的情感,跟牛郎織女傳說還有一定的差距。直到漢朝,人們把牛郎織女編成了神話故事。崔寔《四民月令》說:“七月七,河鼓(即牛郎)、織女二星神當會?!边@個記載里,牛郎織女在農(nóng)歷七月七這天相見。一直到南北朝這個浪漫無邊的時代,牛郎織女故事在文人們的編織下,身世也被編排得更清晰。南北朝《荊楚歲時記》中記載,“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織杼勞役,織成云錦天衣。天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后遂廢織。天帝怒,責令歸河東,使一年一度相會?!迸@煽椗畟髡f終于成了一個亦真亦幻的故事,依托現(xiàn)實社會為背景,牽牛星從天上的星神變成了人間放牛娃,織女則因動了凡心下嫁到人間。梁吳均《續(xù)齊諧記》的記述更詳:桂陽成武丁有仙道。常在人間,忽謂其弟曰:“七月七日織女當渡河,諸仙悉還宮。吾向已被召,不得停,與爾別矣?!钡軉栐?“織女何事渡河?兄當何還?”答曰:“織女暫詣牽牛,吾去后三十年當還?!泵魅?,失武丁。至今云織女嫁牽牛。牛郎織女傳說為七月七增加的是浪漫、傳奇色彩,但是七夕最重要的還是它的現(xiàn)實主義寄托,也即“乞巧”,女孩子向織女(育有一對兒女的織布高手)乞求讓自己心靈手巧的節(jié)日。相傳在七夕晚上,皇宮內(nèi)的宮女還要進行穿針乞巧的比賽,最先完成的宮女便是“得巧”。宋元之際,七夕乞巧相當隆重,京城中也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稱為“乞巧市”。人們從七月初一就開始置辦乞巧物品,乞巧市上人流如織。少女們都希望可以嫁個如意郎、向織女求賜美滿姻緣。所以七夕不僅僅是女兒們的節(jié)日,到了如今,更被賦予了情人節(jié)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