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戎人是什么人
戎人,北方游牧少數(shù)民族的別稱。
春秋時(shí)居民中有華夏和戎、狄、蠻、夷的區(qū)分。各諸侯國經(jīng)濟(jì)文化上較先進(jìn)而自稱華夏,他們把較為落后的小國或部稱之為戎、狄、蠻、夷。不少戎、狄、蠻、夷和華夏錯(cuò)雜在一起的。
戎和狄主要分布在今黃河流域或更北和西北地區(qū)。北戎、山戎分布在今河北和遼寧等地。姜戎、陸渾之戎本在今甘肅一帶,后來被迫遷徙到今豫西。在周的南面有揚(yáng)拒、泉皋、伊洛之戎。魯?shù)奈骶骋灿腥秩恕T谛l(wèi)都的城墻上可以望見戎人的村落。晉國的周圍都是戎狄人,故《左傳》說:“晉居深山戎狄之與鄰。”
據(jù)古書記載,戎狄多為“披發(fā)左衽”。《左傳》說姜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贄幣不通,言語不達(dá)?!鄙盍?xí)慣、禮俗、語言的差異,把戎狄和華夏區(qū)分開來。但戎人中有姜姓、姬姓之戎,顯然他們和周人本為同族人,只是出于歷史或文化的原因,使他們分道揚(yáng)鑣。盡管戎狄和華夏在文明程度上有差距,但這對彼此交往并無太大妨礙,如周王曾娶狄女為后,晉獻(xiàn)公、文公都娶戎族女子為妻。
春秋早期,戎狄勢力很盛,中原華夏諸小國受其威脅較嚴(yán)重,即使晉、齊等大國也經(jīng)常要遭到戎狄的侵襲。從春秋中期開始,華夏各國有了較大發(fā)展,特別是通過稱霸而相互聯(lián)合,增強(qiáng)了對戎狄的防御能力,不少的戎狄漸被華夏所征服。赤狄、白狄大部分為晉所滅,齊滅萊夷,秦滅西戎,楚國吞并數(shù)量甚多的蠻人或濮人的小國。由于各族長期和華夏聚居在一起,不斷相互影響,文化禮俗等方面的差別日趨減少。到春秋末年,原來散居于中原各地的戎狄蠻夷差不多都已和華夏融合在一起了。
一般指生活習(xí)俗落后,好斗的邊疆少數(shù)民族。
對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總稱
2,姓濮的由來
百濮 古族名。又稱濮人、卜人。主要分布在今長江以南一帶。最早見于《尚書·牧誓》, 曾參加周武王“伐紂”會盟。據(jù)《華陽國志》載,越xi郡會無(今四川會理縣)為濮人 居地,有濮人冢,即今安寧河流域的大石墓。濮人演變有三說:一說戰(zhàn)國以后演變?yōu)榘僭?,發(fā)展為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各民族;一說百濮與百越是兩個(gè)不同的族體,元代以后稱蒲人,再后發(fā)展為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各民族;另說前期之百濮與百越有密切關(guān)系,后期即為孟高棉語族各民族。 "濮即卜,古代濮、卜通用。上古之濮,文獻(xiàn)記載甚多《逸周書 · 王會解》說商周時(shí)代濮人屢次入貢,“商、產(chǎn)里、百濮以象齒、文犀、翠羽為獻(xiàn)”,孔安國《傳》說濮在江漢之南。唐 · 張守節(jié)《史記正義》說濮在楚西南?!妒酚?· 楚世家》說:“(楚武王)于是始開濮地面有之?!薄敖▽幙つ嫌绣б模б臒o君長總統(tǒng),各以邑落自聚,故稱百濮也?!惫糯Q為濮水,就是因?yàn)殄司佑谒蚨妹?。春秋?zhàn)國時(shí)的濮人,主要居住于楚國西南部,即現(xiàn)在的云南、貴州,四川至江漢流域以西一帶"。(摘自黃現(xiàn)璠撰《試論百越和百濮的異同》
濮(Pú)姓源出有四: 濮姓1、出自有虞姓,是舜的后代,以地名為氏。虞舜為炎黃部落首領(lǐng)時(shí),將他的子孫散封于濮地,其后代遂以地名為姓,形成濮姓,世代相傳。 2、出自高陽氏,是顓頊的后代。顓頊帝裔孫陸終之后,有另居于濮者,其后以地名為姓。 3、出自姬姓,是衛(wèi)國康叔的后代,以邑名為氏。據(jù)《姓苑》的記載,春秋時(shí),衛(wèi)國有大夫封于濮邑(今河南省濮陽市東濮城),其后以封地邑名為姓,稱濮氏。 4、出自熊姓,以國名為姓。據(jù)《路史》的記載,周朝時(shí),有百濮國(在今湖省北石首縣南),國人以濮為姓,亦稱濮氏。 得姓始祖:姚散。根據(jù)《路史》上記載,是姚舜(虞舜)的兒子姚散的后代,受封于濮,后代子孫即以濮為姓,稱為濮氏。故濮氏后人尊姚散為濮姓的得姓始祖。 5、“濮(布)”在壯語里是人的意思。“濮土(布土)”譯成漢語就是“土人”,即本地人或土生土長的人。濮土是與客人、外來人相對而言的。各地壯族有著不同的自稱,但他們都離不開“布”、“濮”這個(gè)總稱?!板?布土)”是廣西田東、田陽、平果、百色等縣的壯族自稱。(參考黃現(xiàn)璠著《壯族通史》) 6、中國古代民族。商湯時(shí)分布于江漢一帶,曾助武王伐紂。春秋戰(zhàn)國時(shí)楚西南(今滇、黔、川以至江漢流域以西)有許多分散部落,總稱「百濮」。無統(tǒng)一君長?!稿А惯€包括云南最早原住民孟-高棉語族各部落的先世。漢、晉時(shí)西南夷中的濮人大多散居在滇南、滇西南和滇東南。與哀牢、百越雜處,有閩濮、贕濮、尾濮等名稱。永昌郡周圍有稱為文面、赤口、黑僰的三濮。諸葛亮定南中,曾將當(dāng)?shù)劐搿笖?shù)千落」移徙云南郡(今云南大理、麗江、姚安、大姚、寧蒗、永勝等地,治所在祥云東南云南驛),這部分濮人後來逐漸與當(dāng)?shù)鼐用袢诤?。唐、宋時(shí)原來與僚雜屄居的濮進(jìn)一步分化。瀾滄江、元江以西肏的三濮又有樸子、蒲人、望苴子等名稱。至今布朗族仍自稱濮人或蒲人或日扥人 說文解字:水。出東郡濮陽,南入鉅野。從水仆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