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人,大學時有些是信陽人,畢業(yè)后去過信陽,做生意時接觸過一些信陽人。我簡單說一下我的看法。如有冒犯,謹發(fā)表拙見。信陽人到處走,做各種生意,有很多成就。有幾千人,地形上有很多小山和丘陵。農(nóng)業(yè)沒有太多出路,所以很多人出去謀生。
黃帝是什么時候的人,是哪里人?
黃帝是傳說中的人物。殷商和西周的文獻,如卜辭尚書詩經(jīng)以及銅器的銘文都沒有他的記載。直到春秋中葉,才出現(xiàn)有關他的傳說,以后傳說更多。他成了中華民族的象征—中華民族有百家姓,千家姓,但都是黃帝的子孫,中華民族幾千年綿延不絕的歷史,都溯源于黃帝。史記上說,黃帝以土德為王,時播百谷草木即領導人們在土地上耕種。
黃帝所在的北方土色黃,故稱黃帝。黃帝還有其他名稱,古書說,黃帝本姓公孫,因長于姬水,改姓姬,又居軒轅之丘(河南新鄭縣西北),故名號為軒轅氏。因在有熊的地方(河南新鄭縣)建國,又稱有熊氏。此外,黃帝還稱帝鴻氏帝軒氏拓云氏。黃帝是氏族社會中的酋長,他領導的氏族部落和部落聯(lián)盟,稱為黃帝族。黃帝族最早生活在陜西,過著遷徙不定的游牧生活。
后來向中原遷移,東渡黃河后,沿中條山和太行山麓向東北走,到達山西南部黃河之濱,爾后又在何涿北鹿定居,建起都邑。黃帝族是先秦華夏族(夏商周人)的直接祖先。史記載,黃帝正妃螺祖生二子玄囂和昌意,昌意之重孫是夏禹,玄器之孫帝譽是商人和周人共祖,周人姬姓為黃帝嫡系。黃帝的子子孫孫繁衍各地,中華民族都是黃帝的后裔。
黃帝時代為氏族社會末期。各部落聯(lián)盟之間發(fā)生戰(zhàn).逐有渾鹿阪泉之戰(zhàn)。黃帝內(nèi)傳載:帝既殺圭因之筑城,這種為防御敵方,在駐地周圍筑起的簡爭尤燦陋的夯土城墻,就要聳入文明時代了。在考古分期上,黃帝時代屬于新石器時代,文獻中記載的黃帝時代的許多事進,已為考古發(fā)掘的材料,如龍山文化等文化遺存所印證。黃帝又是古代先民智慧的化身,古籍記載的許多發(fā)明都歸在黃帝名下。
相傳他為戰(zhàn)勝善于施放煙霧的蚩尤,發(fā)明了指南車,又與岐伯共同研究出中國最早的醫(yī)書內(nèi)經(jīng),又命沮誦倉領創(chuàng)造文字,隸首制定算數(shù),伶?zhèn)愔贫仿?,大撓制定干支紀年法。黃帝的妻子螺祖還發(fā)明了養(yǎng)蠶葬絲,縫制衣裳。其他許多發(fā)明,如宮室舟車火食弓弩冠冕釜甑斧鋪件臼笙簧貨幣旗幟棺撐明堂五行鑿井清角鐘努刀幾鏡,以至獄鞠(足球),都與黃帝的名字相聯(lián)系。
你有沒有接觸過河南信陽人?在你的印象里是怎么樣的?
河南鄭州人,大學時同學有一部分信陽人,畢業(yè)后去過信陽,做生意也接觸了一些信陽人,簡單表達下自己的觀點,如有冒犯,謹表拙見。信陽地處秦嶺淮河以南,算是南方,人口和所轄區(qū)縣相對較多人口600多萬,兩區(qū)八縣,南側與湖北相連,東側毗鄰安徽。三省通衢,交通便利。單就河南整體區(qū)域來說,信陽應該是自然環(huán)境最宜居的。
信陽人一般認為自己是南方人,身邊的朋友說起來也經(jīng)常說你們北方大漢等等詞匯。確實,地域心理歸屬這一塊確實有很大的差異。而且信陽光山和新縣說話口音很詭異,跟普通中原官話有很大的區(qū)別,河南本地人基本就是完全聽不懂。信陽外出的人特別多,省內(nèi)外出人口僅次于南陽和周口。600多萬人,地形又多丘陵山崗,農(nóng)業(yè)不怎么有出路,所以外出闖生活的人非常多。
信陽人相對喜歡溫暖的氣候,所以一般選擇鄰近的湖北、合肥、安徽或者蘇州、杭州、上海。信陽人勤勞聰明,所以在國外做出一番事業(yè),在外地定居的人很多。回到主題,簡單說一下我眼中信陽人的一些特點。1.信陽人特別注重飲食,和豫北人不一樣。信陽人早上熱干面四菜一湯,中午或者有條件的晚上吃,特別喜歡吃燉鍋,臘肉,鴨,鵝,魚,都是他們的最愛。他們不一定要喝毛尖茶,但是飲食質(zhì)量一定要高。飲食在他們的生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