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的產量怎么增加的,茅臺需求量大的背后

當然茅臺之所以賣的這么貴,而且一瓶難求,這里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飛天茅臺的產量是比較低的,從而導致飛天茅臺的供應量遠遠低于市場的需求量。高價位的茅臺不僅可以節(jié)省茅臺的生產成本提高茅臺的利潤率(2018年貴州茅臺實現營收771.99億元,實現凈利潤352.04億元,凈利潤率超過45%),而且還可以維持茅臺的股價在一個很高的水平,比如目前茅臺的股價已經接近1000元人民幣,是A股市場上最貴的股票。

1、茅臺的產量年年增加,為什么市面上依然很少?

1、茅臺的產量年年增加,為什么市面上依然很少?

謝謝邀請。我們需要弄明白幾個關系,用數字說話:1.茅臺酒當年的產量,并不是當年的市場投放量,茅臺酒的完整生產周期,一般不低于五年,即從投料開始,到最終出廠上市,需要五年(甚至五年以上)時間。也就是說,2018年生產的基酒,批量上市時間最早是2023年了,按照茅臺前掌門人季克良老先生說的,茅臺酒在儲存過程中有損毀,勾兌過程中會兌入一定比例老基酒,也會留一定比例繼續(xù)做基酒。

一般五年后的市場投放量,大約等于五年前基酒產量的70%-85%,上圖為所長統(tǒng)計的茅臺酒歷年基酒產量,不難看出,自進入21世紀以來,茅臺酒步入了快車道,繼2004年突破第一個一萬噸以后,第二個、第三個......直到去年逼近5萬噸!2018年的產量,已經是20年前1998年的接近十倍。2.茅臺酒產量年年增加,為什么市面上依然很少見呢?據公開數據,今年上半年,茅臺酒投放量1.4萬噸,約合2900多萬瓶,為什么題主說少見呢?2018年,茅臺酒投放量在2.8萬噸,約合6000萬瓶,題主也沒有找到茅臺酒嗎?我想,題主的意思,應該不是說市場上沒有茅臺酒,而是說茅臺酒價格為什么失控了,壓根兒買不到官價茅臺酒吧?為什么官價買不到茅臺酒了?這并不是說沒有茅臺酒了,只能說明人家不想以1499元的價格賣給你,而是想以2499元的價格賣給你,

為什么呢?如果你不是買酒的,而是賣酒的,你能以2499元的價格賣出去,你會以1499元的價格賣嗎?茅臺公司不管嗎?也管啊!不是陸續(xù)有經銷商因此丟了資格嗎?當時在百分之百的利潤面前,還是會有人愿意鋌而走險的。那我們如何應對呢?不買唄,不喝唄,必不可少的宴請,能喝多少買多少,不在高位囤貨,錢在你手里,還怕買不到喝的酒?。

2、茅臺需求量大的背后,是我們富裕了嗎?

2、茅臺需求量大的背后,是我們富裕了嗎?

茅臺需求量大的背后,并非我們富裕了,而是我們一慣的炒作性格使然,為什么茅臺酒的需求那么多?難道真的是大家都在喝茅臺嗎?我請問一下,看到這篇文章的人,有幾個人每個月至少要喝一次茅臺?雖然咱們中國有幾千年的酒文化,但現在年輕人真的不再像老一輩了樣喜歡來白的了。再加上人口拐點到來,僅從人口結構上來說,對茅臺酒的需求是下降的,

那么支撐茅臺需求上升的兩大因素是什么?第一是送禮,買茅臺酒的一般是送禮居多,自己沒事買瓶茅臺來就著花生米吃的,只是那些重倉茅臺的股東們的日常曬照。雖然茅臺的國酒商標被拿走了,但茅臺酒的很多歷史典故和媒體的不斷宣傳,確實賦予了茅臺“國酒”的文化,所以自然送禮的很好選擇,第二就是投資,茅臺酒的金融屬性已經超過了消費屬性,有錢人干脆建門建個庫房,里面就是囤積茅臺。

因為茅臺酒一直在漲價,使得茅臺成為了稀缺的金融投資品,很多老百姓也加入囤酒行列,這又茲生了黃牛的巨大利潤空間,形成了黃牛先大囤,再分發(fā)到終端用戶小囤,最終成為全民囤酒的傾向。在很多人眼里,囤茅臺就和囤黃金是一回事,茅臺被稱為“液體黃金”,但是請注意,黃金是硬通貨,是在全世界都認的貨幣等價物,茅臺酒雖然被這些人當成黃金,但出了國門,它就不再是通貨了。

不能當成黃金,那就當成比特幣來炒?但是又請注意,比特幣的數量是恒定的,而茅臺酒是可以源源不斷生產的,隨著產能的擴張,稀缺性何在?因此,我認為茅臺酒巨大的需求,實際上只不過是表面的繁榮,是在大眾共同賦予其強金融屬性之下的群體性投機,而黃牛則是投機過程中的催化劑,因為黃牛越囤,看起來貨越少,就越具有稀缺性,又反過來推升大眾的看漲預期。

推薦閱讀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