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酒“年份酒”,按字面上的意思,好像就是酒勾兌好以后,在容器內(nèi)存放的年份。什么是年份酒、原漿酒、窖藏酒、基酒,年份酒其實只是酒廠為了給自己的白酒溢價,而設(shè)的一個噱頭,給白酒定的一個等級,只是在幾噸新酒中勾兌一點15年以上的陳年老酒,稱15年年份酒;再多一點稱30年年份酒;再多一點,稱50年年份酒;再多一點,稱80年年份酒而已。
1、酒根據(jù)年份價格不同。我想問一下,除了價格以外,有什么不同嗎?
我是@芙蘭一醉的芙蘭哥,非常榮幸回答您的問題,我來說一說我的看法:1.酒根據(jù)年份價格不一定不同,俗話說“酒是陳的香”這話不假,但這里的酒是有所指的。指的是什么酒呢?簡單的說就是純糧固態(tài)發(fā)酵的糧食酒,因為現(xiàn)在的酒款中還有新工藝法白酒,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酒精酒,它分為“固液法”白酒和“液態(tài)法”白酒。這種酒是沒有什么陳年價值的,這種酒不論放多少年之后,不但不會醇香,而且價格也不會漲,沒有任何陳年收藏的價值,
2.陳年好酒除了價格以外,還有哪些不同呢?顏色不同陳年老酒大部分在顏色上都有一定變化,比如:濃香、董香、芝麻香、兼香、馥郁香等香型的白酒,在存放了10年以上之后會泛出淡淡微黃的顏色。但也并不是所有的老酒顏色都會變黃,比如清香型白酒中的老版92年份的玻璃汾酒,絕大部分都是無色透明的,雖然有的汾酒也有顏色微黃的存在的情況,
但顏色微黃或者黃色的酒,可不一定是老酒,有的是特意而為之迎合消費者,有的就是冒充老酒制假售假。香氣不同好的陳年老酒,香氣格外的優(yōu)雅細(xì)膩,不沖、不串、不暴;一瓶好的陳年老酒,一開始打開的時候香氣是內(nèi)斂含蓄的,靜置片刻,通過氧化反應(yīng)開始緩慢的釋放豐富的花果香氣,香氣自然優(yōu)雅、香而不艷、濃而不膩、沁人心脾,
同時酒的糧香、曲香、糟香以及時間流逝所帶來的陳香,讓酒的香氣濃郁中不失清新、醇厚中不失細(xì)膩。風(fēng)味不同我記得喝過一瓶92年的古井貢酒,當(dāng)時給我印象非常深刻,至今難以忘懷,端起一杯、慢飲入口、如綿如絲、入口即化;飽滿、圓潤、細(xì)膩、醇厚的酒液包裹著舌頭,瞬間彌漫在口腔中;頓時口齒生津,甘美甜香、鼻口之間呵氣如蘭。
優(yōu)雅的陳香有一種特別的厚重之感,讓終于知道時間也是有味道的,入喉之后,回香油滑、香甜不膩、口鼻留芳。以上就是我的一些觀點和看法,如果各位酒友還有其他的觀點或不同意見,非常期待與您一起交流探討,請在評論區(qū)給我留言吧,留言必回!我是芙蘭一醉的芙蘭哥,一名愛喝會品且有獨立觀點的頭條作者,希望用淺顯的文字讓您健康喝好酒,選酒不犯愁!碼字不易,點贊鼓勵!如果您覺得我寫還湊合,請賜個關(guān)注或點個贊吧,真誠期待與您結(jié)緣,芙蘭哥在此鞠躬謝啦,
2、什么是年份酒、原漿酒、窖齡酒、基酒?
什么是年份酒、原漿酒、窖藏酒、基酒?謝謝邀請!年份酒、原漿酒、窖藏酒、基酒,這些詞是白酒業(yè)界的常用名詞,對白酒不太了解的顧客,對它的含義,往往會望文生義,產(chǎn)生一些誤解。我在這里就我的理解作一個解釋,供大家參考,年份酒“年份酒”,按字面上的意思,好像就是酒勾兌好以后,在容器內(nèi)存放的年份。比如茅臺年份酒有15年年份酒、30年年份酒、50年年份酒、80年年份酒四種;某品牌有5年陳釀、8年陳年、10年陳釀、15年陳釀等等,
這些都可統(tǒng)稱年份酒。如果你認(rèn)為它的年份就是酒在容器內(nèi)實際存放的年份,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前段時間,就有一位律師顧客買了茅臺年份酒兩瓶,分別是15年年份酒和30年年份酒的,買回來后發(fā)現(xiàn)并非自己想象的年份酒,于是去告茅臺公司欺騙消費者。這個官司打得怎樣?我們不去管,但通過這件事,我們了解到:年份酒其實只是酒廠為了給自己的白酒溢價,而設(shè)的一個噱頭,給白酒定的一個等級,只是在幾噸新酒中勾兌一點15年以上的陳年老酒,稱15年年份酒;再多一點稱30年年份酒;再多一點,稱50年年份酒;再多一點,稱80年年份酒而已。
為什么說只勾兌15年以上的老酒?因為醬香型白酒15年就是陳釀時間的極限,再多一些年份酒的口感也不會有更好,當(dāng)然究竟勾兌的比例如何?這是調(diào)酒師的秘密,我們不得而知。但我們知道的是老酒就像我們煮菜時放的味精、蠔油、醬油等調(diào)味品一樣,少之又少,原漿酒“原漿酒”是酒廠釀酒時,從蒸鍋內(nèi)接出來還沒勾兌的酒,叫原漿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