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瓷器種類(元代瓷器的種類)

1. 元代瓷器種類

1. 元代瓷器種類

元代的藍釉瓷器分為三類:“藍釉”、“藍釉堆白”和“藍釉描金”。

藍釉描金

藍釉描金是在已經燒好的藍釉器上,再進行描金裝飾。藍釉屬于高溫釉,需要先入窯高溫燒成,然后再二次入窯低溫烘烤金彩。兩次燒制費時費工,稍有不慎就會前功盡棄。由于燒制這種藍釉的青料非常昂貴,再加上要達到完美均勻的釉色效果非常困難,所以這類藍釉器物數(shù)量特別稀少。幾乎都是在宮廷貴族們的階層使用。藍釉描金器物之所以名貴,除了燒制彩料難得,工藝繁復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祭藍釉

祭藍釉最早創(chuàng)燒于元代的景德鎮(zhèn)。是一種以鈷著色的石灰堿釉瓷器。生坯施釉,在1280—1300℃的高溫下一次燒成。燒好后的祭藍釉瓷器,釉色深沉穩(wěn)定,釉面不流不裂,色調濃淡均勻一致。高溫鈷藍釉瓷器是元代景德鎮(zhèn)窯的新品種之一,它是明代霽藍釉的前身。元代藍釉器的造型有梅瓶、匜(yí 音儀)、爵、小杯、盤等。裝飾方法有描金和用白泥堆貼龍、飛鳳、海馬紋等。

藍釉堆白

藍釉堆白就是在藍釉地上以白色泥料塑貼,屬于屬于高溫鈷藍釉瓷器的一種,知名的藍釉堆白就是元代景德鎮(zhèn)窯藍釉白龍紋盤。在藍釉地上以白色泥料塑貼一條矯健的白龍。龍細頸,三爪,作昂首翻騰狀。

此盤屬于高溫鈷藍釉瓷器。這種傳世元代藍釉白龍紋盤見諸發(fā)表的共有4件,除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這一件以外,日本出光美術館、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和英國倫敦大維德基金會各收藏1件。

元代 藍釉堆白龍紋盤

藍釉屬高溫石灰堿釉,呈色劑為氧化鈷,最早出現(xiàn)于元代,但傳世品不多。明、清兩代在元代藍釉的基礎上相繼創(chuàng)燒出霽藍、灑藍、回青、天青、寶石藍等各色釉。

2. 元代瓷器的種類

2. 元代瓷器的種類

元釉里紅是元代中國傳統(tǒng)瓷器燒造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個品種。

元釉里紅是陶瓷裝飾歷史上重要發(fā)明之一。元代八方龍紋釉里紅拔白梅瓶它為釉下銅紅彩繪、拔白、打板、接胎而成,燒成難度大,氛圍特殊性強,應該說元釉里紅瓷器是陶瓷史上的一次偉大創(chuàng)新。流傳至今的元代釉里紅瓷器也很少,可見它的歷史性、藝術性、珍貴性,堪稱華夏文明的瑰寶。

3. 元代主要瓷器品類

元代鈞窯器的胎不如宋代細潤,特征是胎質較粗松,呈色白、灰白、黃、紅、黑。積釉肥厚,渾濁失透,多棕眼,釉泡,光澤較差。施釉不到底,圈足寬厚外撇,內外無釉,足內胎面常留有尖狀痕跡。那么元代鈞窯瓷器特點是什么呢?

1、胎色。元民鈞瓷胎色由斷面觀察多呈深灰色,甚者呈黑灰色。據(jù)文獻記載及本人手頭的實物資料表明,河南禹縣鈞臺一帶的窯口溫度高燒制的鈞瓷胎,基本上是深灰色或灰色,而山元代鈞窯瓷器 西、河北、河南北部林縣鶴壁等窯口燒制的鈞瓷胎多是灰白或灰黃色,胎土稍粗,燒結后多有空隙,胎與釉之間施有白色化裝土。

 2、元代鈞窯瓷器特點釉色以天青或月白為主,其他青中泛白、泛藍、泛黑、泛紫、泛紅的亦有所見。施釉稍薄,一般在0.07厘米左右。釉面桔皮紋明顯。肉眼可見釉內氣泡大而疏以及釉水流動痕跡。有的幾成油滴或兔毫紋。窯變釉紅斑較為飄浮,顏色鮮艷,紅色與青色幾乎不相融合,看上去較機械呆板,似人工貼畫而成。

3、碗類器物圈足較寬厚,內外皆不施釉,切削方式為內側向外斜削,外側豎直削,足根平切后里高外低,挖足后足心留有一明顯乳突痕,乳突周圍可見疏密不一的旋紋。圈足截面呈八字狀。

4、碗類器物口沿較厚,成圓狀而光滑,因垂釉而呈淺灰、褐灰或褐黃色寬帶邊。修胎草率,胎青厚重。施釉不到底,近圈足處露胎,露胎處以上有較厚的積釉痕,多一側更為顯著。

4. 宋元時期的瓷器種類

1.元代瓷器

元釉里紅是元代中國傳統(tǒng)瓷器燒造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個品種。元釉里紅是陶瓷裝飾歷史上重要發(fā)明之一。元代八方龍紋釉里紅拔白梅瓶它為釉下銅紅彩繪、拔白、打板、接胎而成,燒成難度大,氛圍特殊性強,應該說元釉里紅瓷器是陶瓷史上的一次偉大創(chuàng)新。流傳至今的元代釉里紅瓷器也很少,可見它的歷史性、藝術性、珍貴性,堪稱華夏文明的瑰寶。2.宋朝瓷器,即宋代的瓷器,宋代是傳統(tǒng)制瓷工藝發(fā)展史上一個非常繁榮昌盛的時期?,F(xiàn)時已發(fā)現(xiàn)的古代陶瓷遺址分布于全國170個縣。其中有宋代窯址的就有130個縣,占總數(shù)的75%。

陶瓷史家通常將宋代陶瓷窯大致概括為6個瓷窯系,它們分別是:北方地區(qū)的定窯系、耀州窯系、鈞窯系和磁州窯系;南方地區(qū)的龍泉青瓷系和景德鎮(zhèn)的青白瓷系。這些窯系一方面具有因受其所在地區(qū)使用原材料的影響而具有的特殊性,另一方面又有受帝國時代的政治理念、文化習俗、工藝水平制約而具有的共同性。

5. 元代瓷器器型

我國元代雙龍青花的特征明顯與眾不同。大家都知道元代雙龍青花,然而在元青花系列中,有一類造型奇特、具有異域風情的品種尤為難得,更顯珍貴!

我收藏了一件元代雙龍青花扁壺就是此類藏品中的佼佼者。元代雙龍青花獨特的特征器型僅見于元代,應該是在遼金時期游牧民族皮囊壺和元代中東地區(qū)流行的金銀扁壺。是僅供皇家和貴族使用的瓷器。

元代雙龍青花瓷特征為扁方形,器形碩大,燒制難度高。壺口繪兩朵蓮花,肩兩側各塑有兩條螭龍,螭身躬起,栩栩如生。

元代雙龍青花特征是兩側各繪有三朵纏枝蓮紋,正反兩面上側的三分之一處繪有如意垂云紋,里面繪雙鳳穿花紋飾,其下繪雙龍戲火焰寶珠,襯以云紋和海水紋。整個元代雙龍青花色澤純正藍艷,龍鳳神態(tài)生動,線條流暢,筆意酣暢。

6. 元代瓷器種類有哪些

卵白釉,是一種乳油失透狀的釉,釉中含的鈣量低(約為5%),鉀、鈉的成分較多,燒成后釉子的白色偏青,如鵝卵外殼的色澤,故名“鵝蛋青”或“卵白釉”。

卵白釉瓷器拍賣榜第1名 元 卵白釉暗刻五彩戧金碗

成交價:RMB 74,750,000

拍賣會:北京翰海2014秋季拍賣會

卵白釉瓷器拍賣榜第2名 元 卵白釉飛雁銜穗玉壺春

成交價:RMB 5,750,000

拍賣會:北京盈時2014春季拍賣會

卵白釉瓷器拍賣榜第3名 元 卵白釉印云龍紋高足盌

成交價:HKD 500,000

拍賣會:佳士得香港2013年秋季拍賣會

卵白釉瓷器拍賣榜第4名 元 樞府卵白釉蓮紋盤

成交價:HKD 475,000

拍賣會:佳士得香港2015年春季拍賣會

卵白釉瓷器拍賣榜第5名 元 卵白釉印蓮紋「樞府」款折腰洗

成交價:HKD 375,000

拍賣會:佳士得香港2017年10月拍賣會

卵白釉瓷器拍賣榜第6名 元 卵白釉龍紋碗

成交價:HKD 212,500

拍賣會:香港蘇富比2016年12月拍賣會

卵白釉瓷器拍賣榜第7名 元 樞府卵白釉模印纏枝蓮盤

成交價:RMB 207,000

拍賣會:北京保利2014春季拍賣會

卵白釉瓷器拍賣榜第8名 元 卵白釉印龍紋折腰洗

成交價:HKD 100,000

拍賣會:佳士得香港2017年10月拍賣會

卵白釉瓷器拍賣榜第9名 元 卵白釉“樞府”印花盤

成交價:RMB 95,200

拍賣會:北京誠軒2009年春季拍賣會

卵白釉瓷器拍賣榜第10名 元 卵白釉云鶴紋碗

成交價:HKD 75,000

拍賣會:香港蘇富比2016年12月拍賣會

7. 元代瓷器種類及特征

元代瓷器除白釉瓷有模印“樞府”二字(稱樞府白瓷)外,極少見其它落款,但“元青花云龍紋‘至正十一年’銘雙耳瓶”由于其極其重要的歷史地位。

元代制瓷工藝在我國陶瓷史上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元代的鈞窯、磁州窯、龍泉窯、德化窯等主要窯場,在前代的基礎上,仍繼續(xù)生產傳統(tǒng)品種。而且因為外銷瓷的增加,生產規(guī)模普遍擴大,大型器物增多,燒造技術也更加成熟。

8. 元代瓷器種類圖片

極其稀少,沒有具體的數(shù)字。

據(jù)知日本東京國立美術館所藏一只元代紅綠彩獅紋玉壺春瓶,因存世稀少,品相完好,稱之謂“鎮(zhèn)館之寶”。

元代五彩瓷器多以白釉為主要底色,釉面滋潤肥厚,其紅彩是以鐵為呈色劑的礬紅彩,綠彩料為礦物料,呈色如翡翠般通透亮麗。繪畫出多種題材的畫面和紋飾,用筆流暢簡練,使人感到十分明快鮮艷,整體畫面構圖和諧,視覺較使人震熱。

9. 元代最著名的瓷器產品是什么

元代黑釉瓷器的特點,元代黑釉瓷器紋飾比較簡單,并不像青花瓷紋飾那么繁密細致。第二點就是紋飾題材相應比較的少一些,并不像青花瓷題材那么多豐富多彩,青花瓷器題材主要在表現(xiàn)形式上可能會擁有很多鮮艷的配色,色彩也比較的飽滿,但是元代黑釉瓷器的著名特點就是以黑白色彩搭配為主,給人們呈現(xiàn)的感覺可能略顯單調。

10. 元代瓷器種類及特點

元釉里紅是元代中國傳統(tǒng)瓷器燒造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個品種。元釉里紅是陶瓷裝飾歷史上重要發(fā)明之一。元代八方龍紋釉里紅拔白梅瓶它為釉下銅紅彩繪、拔白、打板、接胎而成,燒成難度大,氛圍特殊性強,應該說元釉里紅瓷器是陶瓷史上的一次偉大創(chuàng)新。

流傳至今的元代釉里紅瓷器也很少,可見它的歷史性、藝術性、珍貴性,堪稱華夏文明的瑰寶。

11. 元代瓷器有什么特點

從現(xiàn)有的元代瓷器品來看,其的工藝特點具體表現(xiàn)如下。

第一,元代新燒窯方法的出現(xiàn),讓其瓷器的釉上色出現(xiàn)不均。新燒窯方法是一種大容量窯法,多器件一起燒制,容易造成釉色不均。

第二,元代瓷器底部多為露胎,其底足多不上釉。且足壁略顯厚,不規(guī)整,有的底心還有乳釘突起。

第三,有花紋的瓷器,其圖案紋飾布局簡繁有度,密度緊湊,構圖新穎,主次紋路分明,但大多數(shù)元代瓷器其印花圖案是渾圓而不清晰的,常有一種混糊感,并常會看見一些疵點。器物釉內,橘皮紋明顯。

第四,元代瓷器底部多數(shù)有旋紋,并粘有砂,多經過削足處理。而且其底部多為圈足,少有餅足和玉壁足。而元代有的瓷器因拼接而成,其接痕明顯。

第五,元代瓷器的釉多有氣泡,且較為密集,各種大小氣泡層次不同,且多為肉眼可見。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