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煎中藥怎么煎,用酒煎藥的正確方法

本文目錄一覽

1,用酒煎藥的正確方法

古方記載:酒水各半煎藥,(古代用的是黃酒,濃度低)現(xiàn)代用法 煎藥前(加水后)放三盅白酒,再煎藥。就行。一付藥煎兩次,每次放白酒三盅
你好!上面的都錯了,應(yīng)該以水沒過中藥為度,還有有些特殊的中藥要特殊的煎藥法,如礦石內(nèi)中藥要先煎,易揮發(fā)的中藥要后下,還有的要包煎,還有煎藥有分文火和武火的方法,一包中藥要煎兩次,然后兩次參合在一起服下!建議按醫(yī)囑!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用酒煎藥的正確方法

2,用酒煎中藥怎么煎

把藥材放到罐子里注意忌鐵器鋁器,密封后放于水浴中加熱煎煮就行啦
不是,就是煎藥之后喝藥的時候先喝一點白酒,一般這樣的白酒都要溫一溫?zé)岬摹:攘司浦缶岂R上喝藥。就是這樣我說的是酒送服,怎么是胡說呢?你不知道中藥有酒送服的嗎?三樓孤陋寡聞了吧!再說酒煎也就是取酒的性子上行,還不如送服。現(xiàn)在都沒有酒煎了,都改送服了??梢圆椴榻疴徸由ⅲ纯词窃趺从镁扑头?!別不調(diào)查就說別人胡說。會搞笑的

用酒煎中藥怎么煎

3,怎樣用白酒煎藥麻煩告訴我

不是,就是煎藥之后喝藥的時候先喝一點白酒,一般這樣的白酒都要溫一溫?zé)岬?。喝了酒之后酒馬上喝藥。就是這樣再說酒煎也就是取酒的性子上行,還不如送服?,F(xiàn)在都沒有酒煎了,都改送服了。別不調(diào)查就說別人胡說。會搞笑的
1.白酒、食品、重要的是先考察白酒廠相關(guān)合法有效的手續(xù)(白酒生產(chǎn)許可證、食品衛(wèi)生證、稅務(wù)證、企業(yè)法人營業(yè)執(zhí)照等)。 2.考察該廠白酒的來源,有無生產(chǎn)窖池、釀造車間、酒曲、窖泥、糧食、釀酒工人等 3.考察質(zhì)檢中心,有無國家規(guī)定的相關(guān)設(shè)施(化驗室、操作臺、色譜儀、品酒室等) 4、考察灌裝車間,是否國家規(guī)定的綠色、環(huán)保、全封閉的現(xiàn)代化生產(chǎn)線 5、考察生產(chǎn)能力和儲存能力,有多少窖池,多少酒壇、多少酒庫 6、區(qū)域壟斷+價格壟斷,許多品牌在市場上很快消失,其擔(dān)訂曹寡丨干查吮腸經(jīng)原因除了酒本身的質(zhì)量.口感外,還有更重要的因素:竄貨,低價傾銷和價格透明度太高。為了杜絕這種事故的發(fā)生,實行區(qū)域獨家代理 ,周邊市場品牌不能重復(fù),經(jīng)銷商在代理的區(qū)域內(nèi),壟斷經(jīng)營。其次,一般經(jīng)銷商電話咨詢廠家價格時,廠家只能告訴產(chǎn)品的建議零售價,出廠價只有簽約客戶才有知曉權(quán)。只有這樣才能有力保證每個經(jīng)銷商的絕對利益。 7、白酒口感、經(jīng)銷商可以提供當(dāng)?shù)乜诟幸髲S家專門調(diào)制(口感不對路、有你好受) 9、最后一條是:甲乙雙方必須公正、公平、公等。只有雙方有利可圖,合作才會越來越好!

怎樣用白酒煎藥麻煩告訴我

4,中藥煎藥的方法

煎中藥有九個細(xì)節(jié)   1.器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藥煎煮最好用陶罐、砂鍋或不銹鋼器皿等,切忌鐵、鋁等易腐蝕器皿。   2.浸泡 如同打豆?jié){前需要浸泡黃豆一樣,煎煮中藥前,應(yīng)先用冷水將中藥浸泡1—2小時(除用醋、酒泡的藥),至少也要20分鐘。   3.用水 煎藥用自來水即可,水量要浸過藥材表面1—3厘米。藥材過多或易吸水的可適當(dāng)增加。 4.火候 煎煮時先用武火(即大火)煮沸藥液后,改用文火(即小火)慢煎。   5.鍋蓋 通常,剛開始煎藥時須蓋緊鍋蓋,待水沸時可用兩根筷子撐起鍋蓋,留些縫隙讓蒸氣排出。有些中藥含有揮發(fā)成分,如薄荷、藿香等解表類藥物以及西洋參等貴重藥材,煎煮過程中其有效成分易發(fā)散到空氣中,則須蓋著蓋子熬。   6.操作 煎藥時要注意攪拌藥料,讓藥液充分煎透。每劑中藥一般煎兩次,第二次時間可略短。有些藥物需要區(qū)別對待,如先煎、后下、沖服等,中藥師都會在抓藥時講明。   7.時間 熬藥時間長短直接影響藥效。中藥煎煮時間從藥液煮沸之后開始計時,一般治療感冒等外感疾病的中藥熬10—15分鐘即可,補益類中藥則需煎煮40—60分鐘,其余的中藥煎煮20—25分鐘即可。   8.再熱 為節(jié)約時間,很多人會一次煎制出幾天的藥量,藥液再加熱時一般不需要煮沸,只要達(dá)到飲用溫水的溫度即可。通常采用文火,藥液剛有沸騰即可,放涼些飲用。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加熱中藥一般不建議用微波爐。中藥的成分非常復(fù)雜,用微波爐加熱中藥時,產(chǎn)熱的過程可能使藥材在分子水平遭到破壞,失去一部分效能。醫(yī)院煎煮的用塑料袋密封的湯劑,最好將其放到器皿里,再倒入熱水加熱。   9.存放 保存時要放到密閉容器里,置于陰涼處或冰箱冷藏室,前者可存放2天左右,后者一般可存放5天左右
分很多的如一,補藥,有毒的文火長時煎,要溫?zé)嶂?,二、清熱的藥要武火快煎,;開過五分鐘就好,且要涼著喝,還有些花類的,如菊,要開過后才放,且時間要短,最長五分鐘就好…………
1.煎藥器具:在煎藥時盡量使用砂鍋、不銹鋼、玻璃、搪瓷等為佳,忌用鐵器、鋁器、銅鍋。因為前者理化性質(zhì)比較穩(wěn)定,不易與藥物中的成份發(fā)生反應(yīng),以保證藥物的療效。而鐵銅類成份性質(zhì)較為活潑,易與藥物中的成份發(fā)生反應(yīng),影響療效。 2.浸泡方法:煎藥前,應(yīng)先將藥物放入藥鍋內(nèi),加干凈的冷水浸泡藥物,加水量以淹沒過藥面3-5cm,浸泡20-60分鐘為宜(過久則藥物易發(fā)霉變質(zhì)),這樣有利于藥物有效成份的煎出。 3.煎煮方法:每劑藥煮兩次。第一煎先用大火將浸泡好的藥煮沸后,改用中、小火,維持藥物沸騰;第二煎加水適量少些(以淹沒過藥面),火候同第一煎。煎時最好加蓋, 一般情況下煎藥時注意不宜頻頻打開鍋蓋,否則氣味易走失,藥效降低。 4.煎熬時間:藥物煮沸后開始計算時間。一般藥物第一煎20-30分鐘,第二煎15-25分鐘;滋補及質(zhì)地堅實的藥物第一煎40-60分鐘,第二煎30分鐘左右;解表、理氣及質(zhì)地輕松、芳香的藥物第一煎6-15分鐘,第二煎5-10分鐘。 5.濾取藥液:藥液煎取量需根據(jù)病人的病情、年齡等具體情況決定,成人量約200-300ml,兒童量約為成人的1/4-1/2,即50-150 ml。 6.服用時間:每日一劑,早晚各服一次。上午服用第一煎所煎出的藥液,下午服用第二煎所煎出的藥液,這樣可以使兩煎藥物在體內(nèi)的濃度和所起的作用均勻可靠。也可以將兩煎藥汁混合,分上午和下午兩次服用,兩次以相隔6小時左右為宜。當(dāng)天煎的藥當(dāng)天最好服用完,不宜保存。滋補藥宜飯前半小時服用;清熱藥及對胃腸有刺激的藥物宜飯后半小時服用;其它藥劑請遵醫(yī)囑。 7.服用方法:服用方法分熱服、溫服、冷服3種,一般而言,發(fā)汗解表藥和溫補藥宜溫服;祛寒藥、治療關(guān)節(jié)痛和潰瘍病的藥宜熱服,清熱解毒藥宜冷服。 8.注意事項:中藥包里經(jīng)常看到用紙或紗布另包的中藥,標(biāo)有先煎、后下、包煎、沖服等字樣。一定要按要求去做,否則將影響藥物的效果。煎煮過程中視情況可以補加水量,但要不斷攪拌,防止溢鍋、糊鍋。

5,中藥怎么煎

你可以把方子告訴我或者是治療什么方面疾病的告訴我,我?guī)?你看看,不同的病有不同的煎法。 煎前浸泡:首次煎煮(一煎)一般藥物浸泡30分鐘,以種子、果實為的主的藥物可浸泡一小時;再次煎煮(二煎)時,不用再浸泡。一煎加水量超過藥物2-5厘米,二煎加水液面淹沒藥物即可。 煎煮次數(shù):一般煎煮兩次。一次久煎不能代替兩次分煎。 煎煮火候:一般未沸前用大火(武火),沸后用小火(文火)保持微沸狀態(tài)。對于解表、芳香類藥物等,宜用大火急煎,以免藥性揮發(fā),藥效降低;對于滋補藥,多宜小火久煎,使藥物有效成分盡出。 煎煮時間:一般藥物,一煎應(yīng)沸后再小火煎20-25分鐘,二煎沸后再小火煎15-20分鐘;解表、芳香類藥一煎10-15分鐘,二煎10分鐘;滋補藥一煎30-40分鐘,二煎25-30分鐘。煎藥并非越久越好。 特殊煎服:藥包中注有“先煎”的小包藥,先煎30分鐘,再加入群藥;注有“后下”的小包藥,在群藥煎好前5---10分鐘投入再煎;注有“包煎”的小包藥,用紗布包扎好投入藥群中一起煎;注有“烊化”的小包藥,用煎好的藥液與“烊化”藥物煎煮溶解后服用;注有“沖服”的小包藥,用煎好的藥湯沖服。
你給藥店不就中了、、
湯劑是中藥最古老也最常用的一種服法。古人對煎藥的器具、火候、方法等,早就有了論述。如《醫(yī)學(xué)源流論》中就說道:“煎藥之法,最宜深講,藥之效不效,全在乎此。”用中藥治病無論是用單味藥,還是用多味藥配成的方劑,都需要進(jìn)行一定的煎制,加水、酒或其他藥液做成湯劑后,才能服用,因此湯劑的煎法是很有講究的,它對藥物的療效有很大的決定作用。 煎湯藥的程序雖然簡單,但其中包含的學(xué)問可大了,那么,怎么樣煎才能有效的發(fā)揮藥物的作用呢?我們先從煎藥的容器說起吧。很多人都知道煎中藥要用砂鍋,而不能用銅、鋁、鐵等金屬做的鍋,這是為什么呢? 用陶瓷砂鍋煎藥是因為它的性質(zhì)穩(wěn)定,不容易與藥物起化學(xué)反應(yīng),另外,它傳熱慢、受熱勻,不容易糊鍋,而且價格便宜,所以選用陶瓷制的砂鍋、瓦罐是最方便實用的。如果沒有砂鍋和瓦罐,也可以用不銹鋼、搪瓷制品或玻璃器皿代替。但是不能用銅、鋁、鐵等金屬容器,因為金屬容器的化學(xué)性質(zhì)不穩(wěn)定,容易發(fā)生化學(xué)發(fā)應(yīng),影響藥效甚至產(chǎn)生毒副作用?;颊叻煤笥锌赡艹霈F(xiàn)惡心、嘔吐等現(xiàn)象,加重病情。 水是煎中藥時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通常只要是干凈的水就行,井水、自來水都可以。但加水的量就很重要,不同藥劑的加水量是不大一樣的,水少了,可能不足以煎煮出藥物中的有效成分,而如果水多了,不但耽誤時間,還會使湯液的濃度降低,同樣會影響療效,那么一劑湯藥在煎制前加多少水才最好呢? 煎煮中藥的水量是根據(jù)藥物的性能、具體服用要求、藥物的大小以及藥味的多少來定的。首先,在煎藥前要用冷水充分浸泡20~30分鐘,使藥物完全被水滲透,便于有效成分的溶解,然后再加水煎煮。加水量通常為藥物的5~10倍。或者加到高出藥面2~3厘米左右就可以了。如果醫(yī)生有具體的要求,應(yīng)遵醫(yī)囑。 煮湯藥的時候長短也會直接影響藥物的質(zhì)量,那么一劑湯藥一般要煮多長時間最好?由于藥物的質(zhì)地不同,煎藥的方法、程序也各有不同,比如說有些藥要先煎后下,有些要另煎等等,這樣做起來雖然是很講究,但比較繁瑣,如果不這樣做會不會影響藥物質(zhì)量和它的治療效果呢? 煎藥時間要根據(jù)藥物的性質(zhì)來定。通常頭遍煎時,應(yīng)在中藥煮開后再熬20分鐘左右為好,二遍煎的時間可以稍微短一些。但也要視具體藥物不同而有所差異。比如一些解表藥的煎煮時間就應(yīng)該短一些,因為解表藥大部分用的是植物的莖和葉的部分,質(zhì)地疏松,吸水量大,所以煎的時間可以短一些。芳香類的藥物象藿香、佩蘭、薄荷和一些鮮用的藥物,由于揮發(fā)性較大,質(zhì)地柔軟,久煎容易喪失過多的有效成分,所以煎煮時間也要短,通常在其他藥物快要煎好時再下,聞到藥香味就可以了。而一些礦物類、貝殼類或動物類的藥物,象生石膏,磁石,還有象生牡蠣、生石決明這些藥,由于質(zhì)地比較堅硬,就需要先煎20分鐘左右,再下其他的藥物同煎。另外,還有一些需要包煎的藥物,比如種子類體積較小的、粉末狀的、粘性的、容易燒焦的藥物,或帶毛刺,容易刺激嗓子或消化道的藥物等,就應(yīng)該用紗布包好之后再煎煮。 湯藥的頭煎和二煎是什么意思呢? 中藥的有效成分的溶出是治病的關(guān)鍵,所以人們都認(rèn)為中藥還是煎兩遍好,頭一遍就叫“頭煎”,第二遍叫“二煎”。這樣可以使藥物之間充分作用,有效成分溶出徹底,增強療效。通常把這兩次煎出的藥湯混在一起服用,總量大約300~500毫升,對于服中藥困難的患者,可以少量多次的分服,或者是濃縮給藥。但是有些藥,象解表類的就不能濃縮給藥,而應(yīng)煎多少服多少。 煎中藥的火力按大小有文火、武火之分,文火就是小火,武火就是大火、旺火,那么什么時候用文火,什么時候用武火呢? 武火的火焰大,力道猛烈,可以使溫度急速的上升,使藥液很快的沸騰,但也容易燒焦;而文火的火焰較小,力道比較溫和。所以煎藥時,通常先用武火將藥液燒開,再用文火慢慢的煎。 把中藥煎好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看了以上的介紹之后對您是不是有一點幫助呢。最后讓我們一起來做一下總結(jié)吧。 煎煮中藥應(yīng)注意: 1.禁用銅、鐵、鋁等金屬容器,以免影響藥效。 2.加水量要適當(dāng),煎之前要浸泡,時間視具體情況而定。 3.注意特殊中藥的煎煮方法,保證療效。 4.變質(zhì)或煎糊的中藥切勿再服,以免中毒。 5.一般來說,沙鍋、瓦罐,陶瓷都可以實在不行不銹鋼鍋或銅鍋也可以,但 一定不可以用鐵鍋和鋁鍋. 6.沙鍋、瓦罐,陶瓷比較好,搪瓷盆、不銹鋼鍋次之。但一定不可以用鐵鍋和鋁鍋。銅鍋最好也不要用。 7.注意服藥時間和方法,謹(jǐn)遵醫(yī)囑

6,正確煎中藥的方法是什么

現(xiàn)用水侵泡10分鐘,以水淹沒藥上一指為宜,先用大火熬,在用小火熬,一般是熬3次的,把倒出來的在混在一起,分成6次喝,不要喝一次的時候在熬一次
樓上的仁兄把書上的整篇復(fù)制下來回答了,暈!夠?qū)I(yè),不過非專業(yè)的看起來可費大勁了.呵呵
泡一下!水沒過藥!砂鍋!就可以了!
中藥的煎法 一、煎藥容器以砂鍋、搪瓷器皿、不銹鋼為宜,嚴(yán)禁用鐵器。 二、中藥入煎前應(yīng)先用冷水浸泡20分鐘左右。煎藥用水量一般以浸過藥面1-3厘米。 大劑量和松泡易吸水的藥物可適當(dāng)增加用水量。 三、煎藥時間應(yīng)根據(jù)藥性而定,一般藥為30分鐘。解表藥、清熱藥、芳香類藥物不宜久煎,沸后煎15-20分鐘。滋補藥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40-60分鐘。煎藥時要攪拌藥料2-3次。每劑中藥一般煎二次,第二次煎時間可略短。 四、煎藥量:兒童每劑50-100毫升。成人每劑150-200毫升。 五、特殊藥物的煎煮方法: 1、“先煎藥”:煮沸10-15分鐘,再加入其它藥同煎。 2、“后下藥”:在一般藥即將煎至預(yù)定量時,投入同煎5分鐘即可。 3、“溶化藥”:應(yīng)在其它藥煎至預(yù)定服藥量,取藥汁,微火煎煮,不斷攪拌溶解即可。 4、“沖服藥”:將沖服藥調(diào)入煎好藥汁或開水中沖服。 5、其它特殊藥物按醫(yī)囑煎煮。 只是煎藥要講究方法,以利藥到病除。煎藥器具一般選用有蓋的陶瓷砂鍋或搪瓷鍋,因其受熱均勻,性質(zhì)穩(wěn)定。煎藥用水也很重要,應(yīng)使用符合國家標(biāo)準(zhǔn)的飲用水,如純凈水,井水、自來水,以不含消毒劑的優(yōu)質(zhì)天然水為佳。加水量,一般以浸泡后水面高出飲片2—3厘米為宜。加水量則應(yīng)根據(jù)飲片重量、體積、吸水能力及煎煮時間而定。藥味多、體積大、吸水強、煎煮時間長的中藥加水宜多些,否則宜少些;頭煎加水量宜多些,二煎宜酌減;煎煮滋補藥加水宜多些而解表藥宜少些;用于少兒的湯劑可適當(dāng)減少加水量。中藥適當(dāng)浸泡濕潤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中藥在煎煮前宜在室溫下加水?dāng)嚢韬蠼?0—60分鐘,使水分子充分浸入藥材組織。 煎煮火候、時間等也直接影響湯藥質(zhì)量?;鸷?,一般先武火(急火),煮沸后文火(慢火)保持煮沸狀態(tài),直至達(dá)到煎藥要求。每付藥一般煎二次,煎煮時間依藥方不同而有所區(qū)別。滋補類藥,一般頭煎煮沸后再煮30分鐘左右。解表藥氣味辛香,富含揮發(fā)油,煎煮太久易使藥材有效成分揮發(fā)逸去,降低藥效,宜急火煮沸,再煎5—10分鐘。一般藥煮沸后再煎煮約15分鐘即可。二煎藥宜比頭煎時間短些。煎液量,以每次煎煮后趁熱濾取煎液100—200ml為宜。藥味多的煎藥量宜多些,藥量少則宜少些。注意第二次煎煮后,應(yīng)擠榨藥渣,避免煎液的損失。兩次煎液合并混勻后分兩次服。 還有一些特殊煎法,如薄荷等氣味芳香、含揮發(fā)性成分,不宜煎煮時間過長,需后下,一般在其他群藥文火煎煮一段時間后再加入同煎5—10分鐘即可。含粘液質(zhì)較多的車前子、葶藶子等中藥,易粘糊鍋底;旋覆花等脫落的絨毛混入煎液后刺激咽喉,引起咳嗽;海金砂、蒲黃等花粉總表面積大、疏水性強,應(yīng)避免漂浮,所以這幾類中藥都宜包煎。 怎么熬中藥,如何服中藥? (1)中藥的煎煮是有一定要求的,具體有:①每次將一劑中藥飲片材料放入煲內(nèi),加入清水,觀察加水能否浸滿藥面,不足時可稍加水量。②一般浸泡半小時使中藥飲片的有效成分易于煎出(如趕時間,此步驟可略去)。③先用猛火煎至充分沸騰1-3分鐘。然后收至小火,煎20-30分鐘使之成一碗,用消毒紗布或咖啡格濾渣倒入杯內(nèi),溫?zé)岱?。④一次將藥物煎好后,可以將首劑和再煎的藥物混勻,以便藥效均衡? (2)服藥方法也是給藥護(hù)理中重要的護(hù)理內(nèi)容。清代徐靈胎曾指出:“方雖中病,而服之不得法,非特乏功,反而有害?!闭f明了服藥方法的重要性。在臨床實踐中也確有因服藥方法不符合要求而影響治療效果的。因此,在護(hù)理上必須正確執(zhí)行各種服藥方法。 ①湯劑的服法大致分為4種:分服:即是將每天1劑中藥,分2-3次等量分服。對老人小兒服藥有困難的也可采用少量多數(shù)或濃煎后服用。頓服:將1劑湯藥1次服下,以取其量大力峻、快速起效之作用。連服:是指在短時間內(nèi)連續(xù)給予大劑量藥物的服用方法。意在短時間內(nèi),使體內(nèi)達(dá)到較高的藥物濃度。②中成藥服服法一般分送服、沖服、調(diào)服、含化及喂服等。送服:是將藥放入口內(nèi),用溫開水或藥引、湯劑送服。沖服:即將藥物放入杯內(nèi),用溫開水、藥引等沖成懸混液后服用。調(diào)服:是將一些散劑用溫開水或白酒、醋等液體調(diào)成糊狀后口服。如安宮牛黃丸、紫雪丹等均用此法給藥。含化:是將丸、丹劑含在口中,讓藥慢慢溶化,緩緩咽下。如六神丸、喉癥丸、救心丹等。喂服:本法主要用于嬰幼兒、年老體弱或急危重癥病人。是指將中成藥溶成液狀,逐口喂給病人的一種方法。 (3)中醫(yī)用藥護(hù)理除了注意煎藥和服藥方式外還應(yīng)該注意以下內(nèi)容:①服藥溫度:服藥溫度一般是指服用中藥湯劑的藥液溫度或用于送服的、酒等溫度而言。常有熱服、溫服和冷服之分。熱服:是將剛煎好的藥液趁熱服下。常用于寒證。溫服:是將煎好的湯劑或送藥的水等放溫后再服用。一般湯劑均采用溫服。冷服:將煎好的湯劑放冷后服下。常用于熱證。②服藥劑量:用藥的劑量一般應(yīng)該由醫(yī)生根據(jù)具體情況具體決定。③服藥后應(yīng)注意休息,觀察藥物效果,觀察有不良反應(yīng)。尤其是服用峻烈或有毒性的藥物,更須嚴(yán)密觀察和記錄。④空腹服中藥易胃腸反應(yīng),如腹鳴、便前腹痛、大便稀爛,故適于大便硬結(jié)或便秘患者。如有胃病,宜進(jìn)食后一小時后服用。⑤對中西藥合用的病人,應(yīng)告訴中西藥服用的方法的間隔時間。⑥體虛、年老、胃寒易嘔吐或兒童,藥物可分兩次服用(相距時間可酌情)。⑦注意食物對藥效的影響,中醫(yī)歷來有“藥食同源”之說。這是因為藥性和食性都有“四氣”(寒、熱、溫、涼)和“五味”(辛、甘、酸、苦、咸)相同內(nèi)容和區(qū)別。同時某些食物本是藥物,既可食用,又當(dāng)藥用。如大棗、蓮子、桂圓、百合、山藥、赤小豆、海帶、甲魚、桑葚、黑芝麻、峰蜜等。既然食性和藥性有共同的性味,凡是食性與藥性相順應(yīng),食物能增強藥物的作用;食性與藥性相反,食物便會降低藥物的作用??傊澄锏恼_選擇,對提高藥物的療效,促進(jìn)病人早日康復(fù),具有與用藥同等重要的位置,飲食因素還可能對中藥的吸收有多種多樣的影響,要充分利用有利的食物因素來提高藥物的療效,減少妨礙吸收的因素。

7,中藥怎么煎熬

一副好中藥的煎制主要要用“好罐”。所謂好罐就是砂罐,因為在煎藥過程中它不與藥物發(fā)生化學(xué)反應(yīng),不破壞藥效,若使用其他鐵器熬藥則會破壞藥效,嚴(yán)重的還可能反受其害。所有一般都用砂罐煎藥。此外在煎藥前應(yīng)先把藥物置于砂罐中泡上1~2小時后再用武火煎,待藥汁沸騰后再改文火煎半個小時左右即可。(切記第一碗藥要盡量少,因為第一道藥效一很強)祝君身體健康。
現(xiàn)在中藥不是不用熬嗎
怎 樣 煎 服 中 藥 煎藥這里主要指湯劑,是將藥物加水煎煮,去渣取汁而制成的藥物劑型。具有吸收好,療效快,用途廣等優(yōu)點。 1. 煎藥最好用沙鍋,濾藥用具應(yīng)使用搪瓷,玻璃或鋁制品。忌用鐵制品,以免藥材所含的鞣質(zhì)與鐵離子結(jié)合,使藥液變?yōu)楹谏绊懐熜А?2. 為了使藥物中有效成分易于煎出,最好在煎煮前先加水浸泡約半小時,使水浸透藥物組織,有利于藥效成分煎出。加水量應(yīng)根據(jù)藥物體積大小,分量輕重,藥味多少適量掌握,一般浸過藥五分至一寸。第一煎應(yīng)多加水浸泡后,先用武火(大火)煎煮,沸后用文火(小火)保持微沸并隨時攪動以使藥效成分盡量煎出。 3. 煎煮次數(shù)和時間:每劑藥煎煮兩次,第一次(頭煎)于沸后再煎20—30分鐘,濾取藥液(約150ml左右)藥渣再加水,如即刻煎煮可用微溫水,不要熱藥加涼水,也不準(zhǔn)加沸水。以免影響有效成分的煎出。藥渣如果放涼再煎可放涼水;第二次(二煎)加水量應(yīng)適當(dāng)減少,煮沸后再煎15分鐘—20分鐘,濾取藥液即可。 4. 藥劑內(nèi)凡注明“先煎”的藥物,多是礦物,動物,貝殼或堅硬藥物,這些藥物有效成分難以煎出,所采取先煎的辦法,用武火加熱至沸,煎10—15分鐘后,再放入群藥。“后下”后下藥屬于清熱解表藥,含有揮發(fā)性成分或組織疏松的藥物,都不宜煎的時間過長,否則藥效成分隨之揮發(fā)而減低療效?!昂笙隆钡乃幬镌谌核帉⒁搴茫湃朐偌?—10分鐘即可。“布包煎”的藥大多是含有粘性成分或粉末藥物,以免糊鍋底或有絨毛的藥物容易刺激咽喉,如“旋覆花”?!叭刍保然┧幬飫t用煎好湯藥溶解內(nèi)服?!皼_服”(分沖藥)用煎好的湯藥送服,或用溫水沖服。 5. 服法:頭煎,二煎共計約300ml左右,小兒酌減,混合后,如果沒有大夫的特殊指定分兩次溫服。早飯前,晚飯后各服一次。 6. 外用藥須按大夫要求使用,水量按使用情況而定。 7. 中藥成藥,遵醫(yī)囑或按說明書服用。保管方法:陰涼,干燥,通風(fēng)處保存。
服用中藥好多年,但一直都是代煎或用自動煎藥壺,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一直用錯方法了,大多中醫(yī)都不贊成代煎,有的甚至說喝代煎的喝了等于沒喝,雖不至此,但藥力減半是有的。自動煎藥壺雖然有它的好處,但問題是:發(fā)熱器為金屬,會與中藥產(chǎn)生化學(xué)反應(yīng); 煎藥時間太長,動不動就是一個半小時以上,水中有效含量更少。 應(yīng)該怎么煎呢?先泡二小時,水要浸過藥,武火煎開水,轉(zhuǎn)文火再煎二十分鐘即可。分兩次煎,然后二合一,每次服一碗,一天二到三次,喝不完的明天喝。 外感藥浸和煎的時間可稍短,滋補藥稍長。以下為轉(zhuǎn)載一、“水煎,分溫三服”者,先用水煎煮一遍,把藥汁取出,再加水煎煮二遍,亦把藥汁取出,合第一遍藥汁后,分溫三服。此中分溫三服,是每一次服藥時,用三分之一的藥量,用小容器大火煮沸后,取下火,放溫服用。不能用現(xiàn)代電磁類加熱器把藥加熱。二、藥方中未注明于食前,食后服者,則食前后服皆可,與食時間隔十五分鐘至半小時。三、若煎法特別,則另注明。四、煎藥用砂鍋。五、代茶飲者,有二者。1、用藥物直接泡開水服用。此中泡藥物的第一遍開水,當(dāng)為初煮開的沸水,泡后加蓋悶閉半小時,才可服用。再加水時,用暖水即可。一天服一劑,過夜不服。藥方中注明語句為“泡水代茶飲”2、用一杯容量的水在火上煎煮藥物,沸后文火煎煮五分鐘,而后把藥汁連同藥渣倒入杯中,悶閉半小后在,而后服用。再加水時,用暖水即可。一天服一劑,過夜不服。藥方中注明語句為“煮水代茶飲”1、煎藥的用具用砂鍋、瓷鍋最好,因為上火慢、涼的也慢,性質(zhì)溫和,惰性,不會與中藥發(fā)生化學(xué)反應(yīng)。玻璃次之。如果藥量小或臨時用一用搪瓷(完好無損的)的。各種金屬鍋不適用。2、煎藥的火候以中火,小火為好。每次以中火煎至沸騰,然后改為小火。小火要保持藥湯翻花,但不會溢出,是小花。注意:煎糊了的藥就只能浪費了,不能加水再煎了。3、煎藥的時間從藥湯開算起,一般100克左右的藥,有15-20分鐘則可,如藥量大可適當(dāng)增加三、五分鐘,如小可縮短一點,比如兒藥有時就是20克左右,這時煎到水開后二三分鐘則可。煎藥時間太長,藥的味道難以下咽,而且變成了過沸水,水分子集團(tuán)增大,影響水分子對細(xì)胞壁的滲透性。如果是花、或葉為主的藥,煎藥時間應(yīng)再縮短。4、泡藥煎前應(yīng)先將藥泡上,而且多泡一會煎的效果更好,我一般都泡三、四小時以上,有時晚上泡上第二天早上才煎。泡藥需要用涼水,熱水不行,礦泉水、純凈水也可。如果當(dāng)?shù)刈詠硭葰馕短?,可以先將水在敞口容量中中放置一會,待其揮發(fā)。煎之前水應(yīng)一次加足。5、泡藥的水量如果能服得下,應(yīng)該適當(dāng)多加一些,不必太拘泥于大夫泡藥的碗數(shù),因為好多人覺得碗大小難掌握,其實按一碗200-250毫升算就可以。多加一點水,藥泡的透、有效成份也容易溶出來,只不過喝的藥湯多一些,但易于身體吸收。一般100克左右的草藥,我一次服藥量掌握在250-300毫升左右(相當(dāng)于礦泉水半瓶),如果一天服兩次就煎出600毫升左右,一天服三次就煎出900毫升。也可以這樣算水量:草藥吸收兩倍的水,如總克數(shù)為100的草藥(石質(zhì)的不計)自身吸收200毫升的水(1克水等于1毫升水)。煎25分鐘約蒸發(fā)掉150-200毫升水,剩下的就是喝的藥湯了。所以,總加水量(毫升)=草藥總克數(shù)X2+150+300X該劑服的次數(shù)這樣用礦泉水瓶大概量一下就行了,多一點沒關(guān)系。6、洗藥有些人買回中藥有洗的習(xí)慣,這個習(xí)慣很不好。用水先洗可使藥材中含有的水溶性成分流失,也可使粉未類藥材流失,如龍骨、牡蠣、滑石粉、桃仁等;或可致部分藥材輔料的流失。有的藥材在炮制過程中加入蜜、醋、酒、膽汁等輔料,而這些輔料都是易溶于水中,若先用水洗,也會導(dǎo)致部分的輔料減失。如土大,煎好倒出藥湯,澄清一會雜質(zhì)自然就沉淀了?! ?、代煎藥現(xiàn)在許多藥店用機(jī)器代煎藥,煎好后密封為袋,如保鮮奶。據(jù)多位網(wǎng)友反映不如自煎的藥效好,筆者也有這個體驗。但如果自己不方便煎藥,請藥房代煎也是上好的選擇。(紫極注:藥房代煎,由于使用的是高壓煎法,使藥物的有效成份破壞,而家中用明火煎法,只保持在100左右。所以高壓煎法不可取。)8、藥湯的保存藥店代煎的藥,由于密封放在陰涼干燥的地方可以保存很長時間,一次煎出七天藥也沒問題。自已煎,一次就不要超過一天的服用量,早上煎晚上煎對藥效都沒有影響,重要的是不要放餿了。一次煎出一劑的量,將藥湯乘熱倒在潔凈干燥的有蓋盆內(nèi),放陰涼干燥處,一般24小時不會壞。如果還擔(dān)心放壞,可以用小飲料(飲料瓶要洗凈晾干)分開裝,一瓶裝一次量,擰緊瓶蓋放冰箱內(nèi)冷藏。9、附子人病因寒濕者多,方多有黑附子,一般藥店都另包提醒先煎,我試過不需要先煎,混在一樣群煎就很好(附子有白黑兩種,如果沒有特別說明,都是指黑附子)黑附子書云大熱大毒,所以大家不必問附子有毒與否,量大如何。是藥三分毒,治病就是以毒攻毒的過程。有是病者,100克不多,反而神效如驗。無是病,1克為多。沒病就不要亂吃藥,即使人參無毒,沒事吃100克要命也頗速。10、先煎、后下、包煎與烊化這些比較少,但也一并說一說。先煎:即與群藥分開泡,泡好后先煎十分鐘到十五分鐘,再入群藥同煎。后下:即與群藥分開光,泡好后待群藥快煎好時,加入同煎五分鐘左右,一般是這些藥性清質(zhì)輕,有效成分易于揮散。包煎:泡藥前將需泡煎的藥裝入用白棉紗布做的口袋內(nèi),扎好口,同泡同煎。烊化:倒出煎好的藥汁,趁其正熱,倒入需烊化的藥物(如阿膠、鹿角膠、蜂密、飴糖等)并不斷攪拌,使之溶解?;加兴煞膊∮兴?,有所不愈。病有大小,所患之時有長短。即得以醫(yī),亦有可愈可不愈。一責(zé)于醫(yī)術(shù),一責(zé)于所忌。醫(yī)術(shù)擇可更,已之所欲不可不忌,否則神仙在世亦難醫(yī)。佛曰自性即佛。故可知,生死攸關(guān)在乎已,自已乃大醫(yī)也。佛陀曰:度,老君曰:損。損而又損,乃度、損,已之業(yè)力,而后方能自現(xiàn)本性。度、損,已之一分惡習(xí),則復(fù)一分元氣。故而患有所忌:1、服藥期,當(dāng)以戒葷辛辣之味,多食粗糧?! ?、服藥期,當(dāng)以戒寒涼之食,及各類水果?! ?、服藥期,當(dāng)以守精氣,戒以房勞之傷精?! ?、服藥期,當(dāng)以守元氣,戒以怒躁之傷氣?! ?、服藥期,當(dāng)以守神氣,戒以用腦之傷神。

推薦閱讀

熱文